來源:廣西新聞網
2019-04-23 18:46:04
廣西新聞網記者 廖志榮 圖/文
南寧的大板房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末,盛行于80年代。在那個年代,大板結構住房為解決大批機關單位和企事業職工、返城人員住房困難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了建造新房,南寧當時還派員特地去外地學習。為什么叫大板房?這種臨時快速的建房方法,將成形的鋼筋混凝土大板一塊一塊組合起來,樓板樓面由一塊塊的水泥板組合而成,板與板之間用黏合劑和一部分鋼條焊接而成。建造過程像小孩子玩積木,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大板房”。目前,南寧市區的大板房,絕大多數已使用超過30年,屬于“超期服役”,很多已成危房。
南寧古城路大板一區,一座城市的縮影,見證了時光流逝、歲月更迭。“以前很破爛,現在很留戀。我1988年搬進這里,住了幾十年了,這個月內要搬走,很舍不得這里的一切。”“大學一畢業就租房住在這里了,工作和居住了差不多八年,我的青春就在大板一區!”“老友粉店什么時候關?趁著還沒拆明天去吃一碗。”……最近,一則南寧大板一區將要拆遷的推文在南寧人的朋友圈里流傳,引起強烈的共鳴,網友們依依不舍說“再見”。近日,廣西新聞網記者探訪高樓掩映下即將消逝的大板一區,用鏡頭挽留住南寧人的城市記憶。
徜徉在洋溢著濃郁市井氣息的大板一區里,一條條“紅艷艷”的拆遷宣傳橫幅不禁映入眼簾,時間仿佛把這里的生活一分為二。一邊是熟悉的白話鄉音柴米油鹽間的交流,另一邊則是工地吊塔嗡嗡轟鳴的作業聲。一邊是圍坐在樹蔭下一起玩紙牌的街坊鄰里,另一邊則是搬家工人揮汗如雨地忙碌……溫順的大黃狗搖著尾巴從炊煙里跑到巷口,它再也見不到那個遠去的舊鄰,而或許幾天后它的主人家也要搬了、拆了。
拆遷,讓行進中的城市翻起的褶皺,深淺不一。一邊眷戀舊時光,一邊向往新天地,生活突然改變,有人迷惘,有人欣慰,有人還在不停追尋。人們習慣了它的殘破、混亂和逼仄,總想著逃離。忽然間,時間猛然將歷史隔斷,我們才意識到它不可或缺的存在。城市里老去的歷史痕跡終將被發展的車輪所覆蓋,很快,這里的世俗喧囂將被拆遷機器聲所掩蓋,高樓大廈將拔地而起取代掉殘破擁擠的老街區,在不久的將來老街區景象或許只能在照片中看到了。
“大板一區宿舍區住宅樓始建于七十年代,大都為大板結構住房,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至今許多房屋鋼筋裸露,墻面斷裂,已成危房,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同時,住房面積小、低矮擁擠,整個小區環境質量差,小區住戶改造意愿強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機關大板一區宿舍管理辦公室主任楊展進介紹,未來,原址或將新建設總建筑面積388454.34平方米,住房2144套,其中住宅總面積241075.42平方米,配套商業面積10404.95平方米,配套服務用房12123.99平方米,地下室面積120523平方米,機動車位2915個。室外工程面積34281.75平方米,總建設成本約15億元,代建單位前期墊資3億元,建設期約為34個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