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8-09-03 10:50:09
2日,好友、同事、學生等送別山東師范大學教授王建珂。 記者王鋒 攝
“報人教授道藝兼長堪稱學苑獨步,誠樸仁厚師表崇高可臻高山仰止。”2日下午,濟南市殯儀館告別廳,百名師生專程來看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建珂最后一眼,大廳兩側懸掛的挽帳,正是逝者一生的真實寫照。
這幅挽帳的作者,是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陳玉申所擬。陳玉申早年在山師大文學院新聞專業任教,曾與王建珂多年共事,教學相長,視王建珂為他最敬重的前輩。
當天,王建珂生前的老同事、老教授,他所教過的新聞系學生,紛紛自發前來悼念。大家鞠躬、獻花、泣不成聲,久久不愿離開。去年年底,王建珂的學術專著《媒體評說》出版;8月31日,82歲的他帶著他心愛的新聞事業走了。天堂里,從此多了一本《媒體評說》。
用一顆清純的心客觀記錄
“當年,恩師回憶起在新疆工作的日子,教誨我們:什么樣的困難都難不倒人,做事當堅,做人要韌,堅持會改變自己,也會改變社會。”51歲的姜懷臣是山師大文學院新聞專業1986級學生,他所在的班是王建珂教的首屆專科新聞班,“畢業后踏上工作崗位,其間與恩師多有交集,無論在新聞工作崗位,還是在異地創業,恩師的諄諄教誨、人格魅力,一直在影響激勵著我。”
得知王建珂老師去世的消息,文學院新聞專業1993級學生李偉,找出了23年前的畢業留言本,翻看到“業精于勤”四個字時,淚水漣漣,這是1995年6月,王建珂、薛啟霞老師給他寫的畢業贈言。
李偉所在班是最后一屆新聞專科班。同學們第一次上課見到瘦瘦高高的王建珂老師,擔心他羸弱的身軀難以扛得住繁重的教學任務,就偷偷塞個小紙條,讓他注意休息,但每次都石沉大海,他依然如故,似拼命三郎。“他的課內容豐富,沒有枯燥的理論灌輸,有的是他的親身經歷,有的是他的工作經驗和人生感悟。”
給李偉印象最深的是,實習期間,王建珂、薛啟霞老師對同學的幫助。“兩人幫我們聯系好實習單位后,還是放心不下,經常到實習單位走走,幫我們看怎么定選題,怎么做好訪前準備,怎么采訪,怎么寫作。3個月的實習結束,兩人心放下了,卻病倒了。”李偉回憶說,老師時常告訴他們,做記者最珍貴的是要保持清純和樸素,要用一顆清純的心客觀記錄,不輕易夾雜感情色彩,思想要樸素,作風要樸素,文筆要樸素,做人要樸素,寫出來的新聞作品才會樸素,才會接地氣,有靈氣。
一個個學生都裝在他心里
“情況太突然,老師走得太快了。”文學院1994級學生丁利厚,從北京坐高鐵專程趕到濟南參加告別儀式,他所在班級是山師大首屆新聞本科班。今年7月,他們班舉行畢業20年聚會,7月21日,他和同學剛去看望了王老師,沒想到那次看望成為永別。
7月21日,很多同學想去看王老師,但擔心他見到太多學生,免不了激動和勞累,丁利厚和班里年齡最小的王彪代表同學們去看他。“王老師的精神狀態比我們想象中好很多,臉上泛著光澤,思維敏捷,談吐自如。他拄著拐杖小碎步挪,也不讓我們扶。一落座,他就像課堂上點名似的,挨個說起我們班同學的名字及所在的單位。”
王建珂老師對同學們的牽掛和感情,都在他深情的眼神里。一個個學生,他如數家珍,學生的信息都裝在心里,幸福寫在臉上。“我們現場和同學們手機視頻,王老師能認出很多同學。我們仿佛又回到20年前的課堂。我們自拍的合影,王老師讓馬上發到他郵箱……”
丁利厚和同學們走到王建珂遺體前,鞠躬告別:一生熱愛新聞事業的王老師走了,帶著同學們深深的思念。
錯發的郵件知道“老師的忙”
“王老師高高瘦瘦,薛老師小鳥依人,兩人是我的新聞啟蒙老師,更像是我的親人。”文學院1996級學生崔瑩畢業后定居英國,回濟南時,她常約同學、師妹去看望王建珂、薛啟霞老師。
