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18-11-05 09:46:11
原標題:40年,青島消費市場大變革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1.7倍
改革開放40年,是青島消費市場翻天覆地的40年。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反映消費品市場發展水平與規模的統計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78年的10.03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4541億元,增長了451.7倍。
數字背后,是青島日臻完善的商品市場——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新模式、新業態脫穎而出,消費結構升級提速,引領商品消費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活躍景象。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改革開放為青島消費品市場發展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消費總量持續擴大,市場供求格局發生根本性改變,總體呈現出供給充裕狀態,各類商品品種豐富,數量充足,商品短缺和憑證供應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據市統計局報告,青島消費品市場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1979年到1984年是探索培育期。青島商品市場逐步打破城鄉封鎖,注重發展集市貿易和個體經營,放開小商品價格,對主要農副產品實行價格雙軌制。這一階段,“自行車、手表、縫紉機”等老三件主導消費品市場。1984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3.13億元,比1979年翻了一番,占全省、全國的比重分別為12.2%和0.7%。
1985年到1992年是調控理順期。“洗衣機、電冰箱、彩色電視機”等家電耐用消費品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庭,與居住有關的家用電器類開始占據青島消費品市場主導地位。截至1992年底,從城市住戶家庭主要耐用品擁有量來看,洗衣機、電冰箱、彩色電視機每百戶擁有量分別為72.5臺、83.0臺、81.0臺,分別比1984年多42.5臺、81臺、73臺。199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8.84億元,比1985年增長近三倍,占全省、全國的比重分別為13.6%和0.8%。
1993年到2002年是全方位壯大期。伴隨國有商業改革不斷深化,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比重下降,個體經濟比重上升;商品流通的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95%左右的商品資源通過市場配置,國家定價的商品不足5%;利群商廈、佳世客、家樂福等一批規模較大、流通面廣、知名度高的大型商業企業相繼開業和運營。200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57.44億元,比1993年翻了兩番,占全省、全國的比重分別為13.7%和1.2%。
2003年到2010年是高速發展期。商品價格不再是決定市場的關鍵,商品品質、服務因素對商品市場影響力增大。“家用汽車、電腦、住房”等新的消費熱點逐步顯現。全市城市住戶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由2003年的0.3輛提高到2010年的20.3輛,家用電腦的城市住戶每百戶家庭擁有量也由2002年的40.8臺增長到2010年的86.0臺。2006年,青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歷史性地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山東省第一個、全國第13個零售額過“千億”元的城市。2010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961.13億元,比2003年增長了三倍,占全省、全國的比重分別為13.4%和1.2%。
2011年到2017年是繁榮穩定期。“十二五”以來,在各項擴內需、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等政策引領下,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規模迅速擴大,不斷邁上“千億”新臺階,2017年達到4541.0億元,比2011年增加2238.63億元,增長97.2 %,占全省、全國的比重分別為13.5%和1.2%,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
點評:在計劃經濟時代和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商品種類不豐富,市場發育不健全,全市經濟發展的拉動力主要靠投資和生產,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投資、消費、出口”已真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近十年來,全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強。按現價計算,197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占GDP的比重僅為26.1%,2017年提升到41.1%,提高了15.0個百分點;201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6%,高于全市GDP增幅3.1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發展和促進經濟發展轉變發揮了積極作用,改變了經濟發展對投資和出口過度依賴的局面。消費需求規模擴大在引導生產、增加就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愈加明顯,已成為“三駕馬車”中驅動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消費成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流通領域多元發展
商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離不開市場主體數量的大幅增長。1983年,青島商業、餐飲服務業個數僅為5.39萬個,從業人員共計15.28萬人。截至2017年底,全市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網點(包括個體)已達69.9萬個。
商業網點迅猛增長的同時,流通領域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2017年末,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法人企業中,私營、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達1290個、占69.3%,從業人員5.8萬人、占50.5%,實現銷售額2845.1億元、占42.0%,實現零售額522.51億元、占36.7%。各種股份公司競相發展,所占比重大幅提升。2017年末,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法人企業中,股份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共計553家、占29.7%,從業人員5.6萬人、占48.5%,實現銷售額3907.9億元、占45.9%,實現零售額891.7億元、占62.6%。與此同時,國有和集體企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2017年末,全市限額以上的國有集體批零貿易法人企業僅有14家、占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總數的0.8%,從業人員不到一千人,實現銷售額14.5億元、占0.2%,實現零售額9.7億元、占0.7%。
