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6-13 15:24:06
齊魯網6月13日訊 編者按:十八大以來,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奮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走在前列,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山東衛視《調查》欄目推出系列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看五年山東新變化。
發展靠創新,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今年已經87歲了,在這個頤養天年的年紀,他沒有停下來。這一次他在山東青島,發起了一項前人無法想象的攻關。
鹽堿灘涂種水稻,讓水稻在鹽堿地里也能照樣生長
初夏時分,在山東省青島市白泥地的水稻實驗田里,一片的秧苗被栽下,這些水稻有個特殊的名字——海水稻。海水稻項目是由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團隊進行科研攻關的。幾千年來,水稻都是生長在土壤肥、淡水灌溉資源充沛的地區,可是袁隆平的心里,一直有一個夢想,讓水稻在海邊灘涂和鹽堿地里也能照樣生長。
袁隆平說:“我們國家的灘涂和鹽堿地,灘涂有兩千多萬畝,鹽堿地北方的有十幾億畝,種不了水稻,我們如果這個海水稻研究成功,推廣一億畝,一畝300公斤,一億畝就是300億公斤。”
國有大面積的鹽堿地和沿海灘涂,由于絕大部分的糧食作物抗鹽堿能力較弱,這些土地基本處于荒蕪的狀態。
海水稻不是把水稻種在海水里,而是通過水稻雜交技術提高水稻的抗鹽堿、抗倒伏、抗病蟲害能力,讓水稻在鹽堿地和灘涂等含鹽分較高的土壤環境中一樣能生長,而且達到畝產300公斤以上的產量。
袁隆平將海水稻研究中心設在青島
海水稻預計三年后在全國進行推廣種植。海水稻的科研攻關,對守住耕地面積紅線和糧食安全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各地都在爭取這個項目。不過在經過一番比較之后,袁隆平將海水稻研究中心設在了山東青島。
因為糧食育種需要特殊的自然環境,一般糧食作物的育種科研中心都會設立在我國的海南省,而這次袁隆平卻將海水稻的科研中心開設在了山東青島。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袁隆平說:“區政府比較重視,給提供了研究場地,還給了40畝地。”
袁隆平的海水稻研究中心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的國際院士港,青島國際院士港在去年6月份建立,現在已經吸引了包括袁隆平在內的國內外33位院士入駐。青島國際院士港已經成為青島市引進人才的一張新名片。不過僅僅在一年之前,這里還是一個賣不動的空樓盤。
青島李滄區盤活資源,吸引高精尖人才入駐
最近幾年李滄區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2008年青島市啟動了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工作,李滄區被列入搬遷改造名單的企業共有55家,占青島市搬遷總量的50%。區內支柱企業的青鋼、青汽、青石化、堿業四大工業集團相繼外遷,幾乎“搬走”了全區近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想要打破經濟發展的瓶頸,就必須創新發展思路。
盤活現有資源,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從發展樓宇經濟到發展人才經濟,青島國際院士港在這種情況應運而生。不過作為青島的老工業區,李滄區在吸引頂尖人才方面并不具備明顯優勢。為了吸引“院士”這樣的高精尖人才入駐,李滄區可謂是誠意十足。
梧桐枝葉茂,招引鳳凰來。袁隆平院士就是最早一批進駐青島國際院士港的精英人才,在院士們的口口相傳和當地政府的大力宣傳下,入住的院士越來越多。
院士港的目標是吸引100名院士的入駐,國內院士占40%,國外院士占60%。院士入駐后,院士港會幫助專家聯系企業和資金,將高精尖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拉動當地乃至整個行業的經濟發展。
青島市李滄區院士港副主任李文文介紹:“現在我們是集聚了5個方面的產業領域:網絡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設計,通過人才撬動起來以后,將來輻射的不光是李滄區,有可能是整個青島市,整個山東省。”
政府牽線搭橋 促企業與袁隆平團隊合作
青島即發集團就是院士港建立后受益的企業之一,即發集團在5年前接手了即墨市近16000畝的鹽堿地和水產品養殖基地,本來打算走水產品和鹽堿地種植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可事與愿違,鹽堿地開發并沒有帶來預期的效益。
就這樣數千畝的土地整整荒了5年,公司在今年年初戰略轉型中,著重強調了對這部分土地的開發利用問題。企業在求助了青島市農委后,政府牽線搭橋聯系上了入駐青島國際院士港的袁隆平團隊,海水稻的技術恰好和企業需求對口。
在海水稻種植成功后,這片荒地將成為一片沃野,袁隆平也將距離他的禾下乘涼夢更進一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