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新銳大眾
2019-06-10 06:49:06
□ 本報記者 張依盟
蘇曉濤:自主創新創業 傳承“沂蒙精神”
蘇曉濤,1982年出生于沂蒙山區的一個革命家庭,曾祖父是抗日烈士,外公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戰斗英雄,紅色基因深植血脈。“我非常喜歡宣傳和弘揚沂蒙精神。只要一開始演講,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變了。”
1999年,蘇曉濤應征入伍。服役16年間,他帶出了近千名“兵尖子”,并多次立功受獎。光榮退役后,回到家鄉,他放棄了政府安置工作的機會,決心帶領家鄉的退役戰友們創業。
結合退役軍人的特長和沂蒙紅色資源,蘇曉濤聯合十幾名退役軍人,注冊成立了沂蒙儒將紅色教育培訓中心,這是國內首家以弘揚沂蒙精神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培訓機構。目前,該教育中心已經為3萬名學生、200多家單位進行了紅色培訓,并通過產品、餐宿等實現了群眾增收2000多萬元。
趙小娟:敢和國際壟斷技術叫板的“土專家”
山東水發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主任趙小娟是個出了名的“土專家”。多年來,她刻苦鉆研業務,大膽創新,敢于和國際壟斷技術叫板,申請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特別是她帶領技術團隊,研制的新型納濾膜材料及膜組件,成功突破膜材料制備工藝及膜應用等技術瓶頸,填補了國內空白,使國內外水處理技術和產品出現革命性變革。
研發期間,趙小娟吃住在廠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有一次,深夜醒來,忽然想起一個解決技術問題的路徑,她立馬爬起來,飛奔到實驗室。
經過6個多月的時間,100多次的反復試驗,趙小娟帶領技術團隊,研制的新產品成功突破技術瓶頸,為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張仁普:“一點點攻堅,把手藝磨煉出來”
自2007年踏入重汽,張仁普就暗下決心,要做一名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的新時代技術工人。
十多年來,他從一名普通生產一線操作工人,成長為眾人眼中的“青年數控操作專家”;他多次牽頭完成公司進口關重設備維修改造,累計節約資金300余萬元;他潛心鉆研數控編程技術,練就長刀桿同心度調整的獨特技藝;他培養出20余位優秀“徒弟”,所帶領的班組成為集團工人先鋒號……
秉承著對“高質量”工作的執著追求,張仁普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努力詮釋“爭創一流、擔當作為”,展現了一名新時代大國工匠的精神風采。
李玲:家里有我,你安心在外“站崗放哨”
在新泰市翟鎮后羊村,提起軍嫂李玲,沒有人不豎大拇指!
李玲于2013年結婚,其丈夫張慶一直在外當兵。她主動扛起家庭的重擔,默默支持丈夫,照顧公婆飲食起居,給植物人大伯哥做飯喂水,照顧引導孤兒智障堂弟,做好軍營堅實后盾,多年如一日,任勞任怨。
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她從不跟丈夫提,不愿分散丈夫的精力。有時候別人問起,她淡淡地說,“誰家還沒個事,告訴丈夫這些事,他離得遠,也只能是干著急,倒不如讓他在部隊好好干,抱個軍功章回家。”
在她的無聲支持下,丈夫在軍隊表現十分突出,多次獲得嘉獎、優秀士官,兩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榮獲三等功一次。丈夫說:“我的軍功章里有媳婦的一大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