點評:改革開放前,青島商業、飲食業和全國、全省一樣,經濟成分單一,經營主體主要是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改革開放以后,個體、私營、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紛紛進入商貿流通領域,并逐步成為流通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形成了多元化發展格局。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轉變,商貿流通體制完成了徹底改革,一個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多主體、多渠道、多形式、多業態”的社會消費品流通體制初步形成并逐漸完善。
商貿流通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接著生產與使用、生產與消費,是一個與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改革開放以來,商貿流通業所創增加值快速增長,流通產業化程度大大提高,流通業的規模、結構、檔次均發生質的轉變。2017年全市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共實現增加值1563.4億元,同比增長11.4%,成為第三產業的中堅力量,其發展速度加快,將對生產、生活和經濟結構調整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商貿流通業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高。
消費增長動力轉換
近年來,隨著消費品質的提高,集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多行業、多業態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成為青島的對外名片。截至2017年末,全市正常營業的大型商業綜合體12家,營業面積73.4萬平方米,吸納從業人員1.8萬人,實現營業額61.6億元,同比增長35.4%,增速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24.8個百分點。全年總客流量達到13096萬人次,成為青島消費市場發展的新引擎。
電子信息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網絡零售等新業態不斷涌現。2017年末,青島開展網絡零售業務的限額以上法人企業達到182家,全年通過互聯網實現零售額277.4億元,比2014年有限額以上法人單位網絡零售統計增加228.2億元,增長5.6倍,實現了快速發展。由計劃經濟時代的憑票購買生活必需品,到用現金、信用卡支付,到如今的掃碼、刷臉等無現金支付,在購物方式不斷顛覆的同時,消費支付方式的巨大變化讓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傳統零售業態在沖擊中優化調整。近年來,青島發揮積聚效應,培育出了綜合市場、專業市場、生活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協調發展的商品交易市場體系。2017年,青島年成交額超過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有60家,其中綜合市場12家,專業市場48家,共實現成交額1305.5億元。
點評:改革開放40年來,青島消費品市場建設取得了迅猛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階段。徹底消除了建國初期市場混亂不堪、商品極度匱乏的情形;計劃經濟條件下,流通渠道單一,供應短缺、運行僵滯的市場景象不復存在;緊跟供給側改革步伐,青島消費品市場邁向一個嶄新的市場格局,在繁榮市場經濟、促進商品生產與消費,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同時,新業態、商業新模式加快發展,為消費品市場注入了新動能。電商零售企業、城市商業綜合體經營規模迅速擴張,因廣受消費者的青睞,聚攏人氣又帶動消費,成熟度越來越高,成為推動市場繁榮的重要力量。傳統零售業受到新業態、新模式的沖擊,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拓寬銷售渠道、實施調整轉型,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在保持持續發展基礎上,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消費結構升級提速
據抽樣調查,青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為47176元,是1978年的140.0倍,年均增長1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364元,是1978年的132.6倍,年均增長13.4%。居民收入的增加,促進了消費結構的升級,居民的消費方式逐步從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
據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類值統計顯示,2017年,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分別為145.6億元和154.5億元,比2010年分別增長59.8%和71.7%;2017年,與居住相關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244.7億元,比2010年增長5.5倍,年均增長27.6%;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五金電料類零售額分別為11.7億元和7.3億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2.9倍和3.8倍,年均分別增長16.1%和21.2%;2017年,金銀珠寶類零售額29.7億元,比2010年增長2.0倍,年均增長10.5%;2017年,與人們出行相關的汽車類、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分別為388.5億元和183.5億元,兩項合計占比高達38.7%,繼續穩居首位。
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消費環境大幅改善,城鄉消費市場趨旺的同時,城鄉之間消費品零售市場的增幅也不斷縮小。2017年,青島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實現3786.1億元,鄉村市場共實現零售額754.9億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了695倍和106倍,年均增速分別為18.3%和12.7%。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熱點由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住宿餐飲市場活躍。2017年,全市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74.0億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長13.4%,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0.7個百分點;星級賓館、飯店從無到有,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星級住宿企業67家,是1998年的2.3倍。
點評:改革開放40年,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消費品市場的商品品種、數量、質量檔次明顯提高,消費升級換代速度加快,消費者在購物消費方面的自由度和選擇空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消費升級形成了“衣食——耐用消費品——住宅、交通、通訊、文化教育、娛樂、醫療和旅游”等不斷演化的路徑,從低技術含量的簡單消費品到較高技術含量的高科技消費品。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住宿餐飲業結構的優化和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加之商務、社交等活動增加,住宿餐飲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消費品市場持續發展的亮點。“過年過節”等假日經濟更是激發了居民外出住宿就餐的熱情,加上全市旅游業、會展業等服務消費的增長,帶動了住宿餐飲業的較快發展。適應個性化消費需求、價格相對實惠、消費比較便捷的大眾化住宿餐飲開始逐漸升溫,成為拉動住宿和餐飲業的主力。(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楊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