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1-07-12 06:07:07
原標題:山高水長沂蒙紅——大眾日報推出1.5萬字沂蒙老區脫貧攻堅奔小康紀實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蒙山高,沂水長,八百里沂蒙見證滄桑。
貧困曾是這里的底色。2015年,沂蒙革命老區18縣(市、區)中還有省定貧困村1757個,55.61萬貧困人口。貧困,像沙子一樣,散布在沂蒙的溝溝壑壑間。
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盡銳出戰,多措并舉,沂蒙革命老區摘窮帽、拔窮根、奔小康,這里成為全國革命老區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戰爭年代,黨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八百里沂蒙改天換地;新時代,黨領導人民脫貧攻堅奔小康,萬千人民生活地覆天翻。
2020年10月,大眾日報啟動沂蒙老區脫貧攻堅奔小康大型蹲點調研。8個月時間里,記者多次深入老區采訪,行走八百里沂蒙,蹲點10個縣市區60多個村莊。今天,大眾日報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講述氣壯山河的沂蒙老區脫貧攻堅奔小康故事。
【引子】
“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蒙山高,沂水長,八百里沂蒙,見證百年滄桑。
經歷數億年海進海退,蒙山主體隆升剝蝕,漸成今貌,與沂水一道,勾勒出沂蒙山區山高水長、千姿百態的獨特風情。
這里是全國聞名的革命根據地——沂蒙革命老區,一片包括臨沂市全域12個縣區、淄博市沂源縣、濰坊市臨朐縣、濟寧市泗水縣、泰安新泰市,以及日照市五蓮縣、莒縣等18個縣(市、區)在內的紅色熱土。1937年到1949年,這里共發生大小戰斗4000余次,420萬人口中,有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0多萬人參軍參戰,10多萬名英烈血灑疆場。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了感天動地的沂蒙精神。
山連山、崮連崮,貧困曾是這里的底色。1984年,沂蒙山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18個連片的重點貧困地區之一。經多年奮斗,1995年底,沂蒙山區在18個地區中率先整體脫貧。但受各方條件制約,仍有部分地處深山區、偏遠山區、大中型水庫庫區的村莊條件惡劣,部分群眾收入低生活難。2015年,沂蒙革命老區18縣(市、區)中還有省定貧困村1757個,55.61萬貧困人口。貧困,仍像沙子一樣,散布在沂蒙的溝溝壑壑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山東省委、省政府聚焦“沂蒙山”,拿出真招實招硬招攻堅克難,下足繡花功夫推動脫貧攻堅,多措并舉,盡銳出戰。
戰爭年代,黨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八百里沂蒙改天換地;新時代,黨領導人民脫貧攻堅奔小康,萬千人民生活地覆天翻。
這塊英雄的土地不斷創造著奇跡。2020年底,沂蒙革命老區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0年增加104.5%和145.7%;2020年,臨沂經濟總量在山東設區市中排名第5,居全國GDP百強城市第47位;這里成為全國革命老區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這是一幅氣壯山河的畫卷:發動千軍萬馬,跋涉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攻克千難萬險!
