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5-14 07:03:05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勇軍 通訊員 劉仁海 蔡政
5月10日,雨后初晴。石門縣橘園里空氣清新,到處能聞到橘花的清香。在經歷一場罕見的自然災害后,橘園里橘樹稀了、橘香淡了,但橘農們抓住機會大搞品改,干得熱火朝天。一些“高接換頭”的橘樹已發出嫩芽。
橘樹受災,欲哭無淚
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石門縣遭遇40年來最惡劣的天氣,霜凍、冰雪、低溫持續50多天。全縣45萬畝柑橘,有30.8萬畝不同程度受災。當地有句老話,叫“雪落高山,霜打平原”。據了解,這次災害中,蒙泉、夾山、秀坪3個地勢較平坦的鄉鎮受災最為嚴重,在秀坪這個全國最大的早熟蜜橘基地,1萬多畝柑橘受災的占80%以上。
柑橘,在石門縣30多萬橘農眼里,那是他們的命根子。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將一些脫貧不久橘農的致富夢化為泡影。想起當時的場景,橘農們仍心有余悸。在秀坪園藝場善魚村一片橘園里,一位年過七旬的橘農在砍伐被毀壞的橘樹。村干部介紹,這位老人叫吳南初,家有10畝橘園。見到記者,老人連忙放下活計,用毛巾擦了一把汗,傷心地說:“你看,這滿園的橘樹,都20多年樹齡了,正處在壯年期,這下全毀了,只有拖回家當柴燒?!闭f完這番話,老人深深嘆了口氣。
看見記者來了,許多忙碌的橘農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訴說著遭災后滿目瘡痍的情景。一位心直口快的橘嫂說:“這些年,我們吃的是柑橘飯,住的是柑橘樓,花的是柑橘錢,甜蜜的日子剛嘗到甜頭,就被一場大災給毀了,當時我們真是欲哭無淚。”
說起災害造成的損失,橘農們心痛不已。但大家說得最多的,還是如何補損,讓甜蜜的生活盡快回歸。
沉著應對,奮起抗災
面對罕見天災,石門縣的決策者沉著應對,他們首先考慮的是橘農的收入怎樣才能得到保障?已脫貧的橘農會不會返貧?非貧困戶會不會致貧?柑橘產業下步怎么走?圍繞這些問題,石門縣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很快形成共識。
縣里派出8個工作組,分赴受災嚴重的鄉鎮,用一個月的時間展開查災、補損、保險理賠等工作。緊接著,又整合資金1億元,用于柑橘品改。分管農業的副縣長譚本軍介紹,柑橘是石門第一大產業,由于品種老化,加上橘農既得利益思想嚴重,連續幾年推行品改,但收效甚微。這次品改,與其說是逼上梁山,不如看作是天賜良機。
縣里強力幫扶,受災橘農情緒穩定,對今后生活有了信心。走進秀坪園藝場木山村,記者看到毀壞的橘樹已基本清理,刨根翻土后又栽種上了新品種,“高接換頭”的老橘樹發出了嫩芽。不少橘農與縣里派來的農技人員有說有笑,忙得不亦樂乎。
在一處坡地上,69歲的橘農田子平在為補種的180株早熟蜜橘苗噴藥治蟲,相鄰橘園的橘農田子嘉趁抽煙的空閑,開起了田子平的玩笑:“田老倌,你都是黃土埋半截的人了,種這么多橘苗,你又享受不了,干嘛要吃這個虧喲!”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點道理都不懂,還不如幾歲的孩子。”田子平的巧答,引來眾人哄笑。
借機品改,喜笑顏開
穿行在石門縣大片大片的橘園里,見一臺臺挖機在刨根翻土、起壟整地,橘農在剪枝嫁接、抽蔸移樹,到處是忙碌的場景。
在秀坪園藝場肖家崗村,兩臺大型推土機正開足馬力,將一片低洼橘園平整一新。在現場指揮的縣政府副處級干部李良軍介紹,災后,由楊氏果業公司投資,通過土地流轉,打破村、組、戶界線,正在建設5000畝高標準柑橘產業園。面前這個100多畝連片的高標準柑橘園,留有6米寬的環園車道,并對橘園水肥實行全自動滴灌。再過半個月,這里將全部栽上“早熟興津”“由良”“大芬4號”“紐荷爾臍橙”等優良品種。
談起柑橘品改,李良軍說:“目前,全縣已完成柑橘毀園重建、重度修剪、新擴面積3萬多畝,廣大橘農積極性空前高漲。我們之所以舉全縣之力實行品改,一方面可以通過土地流轉,讓廣大橘農轉變為產業工人來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品改后可以提升柑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秀山村在村黨支部書記舒兆明帶領下,前兩年就開始土地流轉,創辦合作社,對村里柑橘進行“密改稀”,種上了新品種“紅美人”。這次遭災,這些即將掛果的橘樹無一幸免。然而,橘農是通情達理的,他們見合作社遭受了損失,不僅主動將每畝2000多元的流轉費降到1000多元,還積極投工投勞,改種新品種500多畝。
風雨過后見彩虹,石門的橘農們又露出了笑臉,充滿了對柑橘品改后美好生活的向往。
■蹲點感言
化危為機
周勇軍
面對天災,石門縣沉著應對,推動解決柑橘品改提質老大難問題,充分顯示了“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定力與著眼長遠、布局未來的深謀遠慮。
農業生產中,災害難以避免。災害會給我們造成重大損失,但如果處置得當,也會產生倒逼機制,達到化危為機的效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