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2-01 08:51:02
原標題:山東表現搶眼,“搶”在轉折性變化
來源:大眾日報
又是全國第三。
這兩天,31省份經濟成績全揭榜,山東位列第3位,超過7萬億元。國內多家媒體用“搶眼”這樣的關鍵詞點贊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
還是全國第三,哪來的搶眼?
如果單純從位次上來看,似乎山東沒有什么變化,經濟總量依然是全國第三,然而,看看這些年山東發生了什么,山東改變了什么,就會發現,山東這個第三來之不易,絕對不是表面的數字增長,而是結構性的實質性的深刻的內在動力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深刻變化。
這個搶眼成績,是山東快速識變、主動謀變、科學應變的結果,是全省干部群眾頂壓奮進、堅毅前行的結果,也是質量結構、體制機制、發展環境、基礎支撐發生系統性整體性重塑的結果。
山東“搶眼”,“搶”在轉折性變化。
過去,山東是典型的“大象經濟”,大有大的好處,但另一方面也確實存在粗老笨重等弊病,如,傳統產業比重過大,污染重、消耗高等問題突出。五年來,特別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謀劃發展思路、展開發展布局、制定發展舉措,聚焦“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深入實施八大發展戰略,持續深化改革攻堅,著力保障改善民生,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
山東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淘汰落后產能,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堅決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山東迎難而上,主動作為,于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搶先機,實現了經濟的全面恢復和持續向好發展的精彩蝶變。
這種轉折性變化,表現在新舊動能上。近年來,山東緊緊扭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牽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明確“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目標,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三年來,山東出清‘’散亂污“企業11萬家,省級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3家,為新動能壯大騰挪出更大空間。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三年間翻了一番,“四新”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29.4%,年底有望突破30%。山東還是那個山東,大象還是那個大象,但經濟結構和產業動能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象的肌肉塊更加結實也更加強壯。
這種轉折性變化,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強上。以更大力度激發科技創新活力被放在今年經濟工作十項重點任務的首位。從省級科技投入再增長10%,到逐步提高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比,從成立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到探索“揭榜掛帥”全球引才制度,山東持續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聚焦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題,集中優勢資源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戰略任務。山東正在搶抓機遇,充分釋放各種優勢潛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種轉折性變化,落實在流程再造上。山東既有全國的“普惠”機遇,也有自己的獨特機遇,各種有利條件正加速集聚,疊加形成發展“黃金期”。首先,山東產業門類全,有搶抓機遇、開創新局的比較優勢,要做好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放大這一優勢。第二,要以更大力度挖掘釋放內需潛力,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推動供需實現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第三,要以更大力度全面推進改革開放,鞏固提升九大改革攻堅成果,深入落實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政策措施,推動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站在全面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征程的新起點,站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的新時期,山東將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更加注重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都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拿出新的加速度,山東奔向又一個高質量發展“黃金期”。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麗 報道 策劃 孫秀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