共產黨人帶領人民脫貧奔小康的偉大斗爭,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答卷,鐫刻在八百里沂蒙紅色熱土上。
千軍萬馬戰沂蒙 建成小康夢成真
【題記】沂蒙,山多。巍巍八百里沂蒙,崮連崮,山連山。沂山、蒙山、魯山等千米高峰,攜帶無數丘陵橫亙魯中南,僅五蓮縣就有9000多個山頭。革命戰爭年代,這些數不盡的大山,像老區人民的懷抱,掩護了戰士,哺育了革命;大山里的玉米、棉花,做成了軍糧軍裝;深山里的草藥、雞羊,療救了傷員。烽火中,沂蒙,對革命之貢獻如山巍峨。
然而,和平年代,巍巍沂蒙山,阻隔了交通,阻滯了交融。盡管扶貧常抓多年,經濟長足發展,但貧困仍相對集中。貧困,對每個受困的家庭,像山一樣沉重。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共產黨人懷著熾熱的感情,踏遍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只為老區人民小康夢成真。
“槍聲就是命令”,鐫刻在紀念碑上的六個大字,訴說著朱村抗日戰斗的風云歷史。紀念碑高聳挺拔,烈士墓寧靜肅穆。臨沭縣曹莊鎮朱村,烈士安息之處,四面是村居。
為何烈士墓緊挨村民房子?大學生村官王洋剛到村里時,對這一布局也好奇。
“老支前”王克昌給她講起朱村與八路軍的故事,令她肅然起敬。1944年1月24日,除夕那天,鬼子撲進了朱村。聽到槍聲,駐守在沭河東岸的八路軍,火速奔向朱村。經過激戰,敵人被打退,村民獲救,但24位戰士的生命,卻定格在這個除夕夜。“人家為了救我們,連命都不要了。他們睡在這里,我們覺著親。”70多年來,每年大年初一,朱村村民的第一碗餃子,先端到紀念碑前,不敬祖宗敬烈士!
翻看紅色朱村歷史,王洋感到,自己這次來村里工作,是報恩的:朱村先后近百人參軍,共有8名村民犧牲,村民還踴躍騰房子、籌軍糧、抬擔架、救傷員。
就是在這個紅色朱村,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看望“老支前”王克昌,并叮囑當地干部,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用心領悟殷殷囑托,入村工作的王洋,越發感到身上責任沉甸甸。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孫永東。
2021年5月,山東省委宣傳部干部孫永東結束在費縣薛莊鎮青山峪村“第一書記”的兩年任期。離任在即,孫永東又想起了2019年5月9日,他剛到青山峪村召開第一次黨員大會的一幕——
會議時間快到了,村“兩委”辦公室的門打開,62歲的原婦女主任、黨員蔡世榮攙著兩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顫顫巍巍地挪了進來。那一刻,孫永東眼眶一熱。
青山峪村位于費縣、蒙陰、沂南三縣交界處的群山之中,這里是1941年大青山突圍戰的主戰場。村里現有107名黨員,女黨員占1/9,最年長的是90歲的“老支前”。“大青山突圍后,俺大伯蔡長法推著家里唯一一輛小車,自帶軍糧去前線當了民工,最后犧牲在解放費縣的戰場上。”蔡世榮不經意間的拉呱觸動了孫永東:“看著她們,我一下子意識到:我是來報恩的!干不好,對不起前輩拋灑熱血的這片土地!”
脫貧攻堅奔小康,八百里沂蒙山,再現千軍萬馬大戰的場景。上一次,驅走的是侵略者、反動派;這一次,要驅走的是窮神,拔掉的是窮根。
2020年,記者在沂蒙山區的山村走訪,看到了不少“城里面孔”:省、市、縣派“第一書記”,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各級駐村工作組;領導包鎮、干部包戶、企業聯村……山東省委連續四輪從省直部門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共派出干部3000多名,其中900多名派往了沂蒙老區18縣(市、區),占全省近1/3。省委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萬名干部下基層”“四進工作組”工作,沂蒙山區是主要派駐地之一。
