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1-07-01 07:31:07
原標題:平度:加快打造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和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
來源:青島日報
夏日的現河畔,綠草如茵,生機勃勃。
行進在平度市區,塔吊“叢林”里是建設者熱火朝天的奮戰姿態;園區矩陣中是攻關者強鏈補鏈的澎湃芳華;車水馬龍里是志愿者文明服務的溫暖身影……一步一景,如詩如歌,無不讓人感受到平度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
今年以來,平度市深度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縱深推進青島突破平度攻勢,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全面突破年”緊密結合,把解決問題、狠抓項目、推動發展作為衡量學習成果的標尺,以平臺筑巢、以園區引鳳、以文明引領,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加快推動項目落地開工和城市品質升級。
在這片希望的熱土,這座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和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正拔節生長……
搭平臺、強園區,打造完備產業生態鏈
抓住園區建設就抓住了經濟工作全鏈條。
自2020年開始,平度市按照“工業集群化、集群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思路,強力發起園區建設行動,打造起“四區八園”12個產業發展平臺,架起了高質量發展“四梁八柱”。同時,由12名市級領導分別擔任各園區的園區長,統籌協調解決園區推進中的問題,逐個園區建立“市級園區長+政府平臺公司+招商事業部+基金”工作機制,園區建設快速推進,承載力極大增強。
據悉,2020年,平度城市開發集團、平度控股集團、平度農旅開發建設集團等三大平臺公司累計投入近40億元,參與支持園區規劃建設、基礎配套、土地收儲以及項目招引等工作,今年,三大平臺公司預計投資約70億元參與園區建設。
在園區建設強力推動下,一批定制化“園中園”脫穎而出。“‘園中園’可使‘小個體’集聚為‘大整體’,讓中小項目在‘園中園’的聚合效應中享受到重點項目相關政策和待遇,實現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平度市園區辦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平度正在建設青島臨空智能家電產業園等13個“園中園”,打造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生命共同體”。全市“園中園”在談對接項目100余個,簽約項目20余個,涉及智能家電、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等10多個產業領域。
總投資18億元的青島臨空智能家電產業園,重點招引為海信家電配套的相關企業。“我們本身就是海信生態鏈企業,在這里投資生產,能縮短投資周期、實現就地配套,今年預計產值可達6000萬元。”敏敏電器裝飾件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駐該園區的企業。
以智能家電產業園為例,可至少招引10家以上的相關產業為海信(南村)家電產業園配套,進一步提升南村鎮百億級家電產業園的“容量”,在去年家電產業實現130余億元的基礎上再“加碼”。
位于平度市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園內的億達未來動力谷,是一處落滿項目的“園中園”。“4月,億達未來動力谷正式開園,項目一期8棟標準廠房被簽約落戶的初農生物、捷姆埃流體技術、氫航無人機等7家企業全部租用,實現入駐率100%。”平度市同和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園中園”已成為其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億達未來動力谷已落地投資50億元的10家高成長性優質企業,實現了“企業拎包入駐”“園區建成即項目投產”。
抓項目、快落地,鍛造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重大項目建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今年以來,平度市深入貫徹落實“項目落地年”部署,堅持項目為王,深刻把握重點,找準關鍵“穴位”,創新推出“抓謀劃、抓提速、抓時序、抓重點、抓推進、抓短板、抓責任、抓協同”的“八大戰術”,對項目落地實行工程化管理,全鏈條推進,投資持續穩定增長。
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29.5%,居10區市第2位;重點產業簽約項目68個、增長83.8%,總投資320.2億元、增長14.7%;97個青平兩級重點項目中71個項目開工建設、開工率73.2%,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為加快項目落地進度,平度市建立“一庫三表”掛圖作戰機制,即1個固定資產投資支撐項目庫,擬簽約落地項目、簽約未開工項目、已開工建設項目3張表,實行清單式管理,每月更新、每月分析,實時掌握投資完成進度、手續辦理進展。
