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1-04-23 06:38:04
原標題:濰坊風箏,春天里與世界的約會
來源:農民日報
每到草長鶯飛時節,再忙碌的人們總是要擠出時間,攜家帶口戶外賞春踏青放紙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每年4月春天第3周周末,山東濰坊與世界各地的風箏愛好者有個約會——“濰坊國際風箏會”。這場文化盛宴,38年來吸引著一波波來自五湖四海的客商跨過大洋來參與,一同競放、爭奇斗艷、美不勝收。
風箏,古稱紙鳶,因此濰坊又稱鳶都,自古文風昌盛。濰坊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相傳2000多年前,祖師爺魯班用火燒彎了竹子做成了朱雀的樣子在魯山放飛,在空中翱翔了3天。風箏問世后,很快被用于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造紙業的發展,讓風箏改由紙糊,成為休閑娛樂的玩具。但風箏真正興盛走入民間則是明朝時期。至清中葉,濰縣白浪河沿岸已有很多專業的風箏藝人,年年有官辦或民間的風箏賽會吸引著各地商販和文人墨客紛至沓來。1984年4月1日,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在濰坊舉行,11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風箏團體共185人與會,一直延續至今。
走進濰坊,正是暮春時節,無論是高鐵站還是廣場、街市,“風箏”無處不在,就連路燈也是風箏造型,夜幕降臨,流光溢彩百多公里,蔚為壯觀。4月16日,第38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啟幕,一直到5月4日,17大項賽事、演出、展覽、經貿等活動次第開展,加上12縣市的各項特色活動,異彩紛呈。
正式開幕當天,在濰坊濱海1000畝萬人放飛現場,線上52個國家和地區專業競技隊如期而約,與線下40多個國家的外交使節、國際友人,會同全國31個省區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118支專業競技隊伍,共同參與“云上風箏節”。現場1628只形態各異的風箏參賽,隔屏競技、表演、交流,彩鳶飛舞,滿城芬芳,真可謂風箏一線牽,世界心相連。開幕首日,集中簽約重點項目41個,總投資249.85億元。其中,外資4個、先進制造11個、新能源新材料9個、現代農業7個、新信息技術3個、康養2個、文化旅游2個、總部經濟1個、招才引智6個。
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告訴記者,“濰坊國際風箏會拉近了濰坊與世界的距離,打開了濰坊全面開放的大門,讓濰坊深度融入了世界”,歷經38年發展,風箏會已成為濰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高端平臺,濰坊先后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交流,與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帶動并促進了經濟發展。去年,12縣市區實現地區總產值5872.2億元,位列全國全部大中城市第39位、普通地級市第15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64元,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1元,增長6.3%,成為一座充滿機遇的活力之城。
如何深度挖掘提升世界風箏之都文化、品牌價值,并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濰坊的決策者一直在思考探索。“王者榮耀主題風箏”今年在風箏會火了,成為年輕人津津樂道的活動。結合年輕人對網絡熟悉的特點,濰坊國際風箏綜合服務中心攜手騰訊,推出風箏寄語祈福等活動,既可以線上在活動中帶著大家書寫寄語,讓心愿飛翔在濰坊濱海的藍天白云之上,也可以在現場DIY風箏、書寫愿望和祝福、放飛自己制作的風箏,收獲體驗。一時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元芳的風箏小鋪”,不僅被年輕情侶熱捧,還成為許多一家三口、一家四代出游的“打卡地”。濰坊國際風箏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建偉表示,傳統文化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傳承,“王者榮耀主題風箏”不僅推動風箏產業的發展,也讓無法到現場感受的年輕人在網絡世界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走進歡騰的活動現場,笑意寫在每一個人臉上。濰坊“龍頭”風箏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這只由28個工匠耗時48天制作完成的紅色巨型龍頭蜈蚣風箏,甫一亮相,就歡騰了全場:高4.2米、寬3.6米,腰片直徑1.5米、有76節,長度達280米的龍頭蜈蚣風箏,是目前世界之最。制作領頭人張華剛告訴記者,這只騰飛的風箏采用的是傳統工藝,骨架采用福建毛竹軋制,寓意我們騰飛紅火的中國。
萬人放飛絢爛了藍天,也讓風箏會的白天成為歡騰的海洋。而夜幕下的風箏會卻是浪漫炫幻的,60分鐘的千架無人機和夜光風箏表演,在璀璨了夜空的同時,再次驚艷了現場無數客商,許多去年的見證者則在今年組團,邀來親朋好友現場感受世界風箏之都的歡樂、神奇與浪漫。
創新是濰坊國際風箏會持續紅火的秘訣。走過38年,濰坊國際風箏會這個我國節慶文化的樣板,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國際性文化體育盛會,成為濰坊乃至整個山東對外經濟文化合作交流的國際平臺。與此同時,濰坊風箏產業快速發展,核心風箏企業達300多家,年產值超過20億元,占有國內風箏市場85%份額,每年生產的風箏75%銷往歐美等地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