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3-03 17:27:03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從30后到00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用愛,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安全的港灣;他們用一份責任,筑起了我們便利生活的橋梁。一顆火星光芒微弱,但成千上萬的火星匯聚在一起便能形成耀眼光芒。疫情面前,無論男女老少,都在用行動書寫著使命和擔當。
30后
“國士無雙”的鐘南山是院士也是戰士
17年前,他是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17年后,84歲高齡的他依然在疫情前線奮斗。星夜兼程、堅毅始終,網友評價他為“國士無雙”“定海神針”,他是院士,也是戰士。
而他還與山東乳山有一段不解之緣。1965年,他來到乳山。在《親歷乳山——老干部回憶錄》中,鐘南山這樣寫道:“剛到乳山時,外出我總是分不清東西南北,所以每次出門辦事或到鄉里開會、趕集,都拉著他當向導。我生在南方,長在城市,當年對膠東農村生活的艱難,始料未及。”當地村民深情回憶鐘南山在當地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很是感慨:“給誰看病他都不要錢,這個人真了不起。”
40后
威海七旬夫妻主動請戰 每天走幾公里路
鮑修澤和彭獻麗是威海榮成的一對70多歲的黨員夫妻,疫情發生后,夫妻倆主動向社區請戰,社區工作人員覺得他們年歲大了,勸他們回家。可倆人執意堅持。從那天起,他們每天8點準時到社區集合,參與小區門口卡點值守,排查轄區人口信息等工作。由于排查范圍比較分散,夫妻倆每天要走上幾公里的路,問到他們覺不覺得累,老兩口說,“不累,一點都不累,覺得自己挺年輕的,不覺得自己像70歲的人。”
50后
煙臺六旬漫畫家手繪主題漫畫抗擊疫情
王成喜漫畫作品《眾志護城》系列
今年66歲的王成喜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和小傳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1月28日開始,他就開始創作“抗擊疫情”主題的漫畫,這次全國范圍的疫情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他也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力量,用手中的畫筆去宣傳、去戰斗,為抗擊疫情去貢獻一份力量。他說:“相比國畫,漫畫有創作時間短、通俗易懂、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在這種非常時期,漫畫是所有畫種里最有利于宣傳。”
60后
“都一把年紀了,晚點過年不是一樣嘛”
今年51歲的安磊是日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大隊河山中隊中隊長,臘月二十九的下午,他接到一條緊急通知:因防控疫情需要,從臘月三十開始,日照北路三奇醫保路段需要安排警力維護交通秩序。想想已經在春運交通安保崗位上堅守了多日的中隊成員,安磊決定第一個申請上崗,“都一把年紀了,晚點過年不一樣嘛。我去執勤,讓兄弟們回家!”
疫情襲來筑牢防線,人人有責。從警30多年的他深知肩上的重任,他撲下身子,帶領同事們按照規定要求,對過往的每一輛車、每一個人都進行嚴格、細致的盤查核實,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戰斗在一線執勤崗位上,筑牢了一道防控疫情的銅墻鐵壁。
70后
“第一次沒批準,我第二次還報”
1月28日下午,山東第二批醫療隊從濟南遙墻機場出發,馳援湖北。山東省立三院的兩名救援隊員,省立三院的副院長李丕寶也在其中。他是70年生人,算是名“超齡”隊員了,在第一批救援召集的時候,他就報了名,考慮到他的年紀,醫院沒有批準,結果第二批他又報了名。
李丕寶說:“我是自己請愿的,我是領導干部,是老黨員,更是重癥醫學科的專家,是省立三院重癥醫學科的創始人。現在湖北重癥患者多,對他們的治療尤為關鍵。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義無反顧。”
80后
“爸爸穿著‘宇航服’去消滅一個叫‘新冠’的怪獸”
顏景軍和張金花是一對80后的夫妻,同在泰安市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工作。他們是共同抗擊過“非典”的“戰友”,如今在抗擊新冠的戰場上,他們又一次并肩戰斗。
作為一名“120”急救員,顏景軍每次出車接診發熱患者時,都要裝備厚厚的防護服。兒子在視頻中看到這樣的他,開玩笑地說:“怪不得這么久了見不到爸爸,原來爸爸是宇航員,他要去月球了哈!”張金花跟兒子解釋說:“你爸爸是一個偉大的爸爸,他和全國各地的叔叔阿姨們一樣,穿上厚厚的‘宇航服’,化身超級戰士,一起消滅一個叫‘新冠病毒’的大怪獸,等把怪獸消滅了,爸爸就回來了。”
顏景軍一家三口
90后
“如果需要我的話,我可以再回到戰場”
2月26日,是山東省胸科醫院隔離病區的護士張紅娟的生日,也是她和第一批進入隔離病區工作的11名護士首次輪休的日子。1994年出生的她幾乎是科室里最小的成員。新冠肺炎的來襲讓她退掉了過年回家的車票。從臘月到除夕,從正月到二月,籌建隔離病房、接診病人、擴建病房、送患者出院、接收集中收治病人。這樣一輪一輪忙下來,張紅娟和其他10名護士,不知不覺就連續工作了40天。
盡管工作壓力大,又是第一次沒在父母身邊過年,但開朗樂觀的張紅娟,撤出隔離病房,還是惦記著回去:“作為一名90后,我年輕有活力,如果需要我的話,我可以再回到戰場。”
00后
“你得有責任啊,我不出來送貨,誰來送啊”
這段時間,大家宅在家里,網購成了主要的消費模式。快遞員在這一時期也顯得更為特殊。
萬鍇出生于2000年,去年跟隨自己二叔從泰安來到濟南,做了一名快遞員。原本,他所在的這個快遞網點有8名快遞員,而受疫情的影響,有4名快遞員不能及時返回崗位,這讓他負責派件的區域擴大不少。對于他來說,區域的擴大,隨之而來的不是疲倦,而是責任感。“你得有責任啊,我要不出來送貨,那這貨誰來送啊。”特殊期間,除了派送方式發生變化,日常派送流程中,也增加了消毒這一程序。萬鍇現在每天派送的快遞數在200件左右,這意味著他每天要進行200次左右的消毒。
沒有口號,只有堅持,這些人或許普通平凡,但他們用行動詮釋了“責任”,用付出體現了“擔當”。這些付出著的人,只是這場戰役的一角。還有無數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不可或缺的工作,為這次抗擊疫情出力。不問辛勞,不問歸期,只愿春來疫散。
閃電新聞記者 崔競文 整合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