在“存量”上,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強化資源要素統籌,對簽約在建項目,由“持久戰”快速轉入“速決戰”,如總投資8億元的青島新東方國際雙語學校,去年10月份“拿地即開工”,今年9月份就將建成招生,比原計劃招生提前一年,項目方贊嘆:“平度的服務質量和效率一些大城市都做不到。”
在“增量”上,創新“政務服務+產業園區”服務模式,加強部門間協作,建立“行政審批服務局(代辦中心)+部門+鎮(街道、開發區)項目責任人”三位一體的全程代辦服務體系,實現“拿地即開工”“驗收即辦證”。
在“變量”上,建立“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頂格推進機制,集合市級領導、鎮街、部門、平臺公司等各方力量,梳理在謀劃、在談或計劃簽約的項目,明確關鍵節點,排定投資進度,倒逼形成更多的投資量。
勤督查是項目落地保障。平度市建立“頂格調度、一線推進、深入到底”的點對點督查機制,市級幫包領導、責任單位采取小分隊形式,定期走進施工現場,以查找問題為切入點,通過面對面現場交流、座談調查等方式,掌握項目建設推進中的制約問題,研究解決方案。發揮項目落地專班的合力,深入一線、聚焦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督查什么問題,督開工、督進度、督問題解決,推動項目加速建設。
除了“硬督查”之外,平度持續在提升行政審批服務等“軟環境”品質上發力,探索形成“政務服務+產業園區”的審批模式,推進工程建設項目流程再造,為項目提供“拿地即開工”“驗收即辦證”的一站式閉環審批服務,為項目落地開工提供了有效服務保障。
志愿服務、“智慧”創城,建設
文明城市會客廳
日前,熹微的晨光中還氤氳著薄霧,家住平度市李園街道的市民張龍就前往離家不到500米的“口袋公園”晨跑。“這里綠化特別好,而且最近這些天隨著創城深入,明顯感覺垃圾清理更勤、草木枝葉修剪更精致。”張龍說。
在如火如荼的創城實踐中,平度市列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內外兼修、智慧賦能,舉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匯全民之策,繪就了全民共治共享的最大“同心圓”。
“自行車請走非機動車道,過馬路請走人行橫道,請勿闖紅燈。”“大媽您慢點,我扶您過去!”……頭戴小紅帽,身著紅馬甲,手拿小紅旗的文明交通志愿者,是活躍在平度主干交通路口的靚麗風景線。
“像這樣,隨手一拍,簡單描述問題,然后標記出位置,提交后就可關注處理進展,最快當天就能得到處理答復。”平度市創城辦工作人員趙上,同時也是一名志愿者,他手把手向南苑新區居民陳希偉演示“守護家園問題上報”不文明行為和現象的上傳、處置操作,讓老陳很滿意。
值守路口、服務窗口、戰“疫”……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作為全國首批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之一,平度市創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365”品牌。如今,20余萬名志愿者齊心協力,用點滴力量匯聚成“創城”洪流,引領了更廣大市民參與到創城活動中來。
在志愿服務引領同時,平度還打造了智慧管理的“城市大腦”。“問題上傳到平臺,平臺進行派遣,屬地物業就能第一時間知曉,在處置時限內進行清理,居民就有了舒心的生活環境。”在平度市清華園小區,信息采集員姜巍正在對小區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采集上報。
這些信息主要是小區內的垃圾桶冒溢、小區保潔不及時、雜物堆放等“臟亂差”的環境衛生問題。當發現小區綠化帶存在垃圾后,姜巍立即拍照,上傳到平度市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今年,平度市結合創城工作開展住宅小區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各個小區衛生死角、亂堆亂放、毀綠種菜等問題都在一次次巡查采集上報后及時得到了整改。
作為全省最大的縣級市,為做好全域城市管理工作,平度市在人工信息采集的基礎上,創新研發了移動視頻智能識別信息采集系統。該系統以汽車、無人機、電動自行車為搭載平臺,占路經營、沿街晾曬、垃圾桶冒溢等12類城市管理信息只要車跑一趟、飛機飛一遍,就能完成智能識別、自動采集、自動派遣。
“科技手段賦能城市管理后,我市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工作實現了‘人機合一’,實現信息采集從市區到城鄉結合部,再到鎮駐地的全域覆蓋。”平度市城市管理指揮中心負責人秦泗濤說。
志愿者的傾心服務,智慧管理帶來的精細化,引領推動更廣大市民參與到創城活動中來了。排隊等候公共汽車、車輛禮讓行人、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文明行為在市民中已蔚然成風,并逐步內化為市民的行動自覺。
風尚漸成,久久為功。如今,走進平度,感受的是文明力量,邂逅的是文明之花。宜安居、宜置業、宜創業的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正勇立潮頭,走在前列,在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中奏響文明新樂章。
(馬英歌 張德杰 張仰運 攝影 馬永平 付東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