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孫先凱
2017-07-28 00:55:07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全國各地每年都有許多重大的考古新發現。這些新發現充分展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與豐富內涵,以及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激發了各族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文物保護意識,而且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從1990年開始,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舉行每個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這個活動對全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和考古學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考古新發現的內容評選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條所規定的,要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所謂新發現,是指的這項考古發現除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之外,還要在中國考古學科發展上具有新的內容信息和新的認識。
截至2016年,我省共有18個考古項目入選。在全國范圍內位列河南、江蘇、陜西之后。具體名單如下:
黨報君了解到,我省近年入選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基本都得到了原址較好保護,當地政府普遍編制了保護利用規劃,有的已獲國家、省級的批準,開始逐步實施,并初見成效。如汶上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已獲批建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壽光市政府正在建設鹽業遺址博物館,紀王崮春秋墓葬就位于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而該墓葬的發掘,使該景區的知名度在全國迅速走紅,其已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無法估量。
黨報君還注意到,對于考古十大新發現的要求,“標準要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每項考古發掘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取得國家文物局批準。在發掘過程中,必須依照國家文物局頒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規程》進行考古發掘,保證考古發掘的科學質量。”對于這項要求,黨報君要提醒各位讀者,國家文物法規定任何形式的盜墓、故意毀壞國家文物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目前,我國文物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為了保護文物,考古發掘的原則是盡量不進行主動的發掘。近年來很多考古項目都是被動發掘的,許多考古都是在重大工程、房地產開發過程中遭到破壞或者被盜掘后組織實施發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