“這是一場鏖戰,必須在黨的領導下,來一場社會總動員。”臨沂市扶貧辦副主任唐艷芳說,5年來,臨沂5.7萬名黨員干部奔赴一線,8275名機關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每個貧困村都有工作組、每個貧困戶都有聯戶干部。
就拿孫永東所在的薛莊鎮來說,僅省委宣傳部一個部門派出的“第一書記”就有4名。
青山峪村的2235口人散布在3個自然村32個村民小組,這兒一撮,那兒一撮,有的山頭上只住著1戶人家。孫永東剛來這里時,東西一趟走了8.5公里,他在心里犯愁:怎么幫啊?隨著對情況的熟悉,他踏實下來: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村里的八一愛民小學是早年由山東省軍區援建的,2020年學校里添了一座2層新樓:一樓是縣教育局投資50萬元建的食堂,孩子們吃上了熱乎飯;二樓是省文明辦資助50萬元建成的少年宮,作為孩子們的活動場所。
在青山峪村邊走邊看,記者發現,村里這兩年的新工程、新項目大都也是“多家抬”。陳明辛銳事跡陳列館由費縣縣委組織部、宣傳部出資建設,“大青山突圍路”標志用的是縣文旅局資金,文化廣場和鄉村大舞臺是鎮上出資建設的,僅文明實踐站一個項目就有6個出資來源:體彩支持老區專項資金、縣委組織部支持資金、省文明辦支持資金、縣衛健局支持資金、“第一書記”一事一議資金、“第一書記”配套資金。兩年來,孫永東先后從不同部門爭取2000萬元左右的扶持資金,村里實現了硬化路“戶戶通”、吃上了自來水,百十戶貧困戶2018年底全部脫貧,享受政策的現在僅剩13戶29人。
山區的山,千姿百態;山里的村,千差萬別。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沂蒙老區18縣(市、區)的55.61萬名貧困戶“插花式”分布在7000多個自然村,不能“一方治百病”。
岸堤鎮、馬牧池鄉、依汶鎮同處沂南縣西部山丘區,都是扶貧工作重點鎮。同樣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相鄰三個鄉鎮,方法大不同。
岸堤鎮擁有全省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以此為抓手,岸堤鎮發展文創、農創產業,帶動群眾就業。
今年5月,陌上田園蠶寶寶農場桑林里游人如織,他們手挽小籃子,籃子里裝滿了紅得發紫的桑葚。“借助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的引流效應,今年僅桑葚采摘就有8萬元收入。”農場負責人戚瑞磊告訴記者。戚瑞磊本是沂南縣界湖鎮的一個蠶桑專業戶,2017年,岸堤鎮政府為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牽線搭橋廣招合作者,看中綜合體內集中連片流轉好的土地和水電配套,他慕名而來,種下238畝桑林,建起6個養蠶大棚,成立了陌上田園蠶寶寶農場,14名工人長期在農場打工,養蠶季還要再增加近30名臨時工。岸堤鎮鎮長代恩全介紹,目前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已吸引進駐農場主12人,“創客”60余人,帶動就業超過500人,其中貧困人口數量超過260人。
相鄰不遠的馬牧池鄉,走的是另一條路子。常山莊社區保留傳統村落建筑群,建了沂蒙紅色影視拍攝基地,為村民提供了多種就業渠道:當地人形象地稱為“四大員”——土地入股當社員,景區務工當職員,換上戲裝當演員,售賣產品當店員。“俺這農村老媽媽地也不種了,在家門口靠演戲掙錢!”常山莊社區貧困戶劉乃秀家里有4畝地,影視基地建成投用后,劉乃秀試水去劇組當了“群演”,第一天就掙了70元,于是在基地登記成為一名職業“群演”。除了演戲,她還在基地打掃衛生,每月穩定工資1500元,土地流轉出去每年有4000元的流轉費,加上老伴在村里干保潔一年6000元,老兩口一年收入3萬多元。“像劉乃秀這樣依托影視基地實現脫貧的,在常山莊村還有100多戶。”常山莊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光告訴記者,影視基地已拍攝300多部影視劇,吸引了本村及周邊村鎮2000多人在這里從事群眾演員、劇組幫工、景區建設等工作。
