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海納云以AI打造“南昌職業大學智慧校園”,賦能江西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閃電新聞

作者:

2025-04-10 17:06:04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0日訊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南昌職業大學,作為全國第一批職業本科院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學校不僅在職業教育領域占據重要地位,還通過不斷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為職業教育現代化注入新動力,打造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核心,人文生態、產業生態、環境生態合一,國內一流的開放型、智慧型現代化高等職業教育校園。

海納云,海爾集團旗下的數字城市物聯科技公司,與南昌職業大學攜手打造”AI+智慧校園”,將最新的科技成果廣泛運用到校園安全管理、教師效率提升、教學智能化升級等多個領域,為江西省教育創新發展提供了鮮活的示范樣板。

強化頂層設計,夯實數據中臺

推動智慧校園體系化

海納云以“1+1+5+N”構建AI智慧校園全場景體系,即1張智能感知網、1個校園智慧大腦、5大場景應用(3D領導駕駛艙、數據分析系統、教學與學術管理、學生發展與服務、人力資源與行政)、N個智慧功能模塊。同時,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海納云助力學校搭建物聯網中臺、數據中臺、數字孿生中臺,實現各部門智能化系統的高效聯動和數據共享。

在此基礎上,海納云實現為南昌職業大學建成7大信息化子系統,物聯超過5000個硬件設備,校園內人、事、物、場景全面數字化,為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圖片

構建AI+安防體系,

守護校園安全

隨著校園規模的逐步擴大,傳統的安全管理手段逐漸顯現出不足,無法跟上學校發展的腳步。盡管傳統的監控系統在校園中已經實現了廣泛的覆蓋,但它們大多只能進行被動的錄像和事后追溯,缺乏智能化的分析能力,難以對異常行為進行實時預警,此外,宿舍管理流程繁瑣,數據統計滯后,給校園安全帶來潛在風險。

海納云以AI+安防,為學校構建了一張全方位、立體式的安全防護網。通過人臉識別攝像機實時捕捉和分析人員軌跡,一旦檢測到異常行為,系統立即發出預警,使安保人員能夠迅速響應。同時,在宿舍管理中,實現了線上報到與線下自動激活入室權限的無縫對接,系統自動統計學生到宿舍的數據,并同步至學工系統,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例如系統結合宿舍一樓門禁及宿舍門鎖的通行記錄,自動分析夜不歸宿以及晚歸的異常行為,與請銷假系統打通,有效排除走讀、請假等特殊人群,獲得精準的歸寢異常學生名單,大大減輕了后勤部門、輔導員的工作強度,實現人力物力成本節省20%、校園總體安全水平提升50%以上。

圖片

▲南昌職業大學校園管理平臺

搭建智慧教學平臺

提升教學效率

在教學管理方面,南昌職業大學的教師們有著深刻的體會。傳統的教學設備管理需要人工逐一操作,不僅耗時耗力,還容易因人為疏忽導致設備損壞或教學中斷。教學資源分散在不同的系統中,教師和學生難以快速獲取所需資料,影響了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海納云通過物聯集控平臺,實現了對教室設備的集中管理。教師只需通過物聯集控終端輕點屏幕,即可一鍵開關講臺、多媒體主機、投影儀、擴聲等設備,極大地簡化了操作流程,提升教學效率30%,能耗降低25%以上。該校的某老師表示:“以前每次上課前都需要提前到教室逐一開啟設備,現在通過終端可以一鍵啟動,節省了大量時間,讓我們可以更專注于教學內容。”

圖片

▲南昌職業大學數據總倉

打造智慧駕駛艙

校企協同推動教學創新

南昌職業大學作為一所職業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加強學校的科研能力與管理效能。為此,海納云在智慧校園駕駛艙平臺建設中特別開展BIM建模橫向課題研究,通過先進的數字孿生技術,讓學生接觸到行業前沿技術,獲得實踐機會,提升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同時,也為職業教育教學創新提供“南昌案例”。

在課題研究中,海納云與學校教師和學生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其在BIM領域的技術優勢,基于數字孿生基礎平臺構建21萬平方米的三維場景,具備場景渲染、數據交互和高流暢度呈現等效果,為課題研究提供了一個實踐與創新的平臺,研究內容涵蓋香樟校區的建模、渲染、物聯打點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納云以BIM、數字孿生技術為項目“設計、施工及運維”全流程高效賦能的強大能力國內領先,曾先后榮獲英國“BSI” (英國標準協會)和英國“RICS” (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等多家國際權威機構頒發的認證和榮譽。

圖片

▲南昌職業大學香樟校區數據總倉

此次海納云與南昌職業大學的深度合作,是校企攜手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生動典范。未來,海納云還將聚焦數據治理、業務流程優化,夯實數據中臺,實現數據的高效共享與分析,并通過搭建AI大模型等為南昌職業大學的精細化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雙方也將繼續攜手前行,以科技賦能教育,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率先垂范。



[責任編輯:趙麗麗 王碩 徐紅梅 郭常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