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7-06-11 15:20:06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西方,人們習慣于采用郵寄明信片的方式向遠方的親朋傳達祝福與問候,并漸漸地由最初單一的信息傳遞功能,轉化為一種頗為流行的時尚元素。當時的出版商們通常會使用所在國及地區的風土人情或者某一特定事件作為明信片的主題圖案,以吸引更多顧客購買。由于明信片屬于一種低值易耗的普通郵品,經過漫長的時間流逝和歲月消磨,大多數都已經損毀消失了,因此,能夠保存至今的也就顯得極為珍貴。
今天,當我們再度仔細審度這些百多年前的畫面,發現這些在當時或許皆因商業目的而為之的郵品,卻在有意無意中,成為現在我們解讀這座城市在某個歷史時期許多細節的重要依據和載體……通過這些沉淀著歷史的老明信片,你可以管窺到這座城市發展旅程當中的某些片段。雖然它們不可能將歷史還原在我們眼前,但也會給予我們許多新的發現和提示,拉近我們與這座城市在時空跨度上的距離。讓今天的人們,能夠從明信片——這個特殊的載體來更加直觀地了解城市的過往。
蘭山路:
“洋行街”的轉瞬繁華
蘭山路上的轉瞬繁華,實際上早在20世紀最初的幾年里就已經無可奈何地終結了。在如今的青島,蘭山路已經淪落得極為平淡,平淡得可能已經被絕大多數的青島人所忘卻。東起太平路、浙江路路口,西至火車站前費縣路、郯城路路口的蘭山路,全長僅有約470米。而就是這條歷經歲月變遷,今天早已面目全非的小街,在100多年前,卻是青島開埠初期最為重要的貿易與商品集散地……
德國租借膠州灣后,曾將棧橋西側作為大量建設所需物資的主要卸運碼頭。出于交通以及早期的膠海關(今蘭山路5號,原址建筑1938年被改建為日本海軍軍官俱樂部,住宿樓于1992年被拆毀)和海關檢疫所(蘭山路1號,原址建筑1934年拆除,改建青島市禮堂)均設立于此的緣故,來自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人陸續在道路的兩側建造他們的公司兼住宅。從歐洲海港發出的商船,停泊在青島灣外側的錨地,將貨品分批裝載于膠州駁船公司吃水較淺的小船,在棧橋碼頭露天堆放或存入海關倉庫和各洋行自設的小型倉庫。貿易公司們從歐洲進口的各種工業產品,通過青島碼頭和山東鐵路銷往中國內地。同時,他們也從內地收購一些農副產品,直接或者經過初級的加工,再裝船運往歐洲。這種買進賣出所謀取的利潤自然是相當豐厚的。在當時,貿易公司林立的蘭山路曾被人形象地稱為“洋行街”。
1901年4月1日,根據租借條約開始建造的山東鐵路筑至膠州,并于是年4月8日局部通車。此時,已經被以德國皇室家族命名為霍恩佐倫大街的蘭山路,成為青島車站與棧橋舊港碼頭之間重要的交通要道。隨著修筑大港碼頭、山東鐵路和這一時期城市拓展所需物資的大量到來,使得蘭山路上熱鬧非凡。一時間,小街上車來人往,伴隨著嘈雜的人聲和火車的刺耳汽笛聲,從清晨直至夜幕降臨……相關記載顯示,早在1904年,霍恩佐倫大街已經沒有可供開發的空閑土地,道路兩邊已經都是德國商人設立的貿易公司。總督府在每年向國會呈報的《膠澳發展備忘錄》中也認為,隨著土地大批出售和商品交易的持續增長,青島作為重要貿易場所的意義也正在不斷加強。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城市結構機能的進一步完善,帶有應急和臨時性質的棧橋碼頭已無法滿足這座新興城市的迅速和繼續發展的巨大需求。從1904年3月開始,自1898年秋天就開始興建的大港各碼頭開始陸續投入使用,貿易公司們的業務漸漸地轉向了擁有先進的裝卸設備、深水泊位及更大倉儲場所、堆棧、鐵路專線的新港,這也使得青島貨物往來與交易的中心逐漸地轉向西海岸,火車站至棧橋港區的地位不可避免地開始衰落,蘭山路短暫的繁榮也隨著舊港的沉寂戛然而止……
