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6-11 11:30:06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有一支由退休黨員干部組成的護教崗志愿者隊伍,這些志愿者風雨無阻,在學生上下學期間到學校門口、路口疏導交通,為學生們保駕護航。上崗執(zhí)勤七年來,河口區(qū)實驗幼兒園、實驗小學、實驗中學周邊從未發(fā)生過一例學生安全事故。
護教志愿者在學校門口引導學生排隊入校。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任小杰 攝
老人為學生
街頭疏導交通
6月6日,河口區(qū)淅淅瀝瀝的小雨持續(xù)了大半天。13點30分,67歲的蔡森昌打上雨傘、拿著小旗子、戴上統(tǒng)一的帽子和證件,來到了東營市河口區(qū)海寧路與黃河路路口的“護教亭”。這個十字路口位于河口區(qū)實驗小學東側,是實驗小學大部分學生上下學的必經之路。
來送孩子上學的車輛多了起來,蔡森昌和一同值班的王玉清走到路口,打著小旗子,開始疏導來往車輛,護送學生安全走進校門口。
蔡森昌和王玉清都是河口街道社區(qū)黨員“五老”護教崗隊伍的志愿者。這支志愿者隊伍已經在學校周邊義務疏導交通七年了。“學校上下學期間交通非常擁堵,一天四次上下學,都能看到老人們在學校周邊指揮車輛,疏導交通。”河口區(qū)實驗小學保安孫師傅說,“他們風雨無阻,只要有學生上下學,就一定能在校門口或十字路口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老人很值得敬佩,看著他們站在校門口,我們就放心了。”實驗小學一位五年級學生的家長宋女士說。
成立護教崗
一心發(fā)揮余熱
退休前,蔡森昌是河口區(qū)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王玉清則是河口區(qū)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他們二人都是黨員“五老”志愿者護教崗的“元老”。這支隊伍中的志愿者全是河口區(qū)的退休干部職工,其中像蔡森昌和王玉清這樣的退休科級干部占了近50%。
“河口區(qū)海寧路北段這條路上有幼兒園、小學、初中,在校學生達到八千多名,再加上附近眾多的居民住宅區(qū),這個路段交通事故多發(fā),對學生來說是極大的隱患。”王玉清說,2010年,他們一幫退休黨員干部提議發(fā)揮余熱,成立志愿者隊伍,上街義務疏導交通,“我們當時提出的建立護教崗、保證學生交通安全的想法得到街道黨工委的支持。”
2010年9月,河口街道社區(qū)黨員“五老”志愿者護教崗正式成立。根據交通狀況,護教崗在黃河路和海寧路、育才路和海寧路兩個路口設立兩個崗亭,每個崗亭每個時間段兩個人,志愿者在早上上學、中午放學、下午上學以及下午放學四個時間段“上崗”。
由于護教崗的志愿者全是老年人,志愿者自身的安全保障也非常重要,河口街道相關部門出資為全部志愿者購買了保險。護教崗志愿者們還成立了領導小組,對志愿者的工作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以確保志愿工作效果。
考慮老人身體狀況
70歲就要退下來
“根據我們自己的統(tǒng)計,護教崗7年間安全護送1800萬余人次上下學。”王玉清說,“這個數字是我們一天天數出來的,應該比較準。”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加入護教崗的志愿者已經從最初創(chuàng)立時的64人發(fā)展到現在的98人,“退休黨員干部們的積極性非常高漲,我們一直在控制護教崗隊伍的人數。”蔡森昌說,目前護教崗的98個志愿者被分成了21個執(zhí)勤小組,每人25天左右上崗執(zhí)勤一次,“控制人數的目的就是不能讓志愿者人數太多,執(zhí)勤密度過小。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我們還規(guī)定,年滿70周歲的就要從崗上退下來。”
“我們不是太陽,也不是月亮,而是一顆顆小星星,但小星星也可以晶瑩光亮。”這是王玉清給護教崗寫的幾句小詩。這幾句話很大程度上總結了護教崗志愿者們的心態(tài),他們做不了很大的事,但是也不想閑著,要為老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川 見習記者 徐凱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