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助力鄉村振興 昔日荒山廢地煥發生機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四勘探隊著眼把強化公益服務職能的成效體現在服務社會民生上,充分發揮“生態修復”等專業優勢,主動作為、靠上服務,幫助地方切實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一直到七月份,歷時4個月的濰坊市坊子區石坑村礦區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基本完工,昔日的荒山廢地煥發了新的希望和生機。
濰坊市坊子區石坑村灰巖礦經過十多年的高強度開采,留下了大大小小十多個廢棄的礦坑。礦區生態系統嚴重退化,周邊植被稀疏、沙碩裸露,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大氣、水體、土壤也被嚴重污染,形成了“礦山廢棄地”,村民苦不堪言。今年2月份,省煤田地質局接下了石坑村礦區生態修復的艱巨任務,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的思路,以生態治理為基礎,統籌礦山利用、地質環境、土地復墾、水土保持治理,重點實施采空區邊坡治理,開展實施生態產業化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共治理面積3495㎡,坡體排險工程量約為9523m3,回填土石方量69725m3,回填種植土5920.8m3,覆土后播撒草種50kg,種植側柏和北海道黃楊共計5600棵,先后歷時4個多月,如今,石坑村礦區綠水青山生態格局已初具規模。
村民們都說:“是黨的正確領導,是鄉村振興的好政策,讓俺們這個小山村奔上了小康,奔上了致富路,奔上了新生活”。礦區地治理項目一線的同志紛紛表示,“在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中國建設中,我們要沖在一線、干在一線,詮釋忠誠、體現擔當,為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大支撐,用實際行動踐行地質報國的初心和使命”!
地質報國呈富鐵 百年大慶獻丹心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山東省煤田地質規劃勘察研究院在德州禹城鉆獲4層富鐵礦,總厚度達79.36米,平均品位超過55%,標志著山東省富鐵礦勘查再次取得新突破,在全國引發廣泛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欣然命筆:“碧水藍天呈富鐵,百年大慶獻丹心”。
富鐵礦是我國緊缺的戰略性礦產資源,80%的鐵礦石依賴進口。近年來國際鐵礦石價格不斷飆升,嚴重威脅國家資源安全。日前,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再次奔赴找礦一線,在禹城布設了2個鐵礦勘查鉆孔項目。找礦一線的同志表示,請黨和人民放心,新起點新征程,煤田地質人將永葆地質報國初心,攻堅克難、擔當作為,為保障能源資源安全貢獻新的力量。
賡續精神勇擔當 聞汛行動沖在前
百年黨史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在河南洪災中積極參與當地應急救援救災工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7月20日,河南遭遇罕見的持續特大暴雨,多地出現洪災汛情,情形萬分危急。災情發生后,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項目一線人員迅速反應,第一時間主動參與到新鄭煤電公司救援隊的應急搶險救援中。黨員干部帶頭,全員整裝上陣,裝載著水泵電纜趕赴新密市大隗鎮緊急排水,及時排除了洪災隱患,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項目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聯合新鄭煤電公司地測科人員對礦周邊的水文觀測孔進行了逐一排查、修復,確保 水位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為地方政府及礦方科學決策提供了準確的水位參考。
汛情面前,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堅持“災情就是命令,抗災就是責任”思想,在河南的兩個項目部聯合開展了愛心捐款活動,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紛紛響應,慷慨解囊,項目部全體職工共計80余人參與捐款,展現了新時代地質人的社會擔當和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