如果不是明信片(圖①)遠端建造于1900—1901年的青島火車站,我們似乎很難想象這里會是昔日的青島。因為那精美的山花外飾、黑鐵鍛造的燈柱、別致的庭院圍墻,完全是一幅歐洲市鎮的異國景觀。《青島及其近郊指南》對此時的蘭山路這樣敘述道:“走過棧橋向西拐便到了霍恩佐倫大街,其右側是建筑優美的帝國海關大樓,右側依次是哈利洋行、德威洋行,左側是海關事務所和海關的倉庫,接下來是順和洋行、禮和洋行、耀記和興泰公司等商號,他們一直延伸到威廉皇帝海岸。在車站附近,面對著車站廣場的是車站飯店,這幢旅館是位于霍恩佐倫大街最盡頭的建筑……”
不知是不是某種命運巧合,蘭山路兩側各式的洋行建筑也如同這條街道曇花一現的繁榮一樣短暫。今天,當我們再次站在拍攝圖片的相同位置,卻是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因為在經過最近半個世紀的變遷,這里已經沒有一幢當年洋行的建筑,唯一幸存的是道路西端的車站旅館,但這幢經“改造”后已經面目全非的建筑,卻再也無法見證那段轉瞬而逝的過眼繁華……
1914年11月,日本攻占青島后,德國人苦心營建的青島和其所有的財產均被日本人占有。霍恩佐倫大街被改為“姬路町”。1922年12月,中國政府接收青島主權后,曾擬將路名改為“臨沂路”,但因與小鮑島附近的臨邑路發音相同而改用昔日沂州府附廓首縣(今臨沂市市區)的名字,將其命名為“蘭山路”。
20世紀20年代,蘭山路日漸沉寂。 1930年,政府在蘭山路早期海關的舊址開辦了一所蘭山路小學。1939年,第二次侵占青島的日本人將其改建為供日本海軍軍官休閑娛樂的 “水交社”(日本海軍軍官俱樂部)。 1935年,青島市政府在原海關檢疫所舊址建成了一座禮堂。如今,這座現被改為音樂廳的建筑已經是蘭山路上僅存的歷史遺跡……
湖南路:
“伊倫娜大街”上的昔年往事
東西走向的湖南路,是青島最早修筑的街道之一。從目前的資料看,該路全長1447米、寬15米,距海相隔兩個街區。早在1898年9月,德國總督府發布的《城市發展與計劃》的初稿上就已經描繪。
出了這條道路的大致輪廓,路的東西兩端還分別規劃建造新教教堂和天主教堂。雖然此后的城市規劃幾經修改,但湖南路的基本走向未變。唯一不同的是,早期的地圖上顯示,當時湖南路的東端僅到江蘇路,由此向東再延伸至龍口路的部分是1909年之后才修筑的。
這條道路在基本完工后被命名為伊倫娜大街。伊倫娜不僅是海因里希親王妻子的名字,同時它還是遠東艦隊一艘曾參與膠州灣軍事行動的二等巡洋艦的名字。這樣的命名明顯帶有某種紀念性。早期的湖南路以中山路為界,自然地分為兩個區域。中山路以西的部分由于靠近火車站,曾被規劃為貨場和工業用地,但實際上并沒有按照這一思路來進行。從1913年繪制的地籍圖上看,湖南路西段的土地多為華人業主所購買,其中不少是在辛亥革命后來到青島的清朝遺老貴族所購買或建造的房屋。
從今中山路向東,是當時青島最好的地段,根據文字和圖片資料,我們大致可以還原近百年前湖南路的舊日風貌。從1900年開始建造的總督府學生寄宿公寓的花墻外越過中山路,左邊是瓦格納的時裝商店和禮和洋行董事阿道夫·紹姆貝格的住宅,右邊是一座建于1905年的漂亮清水磚墻附帶塔樓的商業綜合樓。繼續向東越過盧伊特坡爾德大街(今浙江路),左側三幢樣式相同的公寓樓為阿爾弗萊德·希姆森在1900年所建,摩爾施特太太的公寓和《青島新報》編輯部都曾設在這里。穿過阿爾貝特大街(今安徽路),是一個小上坡。左側的建筑曾屬于承包商卡爾·波特爾,右側是建于1926年,被俗稱“狗熊樓”的三層公寓樓。