相鄰的依汶鎮,走的是種菜致富的路。依汶鎮南栗溝村西北角有片澇洼地,2017年,南栗溝村以1000元/畝的價格對275畝澇洼地進行流轉,“第一書記”籌集資金進行水電路和排水配套建設,依汶鎮在平整好的地塊上利用4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建設了兩個鋼結構示范棚。“示范棚收益能達到傳統小拱棚的2倍。”種植戶解洪乾說,一個示范棚春節前種上黃瓜,能產到7月,毛收入在13萬元至15萬元,之后再種一茬萵苣,又能收入2萬多元,村民們躍躍欲試。看到有貧困戶想種棚但負擔不起20萬元的建棚成本,鎮扶貧辦和村黨支部就聯系縣農商行為全村整體授信,幫助村民申請貸款。當年,村里就新建了65個新式蔬菜種植棚,如今已超過了400個,村里十幾戶貧困戶通過“種棚”脫貧致富。
不同地區,因地施策;不同群體,因人施策。
在臨朐縣景福養老護理院,記者隨針灸科醫生劉剛來到王建寶床前。38歲的王建寶是辛寨鎮王家樓村人,2013年因患腦膜炎偏癱,臥床不起,連話也不能說了,只能聽。劉剛捏捏王建寶的耳垂:“寶寶,我們來看你了。”王建寶見劉剛來了,從被窩里伸出左手,握住劉剛的右手晃了晃,臉上現出見到哥們兒一樣的笑容。這一笑,好像一束光,記者這才注意到,他須發整齊、臉龐干干凈凈,人長得挺帥氣。護理院按每人每月3000元的護理標準,24小時護理,醫患比為1:3。護理由政府購買服務,治療用醫保,貧困戶個人負擔不超過10%。由于護理得當、用藥及時、康復訓練跟得上,這些特困失能人員身體狀況和生活質量大幅提升。王建寶的父親王孝說,兒子入了護理院后,兒媳能專心照顧孩子,上班更踏實了,他和老伴也騰出手,老伴能干農活了,他還經常在附近找零活干,一家人的心放下了、日子寬綽了。“想不到孩子年紀輕輕的,政府居然能納入集中供養,還是黨的政策好!”記者了解到,在景福養老護理院,像王建寶這樣由政府兜底的特困失能人員達到了206名。除了臨朐,蘭陵等地也針對農村特困失能人員,創新開展醫養結合扶貧,讓失能家庭重燃希望。
針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臨沂以濟南、臨沂協作扶貧為契機,在全省率先設立規模3.5億元的即時幫扶基金“濟臨扶貧協作專項基金”,主要對收入驟減、支出驟增的貧困人口進行動態幫扶,截至目前,已累計惠及5萬余人。
在沂水縣夏蔚鎮云頭峪村貧困戶張守明家的墻上,記者注意到一張2020年家庭收入信息表,種植養殖收入、扶貧車間務工工資、光伏扶貧項目收益、低保特困電費補貼、低保特困物價補貼、殘疾人生活補貼、學生助學金等7個穩定的來源為這個家庭提供了總計37261.3元的收入。原來,針對貧困人口,臨沂市因人因戶分類施策,每戶至少落實4項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增強脫貧穩定性。
八百里沂蒙,多少個山腳下、多少個崮崖邊,留下了共產黨人帶領人民脫貧奔小康的身影。沂蒙老區全面小康的偉大成就正是無數黨員、群眾歷盡千辛萬苦取得的。
在沂水縣崔家峪鎮采訪時,和記者一起采訪的鎮黨委宣傳委員孫希超告訴記者,她自己也幫包6戶貧困戶,至少每個季度都要逐戶走訪一遍。她說:“最初有些不適應,感覺是個負擔。去常了,就處成了親戚。有時候為別的事去村里,貧困戶也把我往家讓。一位大媽說:‘你比俺的兒女登門還勤。’”
在平邑縣卞橋鎮,曾任鎮扶貧辦主任的黨委組織委員馬強講了這樣一個細節:有一次縣里某部門負責人到村里,要走訪村里貧困戶,村干部碰巧沒在家。馬強說:“我來帶路吧。”縣里領導很驚訝,說每一個貧困戶住在哪兒,你能知道?馬強一邊領路一邊說:“鎮上874戶貧困戶,每一戶都走熟了,這是我們的基本功。”
在沂南縣依汶鎮,鎮人大主席、扶貧辦主任胡乃梅和同事們帶領全鎮5142戶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2018年以來,在為扶貧工作奔波的路上,她先后出了3次車禍,頸椎挫傷、尾椎骨折,仍堅守在扶貧崗位上。