王建珂退休多年,依然筆耕不輟,他在忙什么?讓崔瑩知道答案的是一封錯發給她的郵件:2017年5月22日—28日評報意見,整整6271字,15頁!隨便摘錄其中的內容:“‘剁手黨’雖然去年被《咬文嚼字》評為10大流行語,但是恐怕還是有不少讀者看不懂,需要加以解釋”“頭版版面處理得不錯,總標題《聚人才》特別醒目”。
“這么多字都是他在電腦前一個個敲出來的,我馬上想到的是他那間并不大、冬天里也并非特別暖和的書房,那張舊寫字臺、舊椅子,在這么簡單、清苦的條件里繼續工作,唯一可以解釋的是他對新聞事業的深愛。”崔瑩告訴記者,很多人在一起時,王老師的話并不多,時常覺得他很嚴肅,是那類喜歡冷眼旁觀的高冷男;而薛老師熱情、和藹,她的溫度快要將人融化。王建珂、薛啟霞老師共用一個名為“wjk1936”的電子郵箱,不必看署名,從文風就可以輕易分辨出哪封郵件是誰所寫。“我認識的眾多人里,也再沒有哪對夫婦共用一個郵件。他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不分你我,他們又有著彼此完全不同的個性。”
“王老師走了,我們非常難過,但他度過了自己喜歡的一生:有深愛的新聞事業、有深愛的女人相伴。他是幸福的、幸運的。”崔瑩說。
告別會上,王建珂的夫人薛啟霞沒有到場,她送的挽聯讓人頓時淚目:“小珂,你走好;等我,霞子!”
最后一篇論文還在探討“報紙把關”
在治學和思考方面,王建珂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過。
“王老師退休筆耕不輟地寫著我們愛讀的新聞論文,他的專欄稿件《總編輯:報紙的總把關人》8月28日才剛剛發表,怎么說走就走了呢?以后我們上哪兒去讀這樣的媒體評說?”在文學院1995級學生梁利杰眼里,王建珂為人謙和,神氣內斂,喜歡新聞理論研究。
《青年記者》副主編趙金曾在王建珂病危時去醫院看望,當時他的意識已經不太清晰。王建珂2011年底就開始在《青年記者》期刊開設新聞專欄,幾乎每期都有文章,7月他曾請假一個月,最后一篇文章就發表在8月下的那期……
這些年,傳統媒體確實下滑嚴重,對傳統媒體唱衰的聲音不絕于耳,新媒體能否替代傳統媒體?這位和報紙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報人”,有自己的思考。2018年4月30日,他在媒體雜志上刊發題為《新媒體為何代替不了傳統媒體》的文章,其中提到“解決傳統媒體遇到的困難,不是用新媒體代替;實現媒體融合,才是可行的路子。媒體融合,就是把報紙、電視臺、電臺和互聯網站的采編作業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后通過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那種認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像水與火的關系、不可能融合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
在王建珂遺體告別大廳的門口,兩側懸掛著另一幅挽帳,作者是王建珂多年來一直關心成長的一位學生,44字長聯高度凝練了這位好老師的一生:“赤子援疆筆寫三十春秋辦報紙做新聞天山長河永志,丹心入魯布道廿九寒暑亦師友如父兄桃李秋風同悲!”
王建珂帶著他心愛的新聞事業走了,但愿天堂里也有新聞路。
原標題:百人送別山東師范大學教授王建珂,昔日學生坐高鐵前來悼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