這張從今湖南路與莒縣路路口西望的明信片大約保存了1909年的湖南路風貌。西側是羅達利洋行商人魏斯的住宅,這座建筑上山墻上的向日葵的紋飾和“C.W.1903”的字樣至今清晰可見……再向東,就是寬闊的督署廣場,西邊是1914年建成的皇家高等法院,東側是威廉·開治的公寓式酒店。穿過廣場,左側是律師、公證人曼弗萊德·齊默爾曼的住宅,東側的兩座房子分別曾屬美國長老會和進出口商人里特豪森。東側與布洛夫大街(今日照路)交會街口的房子是1912年天主教會所建。 20世紀30年代,這里曾是福柏醫院三位德國大夫的公寓。醫生公寓的隔壁是過去的安治泰主教公寓,這座建于1899年的房子是青島現存較早的建筑之一。它的北側隔街曾是總督府為大法官魏克爾和克魯森準備的公寓,不過早已被拆除。
伊倫娜大街穿過俾斯麥大街(今江蘇路)的部分為后來所增筑。西側是建于1899年的小禮拜堂,可惜已在1998年學校的改造工程中被拆毀。南側是1907年建造的總督府小學教學樓,由于火災和后來的改建,這座建筑已經基本看不出原來的樣子。由此再向前,可到伊倫娜大街與炮兵營大街(今龍口路)交會的終點;由此向北可到1910年建成的新教教堂,沿山路向東可到總督官邸。
現在的湖南路以安徽路為界限,東面的歷史面貌保持較好,一些老建筑都被保留了下來。但西面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座老房子,基本已經改造殆盡,舊有面貌已不存在……
嶗山街:
歷經百年被命名三次
從1898年3月開埠至今,青島的城市發展史已經走過119個年頭。從漁港時期無名的小街村巷,到今天超過1278條有名的大道通衢,青島街道也一如這座城市的歲月發展,充滿了曲折變遷,也蘊含著豐厚的歷史故事……由于在歷史上曾經歷兩次外國統治,青島老城的許多街道從命名至今,都曾有過至少兩次甚至更多的名稱更迭。但是,卻沒有一條街道像我們所要講述的嶗山路這樣,歷經百余年,被命名了三次,而且皆為位置不同的街道。這大概在國內也算是罕見的個例……
《膠澳租借條約》簽訂之后,隨著城市總體規劃的推出和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展開,不過幾年的時間,青島就從之前默默無聞的漁港小鎮一躍成為中國沿海最富發展活力的口岸城市。德國總督府也陸續對一些已建成、在建或規劃中的道路進行命名,在大鮑島的中國街區,棋盤式的道路采用了青島附近各州縣,以及北方主要省份或城市的名稱來命名(如四方街、膠州街、即墨街、山東街、直隸街等),青島東北面的嶗山也被列入命名街道的序列。
從德國時期的地圖上看,嶗山街被命名是在1902年之后,這條長度約為0.5千米的街道,位于青島區與大鮑島區的界限區域。它西南起阿爾貝特大街(今安徽路)與柏林大街(今曲阜路)、霍恩洛厄街(今德縣路)交匯的路口,向東北方向延伸,中間與平度街(今平度路)、芝罘街(今芝罘路)匯合,再穿越與黃島街(今黃島路)相交的路口后,又折向偏北方向,止于濟寧街(今濟寧路)。
當時的嶗山街并沒有太多的建筑,除了臨近德縣路的幾座單體別墅,靠近濟寧路、黃縣路的區段還多是標價待售的空地。在僅有的幾座建筑里,最有名的大概就是1907年開業的福柏醫院了。這家醫院由一個在青島居住的德國市民自發成立的組織——“在青島建立和經營一所公共醫院協會”成立于1906—1907年。醫院主要面對在青島的歐美人士,并為他們提供較為高檔的醫治和療養服務。根據該協會的董事會報告所述,這座醫院不僅要擁有完全符合現代需求的設施,而且力求建立一個在遠東獨一無二的市區療養院。 1912年10月,德國普魯士親王海因里希訪問青島,在膠澳總督麥維德及隨員的陪同下專門參觀了該院,并對醫院的環境和設施大加贊賞,福柏醫院也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聲譽。許多居住在東南亞、日本、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歐美人士都千里迢迢慕名來到該院就診或療養。