父子倆相隔30年踏入同一個村莊,從事同一份事業,這就是臨礦集團老職工劉春祥和他的兒子、臨礦派駐蘭陵縣魯城鎮劉家郭村和沂水縣四十里堡鎮洪溝村“第一書記”劉建光。30年前,劉春祥作為臨沂礦務局派出的干部支援過劉家郭村;2016年起,劉建光用4年多時間,把兩個村從落后村變成了“紅旗村”。2020年7月7日凌晨,年僅49歲的劉建光因積勞成疾、突發疾病,犧牲在工作崗位上。見到來村處理后事的劉建光妻女,滿村父老鄉親都擠上前來,來不及張口就哭成一片。“建光來到俺們村,拋家舍業的,出了這么大力,沒想到年紀輕輕就走了,可疼死我們了!”74歲的村民翟靜秋眼淚嘩嘩往下流……
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多少名共產黨人,跋涉千山萬水,走遍千家萬戶,克服千難萬險,汗水的結晶折射出全面小康的成色——
一組組數據,書寫著史詩:2020年底,沂蒙革命老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685億元,較2015年增長16.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9億元,較2015年增長22.9%。2020年,臨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9466元,較2015年增長3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8元,較2015年增長47%。
一個個細節,詮釋著壯舉:從當年“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到高鐵開進沂蒙山、公路通車里程全省居首;從“土貨不出、外貨不入”,到臨沂商城買全球賣全球、成為全國聞名物流之都,沂蒙老區跑出了發展“加速度”。
一個個畫面,鐫刻著巨變:大山里的孩子,坐上了校車,吃上了營養餐,用上了觸控筆;沂河邊上的人們發現,河水清濕地美,東方白鸛來“做客”,鳥兒越來越多了……
凝心聚力點滴水 穿石開山匯洪流
【題記】沂蒙,水長。沂蒙山間,常見到石縫中有一股股清泉,它們擠開石頭,沖出地表,匯成條條小溪。涓涓溪流,卻能分開草叢、甩掉泥沙,推開石縫、跨過溝壑,哪怕從山崖跌落,也要拼了命地向前奔。它們從四面八方匯聚成河,迸發出磅礴之力。它們懷揣夢想前仆后繼,誓要在這莽莽大山中沖出一條路,沖向廣闊無垠的大海。
水,像極了八百里沂蒙的千萬群眾。回望烽火硝煙的歲月,我們黨正是緊緊依靠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奇跡。在老區圓夢小康的路上,共產黨人緊緊依靠人民,發揮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出億萬水滴、萬千溪流的磅礴力量。
打開山東地圖,東汶河、蒙河、祊河、柳青河、涑河、白馬河、浪青河、李公河如8條細細彎彎的藍線,從沂蒙山麓的四面八方蜿蜒而下,它們的匯流最終造就了山東境內發源的第一大河——沂河。
沂河流過山丘,撞過石頭,吃過沙土,卻依然清澈。
在沂河源頭,沂源縣大張莊鎮,記者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南巖四村以前是省定貧困村,土地主要是山嶺薄地,收成低。2016年,在上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支持下,南巖四村整村推進蔬菜種植,還利用大棚覆膜專項補貼扶持村民個人建大棚。當年就發展起100多個大棚,其中有不少貧困戶參與。2018年10月底,村黨支部書記趙衛禎接到了上級下發的貧困戶動態調整方案,要求重新核實貧困戶各項情況,及時精準調整其分級分類。捧著這份方案,他感覺像接了一個燙手山芋:雖說一段時間內“脫貧不脫政策”,可貧困戶項目分紅、危房改造、教育幫扶、醫保報銷等政策明擺著是“白給的紅利”,一旦退出,早晚得“飛”了,誰愿意退出來呢?
