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領隊說考古|張學海:探索齊魯大地文明起源之謎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19-01-27 19:06:01

齊魯大地文化底蘊深厚,遍布全省的文化遺產就是極好的佐證。自國家1990年設立“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以來,山東省已有19次、共22個項目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全國獲此殊榮最多的省份之一。從去年8月至今年1月,本報人文齊魯版面推出“領隊說考古”專題報道,請十幾位歷屆獲得“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山東領隊揭開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紗,還原他們日夜守護的考古現場。在該報道收尾階段,本報專訪了著名考古學家張學海先生,聽他口述其艱難的考古歷程以及山東考古的發展脈絡。

張學海,1934年生于浙江溫州,196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原山東省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他是山東先秦考古的開拓者,齊魯文化研究的奠基人。在他的主持指導下,海岱區發現較多龍山文化城,率先啟動海岱史前城課題研究。他提出了國家誕生是中華文明形成的根本標志,史前聚落群聚落形成“都邑聚”式金字塔形層級結構,標志國家誕生的一家之說。他從方法論高度總結了大遺址探掘方法,豐富了中國田野考古學的基本方法。

我1961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山東省博物館從事文物考古工作,是山東文物部門的一名老兵。干考古要膽大心細,我上大學時就勤工儉學去挖東周墓葬,不覺得害怕,而是很興奮。

那時離我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不過三十來年,排除抗日、解放戰爭,考古學還非常年輕。那一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接著對其中的大型地下文物單位開展考古工作,像齊故城、魯故城,都要建立有保護范圍、有標志說明、有科學記錄檔案、有(專)人管理的“四有”制度。當時文化部文物局要求以鉆探為基礎,試掘實際上就是小規模的調查性發掘,作為輔助手段,通過這個摸清地下的文物分布情況。根據重要價值,劃出一般保護范圍,是一個大圈圈,大圈圈里面劃許多小圈圈,小圈圈就是重點保護范圍。

野外條件艱苦,但吃苦耐勞是考古人的基本素養。1964年,我們到臨淄齊故城進行四有勘探,剛到臨淄沒地方住,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找住處。好不容易在街上找到一個沒人住的舊鋪面,我們自己帶了行軍床,擺了兩排,一張挨著一張擠得滿滿的,中間留一個過道。后來我們搬到一個職工院里,五六人住一個房間。然而房前小院里養著羊,清晨四點左右就叫,根本沒辦法睡覺。差不多一年半之后,工作站建好,住宿問題才得以解決。

1965年,為了搞清楚齊故城城墻的保存情況,在三伏天本是休工的時候,我們便和一位萊陽的文物干部帶著探工下工地,冒著酷暑主動加班。天熱我們就趕早,五點起床簡單洗刷后,不吃早飯,五點半下工,上午十點回來吃早飯,那頓飯吃得真香。城墻沿著河岸而修,曲里拐彎,我們拿著車繩一段一段測量,就這樣我們用了差不多半個月把城墻長度算了出來。《臨淄齊故城》考古報告集中的城墻就是我們當時鉆探出來的。

齊故城

考古人遇到新發現,都會非常興奮。譬如1964年我們在齊故城突然發現了馬坑還有很多墓葬。不僅有貴族的墓地,還有邦墓(國民的墓地)。當時沒有很重要的考古發現,發現這樣的墓葬區是非常激動的。

發掘墓葬并沒有想象得那么神秘。1971年我在臨淄郎家莊,在齊故城外挖東周的墓,這個墓就在村邊,被破壞得很厲害。挖到下面發現,在槨室周圍有寬大的二層臺。我們很奇怪,怎么會有這么寬大的二層臺?后來發現,那里埋著26個陪葬的人,經鑒定都是女性。其中最小的才16歲,陪葬有瑪瑙、玉髓等材質制成的串珠,十分精美。后來我們發現這些人的身份應是墓主人的寵妻愛婢,和一般的殺殉還不一樣,殺殉的奴仆、侍衛都是埋在槨頂上面,骨架魁梧。這種埋葬形式和如此精美的隨葬品我們是第一次看到。

上世紀70年代,在曲阜魯故城發現了一處公墓區(國君的墓),我們挖了幾座大墓,其中有個墓主人身上鋪著一層玉璧,身下墊著一層玉璧。最大的一個玉璧直徑有32厘米多,可能是魯國的一位國君。魯故城是國都,一般很少能想到那里還有一個公墓區,此外還有邦墓區。邦墓區是國民墓區,埋了很多家族墓葬,又分為兩種,靠西邊的是殷人的墓,另一種是周人的墓,他們分開埋葬。這是很重要的發現,說明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住在魯故城中,但他們分區住,這和過去認為的統治者住在都城,被統治者住在邑城的觀點是不一致的,這一發現糾正了一些重要的歷史課題,對周代社會歷史研究具有很大的學術價值。通過魯故城公墓,再反過來看齊故城的貴族墓葬發現也是個公墓。