1914年11月,在經過兩個半月的圍困與激戰之后,日本占領青島。11月20日,日本守備軍司令部就迫不及待地頒布法令,廢除了青島所有的德文街道名稱,并更改為日文。從1915月2月日本陸軍經理部印制的地圖上看,此時的嶗山街已被并入大村町(今安徽路)。從命名到消失,第一條嶗山街(路)僅僅存在了十余年的時間。
1922年12月,中國收回青島主權。1923年初,膠澳商埠政府將使用了8年之久的日語路名廢除,并以山東省內各地地名或各省省份重新命名。嶗山路在消失了9個年頭之后,也再次出現在重新出版的地圖上。根據《民國十二年(1923年)膠澳商埠警察廳管轄區域新舊路名對照表》,位于臺東鎮青海路與嶧縣路之間的一條無名小路被命名為勞(嶗)山路,同時被命名的還有嘉禾路、興隆路、康寧路、武林路(今杭州路)等十余條街道。
從1919年的地圖上看,這條當時還沒有名字的道路實際上在日本第一次占領時期就已經存在了。路大致為東南——西北走向,東南起有樂町(今嶧縣路),向西北方向依次穿過老松町(今壽光路)、千歲町(今曹縣路)、彌生町(今華陽路)等幾個路口,止于品川町(青海路)鐵路線旁。日本占領青島后,因循了德國時期的規劃藍圖,將臺東鎮以西、小鮑島以東的地帶用于發展輕工業,并將該區域命名為“工場指定地”。因此,舊嶗山路的兩側多為日本商人投資設立的小型企業,如日本金屬工所、青島骨粉制造所、青島制罐會社等,但其中也不乏當時有名的企業,如山東火柴工廠、東和油坊等。
區域功能的限制也注定了這條嶗山路鮮為人知,舊嶗山路在很長的時間當中除了工廠企業,甚至連一戶居民都沒有。記得20世紀90年代,曾有新聞報道載,有外地游客慕名尋找嶗山路,卻發現這條當時已經沉寂了80余年的小街,與那座馳名海內外的道教名山相去甚遠,遂發出呼吁,希望政府能讓嶗山路實至名歸。
自20世紀80年代嶗山撤縣設區以來,20余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開發讓這個曾經只能靠海吃飯的區域煥發出新的活力,嶗山區日新月異的改變也讓將嶗山路回到嶗山區的規劃重新進入了政府的決策之中。1997年5月4日,青島市政府發布了《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市區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青政發【1997】70號),將原湛流干路東段與流清河向東至埡口處區段的道路命名為嶗山路。新的嶗山路西起嶗山高科技工業園與石老人旅游度假區分界線接香港東路,向東經流清河至嶗山埡口止,全長22千米,路寬26米。新的嶗山路可謂實至名歸,除了位于嶗山區,直接通入風景區,還是游客前往嶗山南線參觀游覽的必經之路。
位于遼寧路附近的舊嶗山路在當年被更名為青海支路。然而,事情并沒有因此而結束。在2004年的媒體報道中,還有讀者反映有“兩條”嶗山路,令人困惑。報社記者在遼寧路的青島釀造公司東側小路上看到了嶗山路2號甲和嶗山路2號乙兩個門牌號碼。記者詢問住戶得知這條路以前叫嶗山路,現在改成了青海支路,但記者再問為什么沒改門牌時,住戶也說不清楚。這條看似普通的舊聞,也成為舊嶗山路最后留給人們的記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