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6-11 06:30:06
水電之花綻放遙遠國度
——傾聽華自科技劉利國的述說
2018年12月5日,卡山吉庫水電站項目完成工程建設后進行試發電,點亮了恩坦布部落的夜空。(資料圖片)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上帝也沒辦法”,但他們做到了
初夏的長沙,天氣多變,記者采訪劉利國之前,一場瓢潑大雨讓空氣變得悶熱潮濕。
“這樣的大雨,放在贊比亞的雨季,頂多算中雨。”劉利國的一句話,將話題一下帶到了4年前。
2015年6月,華自科技得知贊比亞農村電氣化發展局計劃建設水電站。9月,當時擔任華自科技海外事業部總經理的劉利國帶領同事,前往項目地恩坦布部落實地考察。
“路程比預想的遠,條件比預想的艱辛。”劉利國對首次非洲之行印象深刻。當年9月17日下午,從長沙出發,飛行了23個小時,又馬不停蹄驅車行駛800多公里,再徒步3個多小時,抵達位于贊比亞西北省恩坦布部落的項目現場。此時,距離出發時已過去3天。在高溫下步行3個多小時,帶的水很快喝光了,路上沒有一個商店,有錢也沒用,最后只能麻著膽子直接喝河水。
2015年12月,贊比亞農村電氣化發展局與華自科技簽訂卡山吉庫水電站EPC總承包項目合同,項目工程包括設計與建設大壩、廠房、升壓站、引水渠、20公里輸電線路、10公里進廠公路等。工期36個月,即在2018年12月20日之前必須建成。
“這是我們公司承建規模最小但建設過程最艱難的一個水電站項目。”在此之前已有15個海外項目建設經驗的劉利國說。
規劃設計之初考慮到了雨季對工程進度的影響,但誰也沒想到以往持續五六個月的雨季,在2017年變得長達六七個月。劉利國說,雨季時遇到大雨,雨刮器怎么刮都看不清前面的路,車子只能停靠在路邊。業主單位和部落的人都說,“(這樣的天氣)上帝也沒辦法”。
擔心工期延后,2017年6月,業主單位、監理方與華自科技進行談判,劉利國作為項目經理堅定地說:一定按工期完成!
雨季一過,項目部一方面加派人手,加班加點;一方面科學管理,能并行的工序就同時進行。最終,工程比合同約定提前15天完工,并進行試發電。預計今年8月舉行通電儀式,當地1.2萬余人將結束無電歷史。當地一位鄉民激動地說:“你們將點亮村莊!”
贊比亞農村電氣化發展局驚嘆不已,在給華自科技的信中說:“我們感謝你們為確保該電站在2018年12月底投入使用所做的一切努力。”
讓當地驚訝的不僅是建設速度,還有高超的專業技術和工程質量。劉利國說,卡山吉庫水電站項目采用目前國內水電站最先進的技術,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運行模式,遠在萬里之外的華自科技可以對其進行遠程監視、診斷、維護與升級。同時,考慮到雨季洪水影響,大壩按照百年一遇標準設計,確保足夠安全。
“與非洲結了緣,今后還得常去”
3年多里,在長沙與贊比亞兩地間不斷往返,劉利國漸漸習慣了兩件事:倒時差和長途飛行。“飛”過許多次的他,有一次可謂“迎難而上”。2018年初,非洲爆發霍亂,贊比亞也是疫情國之一。當時回國還不到一個星期的他,帶上藥品,又匆匆前往項目地安排疫情防控。
“每次去非洲,帶得最多的就是辣椒,有剁辣椒、青辣椒、干辣椒。”劉利國笑著說,還帶去了青椒、絲瓜等蔬菜種子,自己種。
“只要多想辦法,就沒那么困難。”出身水利水電家庭的劉利國有種責任感,他說,沒有電,工業無從發展,非洲不少國家有豐富的小水電資源,但缺技術、缺裝備、缺資金,中國企業可以幫助非洲國家將資源轉化、加以利用,同時這也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
“當地很多人看到我們時,都會舉起大拇指。”劉利國覺得這幾年的付出很值得。
3月份,劉利國又去贊比亞考察了一個新規劃的水電站項目;同時,埃塞俄比亞也有意與華自科技合作建設水電站。“與非洲結了緣,今后估計還得常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