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1-04-06 18:27:04
原標題:妙手除腦疾 德州市中醫院腦病科多項措施保障患者健康
來源:大眾網
近日,德州市中醫院東院區腦病科獲得重癥肌無力與胸腺瘤MDT、神經系統罕見病聯盟兩個省級授牌,標志著腦病科技術水平又邁上新臺階。
大腦是人的神經中樞,結構復雜精細,稍有損傷,輕則功能缺失,重則危及生命。為此,腦病科作為省級中醫重點專科,不斷鉆研技術、提升服務能力,為更多患者提供最優質診療服務。
與死神賽跑 打通患者生命通道
日常工作中,腦病科團隊經常遇到生死線上掙扎的患者。不久前,德城區的李紅英(化名)買菜時出現意識模糊,言語不清,左側肢體無法活動,被緊急送到德州市中醫院東院區急診科。經檢查,醫生考慮患者為急性腦梗死,給予初步靜脈溶栓治療后,效果并不理想。腦病科副主任醫師李元民根據患者病狀,判斷患者為顱內大血管急性栓塞,決定為其進行急診動脈取栓術。“通過腦血管造影發現,患者顱內動脈出現了栓塞。”李元民說,這塊血栓堵住了大動脈的血液流通,由于是主要供血動脈,一旦發生大面積腦缺血,如不及時搶救,患者往往“非死即癱”。
腦病科隨即開啟搶救綠色通道,李元民帶領團隊通過微導管及導絲配合,快速而細致地進行每一步操作,經過緊張而有效的血管取栓后,血流最終清晰通過,李紅英在手術臺上逐漸恢復意識。
對于腦血管病患者來說,每一分一秒都至關重要,這種緊急搶救幾乎每天都會在東院區腦病科上演,醫護人員憑借精湛的技術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如今,腦病科已熟練掌握顱內動脈支架植入術、急診動脈取栓術等多項高難度手術。
開展床旁康復 讓患者遠離后遺癥
人們在生活中可能經常會遇到走路不穩、說話不清的人,他們中很多都是腦中風后遺癥患者,因為沒有盡早進行康復,導致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不僅要讓患者活下去,還要活得有質量,這是腦病科一貫的診療宗旨。在德州市中醫院副院長苗清波的帶領下,腦病科早期便開展了床旁康復,讓過了急性期的患者盡早康復,避免后遺癥的出現。
在腦病科病房,康復治療師張玉珊每天都會耐心地在床旁指導患者做康復。“大爺,來,跟著我一起伸腿……”“我們再來復習一下昨天的幾個動作。”只要患者急性期一過,張玉珊就會準時出現在患者床邊,“康復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堅持下去可能有點難,需要不斷鼓勵他們。”張玉珊告訴記者,她需要不厭其煩地叮囑,給患者們講康復成功的案例。
中醫輔助治療也是腦病科護理上的一大特色。護士長顏世香帶著團隊,將中醫適宜技術應用在患者身上,如耳穴壓豆、穴位貼敷、艾灸等。“腦血管病患者很多都有高血壓,從患者入院開始,我們就進行健康宣教。”顏世香說,她們還將降壓操、健康眩暈操等教給患者,幫助其康復。
深耕科研 拓寬診療領域
作為醫生,需要反復學習,掌握最新理念和診療技術,才能給予患者更好的治療。每周科室組織集中學習時,都有年資高、有經驗的醫生輪流授課。“這種學習方式很接地氣,都是我們臨床上經常用到的。”年輕醫生王董很喜歡這種授課方式,學習筆記已經記了好幾本。
去年,腦病科成功獲評腦與神經系統疾病專科聯盟臨床研究基地,與山東省立醫院開展合作,為腦小血管疾病的研究助力。“我們借助平臺,正準備開展腦小血管疾病認知障礙、腦小血管疾病引起的頭暈、微梗死等進行深入研究,目前設備已購置完畢。”李元民說。
不僅如此,科室還加入了國際會診中心,借助國際先進診療水平提升自我。遇到疑難病例,可通過會診中心進行遠程求助,專家會盡快給出治療方案。除此之外,該中心還建有專門的微信群,定期在群里講授前沿診療技術、疑難雜癥診療等。
在李元民看來,團隊建設非常重要,好的帶頭人不能只有自己技術高超,也要將這種技術傳給更多年輕人,讓先進技術和奉獻精神得以一代代傳承、發展下去,才能為更多百姓造福。(通訊員 王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