沒想到,村貧困戶代表會上,趙衛禎一點兒沒受難為。“俺愿意退。”貧困戶于天地第一個站起來。就在半年前,他先天殘疾的大女兒去世了。于天地說:“這些年黨照顧俺,給孩子看病,現在孩子沒了,花銷小了,家里又新建了蔬菜大棚,不用伸手向政府要補助了。”會場上,一只只手舉了起來。他們中,有通過種蔬菜大棚脫貧的,有子女畢業負擔減輕的,有身體康復恢復勞動能力的……至2019年初,南巖四村貧困戶動態調整上報時,全村122戶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全部主動退出。
沂河奔流向前,蘊含著風骨,澎湃著精神。
這股精氣神兒,尹曉斌很熟悉。尹曉斌是沂南縣農村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部總經理。為了解決扶貧融資難,2015年,該行在省內率先設計了“富民農戶貸”“富民生產貸”兩種扶貧貸款,分別貸給貧困戶和安置貧困戶就業的企業。原本預計會出現較高的壞賬率,結果卻讓尹曉斌大吃一驚:截至2020年底,兩款產品累計發放13.2億元,不良貸款僅為24萬元,遠低于普通商貸的不良率。
“造成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貸款人身亡、大病等意外情況,有錢不還、故意賴賬的情況從未發生過。還有的貸款人依靠貸款發展起來,成了銀行的優質客戶。”他說,“老區人民講道義,我佩服!”
沂河奔流向前,就像沂蒙百姓挺胸抬頭走向未來,貧困奪不走沂蒙人民不屈的尊嚴。
端詳著從水井里引來的汩汩清泉把地里的黃煙葉澆得碧綠挺拔,沂源縣南魯山鎮文泉村村民袁順香一臉笑容。
文泉村因泉得名,卻曾備受缺水之困。文泉村被錐子崮、馬頭崮、大崮、小崮四座山頭環繞,形同“文”字。又因村中有一眼老泉,故名文泉村。全村生活用水靠村西的一口自流井,春天雨水少時,上午村東供,下午村西供,有時沒趕上接水,只能去老泉或走十幾分鐘山路,去山里的飲泉挑水。村民們想啊盼啊:這水,啥時能像村名里的泉一樣,汩汩不斷?
水,曾帶給袁順香一家刻骨之痛。那是丈夫出車禍和婆婆患腦血栓雙雙癱瘓后的一個春天。袁順香在地里忙活了一上午,口干舌燥的她回家掀開水缸蓋兒一看,見了底。望著屋里躺著的丈夫、婆婆和空空的水缸,袁順香一屁股蹲在臺階上,號啕大哭。
水,是袁順香的念想,也是文泉村的幸福之盼。2017年,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出資在文泉村建設大櫻桃種植項目,配套了一口深井,解決了吃水問題。上級扶持搞農業開發,新建蓄水池,鋪設輸水管道。從那以后,袁順香擰開家中的水龍頭,總有清水汩汩流出。
文泉村建設30畝黃煙種植扶貧項目,吸納貧困戶就業,袁順香率先報名。“能在家門口打工,中午不耽誤回家做飯。”袁順香很知足,早上時常第一個趕到項目園。她還參加了村里的公益崗,每周3次幫助其他貧困家庭打掃衛生。2020年,袁順香在黃煙項目的打工收入1萬元左右,再加上2畝地的流轉費1000元,公益崗工資2300元,丈夫的優撫補助4500元和光伏項目分紅540元,兩口子年收入將近2萬元。
夏天明媚的陽光,越過馬頭崮頂投進文泉村,把袁順香家整潔的院子照得亮亮堂堂。家里拉下的6萬多元“饑荒”全部還上了,袁順香腰桿挺直了,步伐像年輕人似的,輕快有力。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雙腳蹚出一條路,自立自強是沂蒙人骨血里流淌的基因。就像文泉村周邊深山里藏著的眾多小泉眼,只要有條縫、有個孔,就有水向外涌、向外鉆,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拼盡全力向前奔。
