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
2021-03-26 08:08:03
原標題:煙臺:大數據賦能精準管好交通違法“小目標”
來源: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
本報記者 王若冰 通訊員 趙小敏 李德峰
近日,山東省煙臺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大數據研判平臺提示:萊山區萊源路有一輛農用三輪車涉嫌違法載人。研判員審核后迅速將信息推送到煙臺交警支隊四大隊,正在該路段巡邏的民警收到信息后立即前往處置,不到5分鐘就將違法載人的王某攔下進行了依法處罰,并將處罰結果上傳平臺反饋。
如何預防減少農用三輪車、電動三輪車違法載人、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等“小目標”交通違法引發的交通事故?煙臺交警支隊強化大數據意識,深挖大數據資源,做大做強情報數據研判平臺,實現精準研判、精確制導,有效落實源頭監管和路面管控,最大限度鏟除“小目標”違法行為生存的土壤。2020年,煙臺市因農用車違法載人、行人闖紅燈等“小目標”違法行為引發的交通事故起數同比下降8.59%,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2.04%。
煙臺市山地丘陵道路多,農村農用車、電動三輪車數量龐大,違法載人現象突出,成為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隱患。對此,煙臺交警支隊向大數據、智能化交管要解決辦法,匯集城市、農村、公路前端感知設備數據,依托智慧交通大腦篩選、分析、推送,實現對“小目標”重點違法的閉環管理。圍繞“控面”,他們組織28名民警開展指揮長、值班長、研判長“三長合一”輪值輪訓,組織126名骨干民警、輔警擔任專兼職研判員,每天由10名值班員無縫隙巡查“小目標”違法行為,推送至各交警大隊;圍繞“盯線”,各交警大隊有4至6人的隊伍查收情報專刊并調度查處;圍繞“管點”,各交警中隊民警負責接收預警指令并組織路面警力精準查控和約談走訪。
煙臺交警支隊支隊長李建豐告訴記者,他們將車聯網、重點要素管控平臺過車數據全部整合,通過數據建模形成500余種字典、60余種清洗規則,原本需要4000人的數據分析工作,經過系統智能篩選后,僅需7人便可完成:第一步,利用車型特征識別,從每天3600萬條過車數據中篩出120萬張“小目標”圖片;第二步,研發“小目標”違法載人發現模型,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將篩選范圍縮小至2萬條左右;第三步,通過AI智能數據算法將目標范圍縮小至幾千條。
“大數據實現了‘萬里挑一’,釋放了大量警力,但在甄別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誤差。”煙臺交警支隊指揮中心負責人吳長利說。為此,他們堅持平臺梳理與人工確認相結合,在系統自動篩選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通過人像比對系統,人工核對駕駛人圖片鎖定“小目標”,并將駕駛人身份信息、住址、違法信息“打包”生成“情報產品”,隨后通過支隊到大隊、大隊到中隊、中隊到路巡民警和農村“兩站兩員”的三級推送機制,將每天研判出的“情報產品”推送到一線,由各交警大隊推動中隊聯合治安部門及“兩站兩員”上門約談處罰,并通過張貼“龍虎榜”督促各地落實核查反饋。截至目前,三級推送機制準確率達100%,反饋率達95.3%。
“大數據建設支撐和逐級推送,推動我們更加注重強基導向,強化源頭監管。”李建豐說,對農村農用車違法載人,他們建立健全見人、見車、見村干部、建檔案的“三見面一建檔”工作機制,對16.1萬輛農用車、14.9萬輛電動三輪車全部建立交通安全檔案,包括駕駛人和車輛信息、包保管理承諾書、交通安全保證書、安全須知、近5年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信息、負責管理的“兩站兩員”、責任民警、村委負責人8大要素;對上級推送或日常發現的違法載人行為,由責任民警和交通安全管理員、勸導員上門“三見面”,并建立“1+N”警示教育機制,通過大喇叭全村警示曝光,讓違法者紅臉、出汗,達到“處理一人、教育全村”的目的。
針對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違法行為,煙臺交警支隊規范快遞、外賣行業安全管理,對2351輛從業人員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由企業配備安全頭盔,在車輛顯著位置粘貼反光編號和安全出行須知,通過一人一車一號鎖定違法者,由企業限制接單、約談直至解聘,倒逼從業人員安全守法出行。
為了強化路面精準化、精細化管理,煙臺交警支隊自主研發應用了“小目標”執法APP,建立違法數據庫,實行“一次勸導提醒、二次警告記錄、三次現場教育”人性化執法,已累計教育處理19.2萬人次。同時,在道路交通提升工程中,增設右轉專用(匝)道55條、慢行一體道路22公里,增加轉彎半徑,減少了沖突點和視線盲區;增加非機動車和行人信號燈時間,保障“小目標”通行安全;科學分配路權,設置電動車待行區51處,增設機非隔離護欄22公里、行人隔離護欄17.8公里;深入排查道路中央開口情況,封閉護欄、道路開口12處,減少了事故隱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