1984年,成都考古會后《田野考古工作規程》起草團隊在四川考察,前排左一張學海(網絡圖)

考古經過這么多年發展,科技也逐漸融入其中,但有些基本的工具和方法是無法取代的。曾經我的北大同學編寫一本紀念冊,讓每位同學在上面寫幾句話。我寫的就是“手鏟探鏟釋天書”。

我自己有一個手鏟,是上世紀90年代初發掘城子崖遺址時,當地的文物干部給我定做的,我很喜歡,盡管有二十多年沒有下工地了,但現在依然保留著。手鏟是考古人隨手用的工具,經過長期的實踐,樣子越來越統一。盡管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手鏟依然不可替代。為什么?如果沒有手鏟,我們就沒辦法挖探方探溝,我們要刮平面、剖面,清理遺跡,總不能用鋤頭去刮、去清理吧。

我們用的探鏟又叫洛陽鏟,它起源于洛陽,是當地盜墓的工具,這個工具在新中國成立后被應用到考古工作中,是中國考古很有特色的一種工具。價格也很便宜,十來塊錢一把,對我們考古是一本萬利的東西。半圓形鋼質的鏟頭,套上木桿長度可達兩米,如果再加竹竿能到四五米。如果四五米還沒打到底,竿上拴繩,利用自由落體原理,還能往下打十幾米。

1964年我在齊故城搞“四有”勘探時專門學過探鏟,當時河北派來的一名鉆探技工叫馬尚柱,幫我培訓探工。我跟他學了半個月。他人非常好,解放前曾盜過墓,鉆探技術很高。

只用探鏟,幾天時間就能掌握二三十萬平方米遺址的整體情況。在勘探齊故城時,一開始我們沒經驗,面對那么大的遺址,不知道是單一的文化遺址,還是多文化疊壓的遺址。不知道究竟面積有多大,里面有什么重要東西。我們感覺就像“老虎吃天沒法下嘴”一樣。

經過長期四有勘探實踐,我對探鏟及大遺址勘探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到勘探魯故城時,已胸有成竹。魯故城面積10.5平方公里,實際鉆探只用了十個月就摸清了大體情況。

我們首先在遺址上拉正方形方格網,面積為500米×500米,稱為大區。又把大區分成25個100米×100米的操作區,稱為小區,一個個小區進行鉆探。探工每組六個人,組長進行記錄。每隔十米一個探孔,一個操作小區是十排一百個探孔。探孔全部標在米厘格紙上,探孔的地層就記錄在探孔旁邊。

利用先秦大遺址四有勘探的方法和原理,了解一般聚落遺址的大體情況只需要幾天。這樣做不用花許多錢,只要有一些水平較高的探工就可以了,我們可以自己培養,到現在山東探工在全國考古界還是數一數二的。

還有辨土,并不是把幾條定律一堆的事,里面的學問深著呢。發掘城子崖遺址時,挖出的夯土一開始連大專家都不認為是夯土,后來才確定,那確實是城墻。當時發現的龍山文化時期的城墻還是很少的,城子崖的城墻是一面堆土一面打夯,有些地方是手拿著石頭砸,打夯的力量有時也不大,夯土不是很規整,一層一層的不整齊不容易辨認。

山東號稱齊魯禮儀之邦,是我國少數幾個最早開展考古發掘的地區之一,是中國考古學的一根重要支柱。除了齊故城、魯故城、薛故城等大遺址探掘,還必須提到的是城子崖遺址的發掘。

1931年秋城子崖遺址發掘

城子崖之所以被稱為“考古圣地”,是因為它是中國國家學術機構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1928年,由山東和國立中央研究院組成的山東古跡研究會發掘城子崖,發現了以黑陶為特征的黑陶文化,后來很快以龍山鎮命名為龍山文化。這一發現起到重大影響,動搖了當時幾乎已經成為定論的中國文化西來說,給予中國考古學,尤其是史前考古極其重大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史研究的一個轉折點。城子崖發掘是中國考古學史的頭等大事。

還有一件事情,山東對中國考古貢獻很大。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考古已實行領隊負責制,可領隊水平總體不高,年輕領隊很欠缺。國家文物局就決定在山東舉辦考古領隊培訓班,委托我們山東文物考古研究所協助。培訓班在兗州辦了六期,后到鄭州辦了幾期,共培訓學員200多名。培訓班辦班非常嚴格,答辯考核不及格不通過,沒有領隊資格回單位后就不能當領隊。對于這件事我們山東全力以赴,這個培訓班的舉辦也改變了中國的考古狀況。

以前許多考古人愿意挖墓,因為有器物,研究瓶瓶罐罐,工作比較簡單。這個階段是比較低的一個階段。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考古學逐漸向重點研究社會的階段轉變。再發展,考古的重心轉向聚落考古轉變。

聚落的發展變化反映了社會的發展變化,系統開展聚落考古,是獲取社會發展變化信息的基本手段。墓葬只是聚落中的一項,不僅要單純看一墓一器,還要分析遺跡器物之間的關系,房址和窯址之間的關系。聚落考古是一個長期的發掘過程,一般不是三五年就能解決問題的,像城子崖起碼要發掘二三十年。

文明有許多不同的標準,我主張國家的誕生是文明起源的根本標志。因此要說明文明的發展過程,就要探索國家的誕生過程。

1987年,省文物局讓我們承擔了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山東普查。在普查中我發現,山東的這些周代重點文物區,比如齊故城、魯故城、薛故城、莒故城等地區是史前文化聚落集中的地區。說明這些地區都有一部重要的古文化古城古國史。

于是,我便對山東的北辛、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的遺址進行了梳理。發現聚落分布形態經歷了從一兩個孤單分布,到三四個成組分布,再到五個以上成群分布的過程。這個過程應當反映了由獨立氏族到部落到國家的發展歷程。

從這一梳理中知道聚落群是在大汶口、龍山文化的聚落分布形態,但是聚落群有可能是從北辛文化之末產生的。我認為聚落群開始階段是部落,后來發展成國家,國家的標志是聚落群的聚落形成“都邑聚”式金字塔型層級結構。也就是中心聚落已成為“都”,少數中間聚落是都下的“邑”,絕大部分的小聚落是“聚”,也就是村落,關鍵是“都”的確認。“都邑聚”式金字塔型層級結構,最早出現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所以海岱區的國家誕生于距今5000年左右,現在看來很可能在距今5000年前二三百年的階段。海岱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實際上也可以說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國。

[責任編輯:楊凡、楊本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記者蹲點青島公安出入境接待大廳:月受理量是去年同期8.8倍 出境游“熱”起來了

“這一個月的受理量,是去年同期業務量的8.8倍。自1月8日防疫措施優化調整以來,青島市公安局出入境業務辦理量持續攀升,春節過后迎來今年...[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3-02-11

涉案超2億元 青島海關偵破特大走私海參案

近日,青島海關緝私局在汕頭、廣州、福州海關緝私局協助下,經過半年多的偵破工作,破獲一起特大走私海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青島海關...[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3-02-11

國網聊城市茌平區供電公司:多措并舉全力當好電力服務“先行官”

近日,聊城隆慶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將一面印有“供電服務一家親·排憂解難暖人心”的錦旗交到國網聊城市茌平區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手中...[詳細]
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02-11

濟南能源工程集團上榜2022年度山東省優質結構工程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2022年山東省建筑工程優質結構獲獎名單,濟南能源工程集團所屬山東泰山建工發展集團所承攬的日照滕家村商...[詳細]
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02-11

國網山東超高壓公司打好組合拳提升輸電線路運維安全水平

2月2日至2月8日,國網山東超高壓公司臨沂運維分部通過各類巡視發現,線路周邊施工建設全面鋪開,鳥類筑巢愈加頻繁,燒荒山火明顯增多,霧霾...[詳細]
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02-11

濟南起步區舉辦科技工作推進會暨“火炬”報表填報培訓會

起步區加快聚勢突破,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在行動。2月7日下午,起步區經濟發展部科技工信辦公室在中科新經濟科創運營中心報道廳組織召開科技工...[詳細]
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02-11

雨雪+大風!11日到12日山東將迎來雨雪天氣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11日訊。山東省氣象臺于2月11日11時00分發布內陸大風藍色預警、海上大風警報和雨雪預報 受冷空氣影響,預計12—13日...[詳細]
中國山東網 2023-02-11

2022年山東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進度排名全國第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11日訊。(通訊員劉槿汐)近日,財政部通報2022年地方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進展情況,山東綜合排名位居全國第一。2022...[詳細]
中國山東網 2023-02-11

第九屆全國大眾冰雪季比賽在煙臺福山舉行

膠東在線2月11日訊。此次系列賽事是繼全國青少年冰球邀請賽后,福山區舉辦的又一次大型精品賽事,更是后冬奧時代該區持續響應“帶動三億人...[詳細]
膠東在線 2023-02-11

?山東啟動文化體驗廊道建設,重點打造五條文化軸線

2月10日,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文化體驗廊道建設啟動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聚焦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對...[詳細]
舜網 2023-02-11

冷空氣來襲!山東發布大風預警和雨雪預報

山東省氣象臺于2月11日11時發布內陸大風藍色預警、海上大風警報和雨雪預報 受冷空氣影響,預計2—13日我省將出現大風天氣。12日上午開始,...[詳細]
舜網 2023-02-11

數字經濟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的一家紡織企業,工人正在操作智能生產設備。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2年移動物聯網應用典型案例、新一代信息技...[詳細]
舜網 2023-02-11

望岳談丨四廊一線,山東文化兩創大手筆

2月10日,山東文化體驗廊道建設啟動,亮出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沿膠濟鐵路線“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和“十大展示帶”...[詳細]
舜網 2023-02-1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