莒縣桑園鎮,人稱“三山六嶺一分田”,133.2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283個山頭,山嶺薄地養活不了人,全鎮5.3萬人中有2萬多人外出打工,梭莊村31歲的小伙杜明德就是其中之一。
杜明德念初二那年,父親患腦血栓失去勞動能力,母親一人種著家里的四五畝地,一年也就收入2000多元,年少瘦弱的杜明德只能外出打工分擔家庭重任。幾年時間,他去市場賣菜,到電子車間打工,送過快遞,干過車站調度員,搞過大桶水銷售,甚至還去學過航海,打算出海謀生計。他說,自己有一把子力氣,總不會活活餓死、窮死。然而三年前母親又查出嚴重的類風濕心臟病,臥床不起,嚴重時幾乎每個月都要住院治療,作為唯一的兒子,他必須回家承擔起照顧雙親的責任。
一邊是臥床的父母離不了人,一邊是一家三口吃喝拉撒看病離不了錢,往后的路怎么走?那些日子,杜明德晚上總是睡不好,輾轉反側想出路。2019年6月,桑園鎮聯合本土網紅“愛做飯的強子”,啟動了針對普通農戶尤其是貧困戶的免費電商直播培訓,杜明德看準了直播賣貨能兼顧照料父母和工作的特點,馬上報了名。經過培訓,杜明德開了抖音號,直播銷售蘑菇、玉米、地瓜、粉條等土特產,當年9月直播銷售就突破了5000元,杜明德第一次買了個稀罕水果——榴蓮孝敬父母。去年11月他開賣地瓜干、地瓜面、手工地瓜煎餅等土特產年貨,受到網友歡迎,銷量最好的地瓜面每天出貨50公斤以上。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父母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母親眼瞅著兒子的生意越來越忙,從早到晚不是看貨、拿貨,就是理貨、發貨,幾次叮囑他:“做買賣要挑好的賣,千萬不能糊弄人家啊!”
推開層層石障,沖出條條水道,山泉奔流向前。
“咱沂蒙人沒有等著別人幫扶和支援的習慣,只要手腳能動,就肯下力,想致富。只要有條路,就不會坐等受窮。”沂水縣夏蔚鎮云頭峪村黨支部書記王付永對記者說,云頭峪村55戶貧困戶93口人,八成都是老弱病殘。“關鍵在于給他們一條路。”
云頭峪村貧困戶王同蕓在種植大櫻桃的同時,還在扶貧車間做縫紉貼補家用。她摔傷腰椎后無法干重活的丈夫張守明也沒閑著。他坐著馬扎,身邊放個筐頭,在家幫她做些挽袖口、穿褲腰的輕快零活兒。
寧愿苦干,不愿苦熬!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沂蒙人民你推著我,我拽著你,就像一顆顆水滴,不分彼此,相互牽引,攜手前進,激蕩出磅礴的力量。
沂南縣經濟開發區新城二村村民時恩春是個蘑菇種植戶,前些年妻子患乳腺癌,四處求醫問藥,欠下了巨額外債。時恩春急得愁得耳朵聾了。2016年,扶貧干部為他協調來5萬元貸款,幫他新建了蘑菇棚,如今年收入超過10萬元。他在蘑菇大棚常年安設五六個特殊崗位,來務工的有殘疾人,有困難戶。他專門找人噴繪了一塊大廣告牌掛在蘑菇棚外:“常年招收學員,殘疾人、貧困人員免學費。”為啥給自己綁上這些“累贅”?記者在微信上打了這行字。這個個頭一米八的大漢聲如洪鐘:“咱困難時受了那么多幫助,現在得力所能及拉別人一把!”
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他們依舊滿懷高昂不屈的斗志,挺胸抬頭奔向前。
江海,是涓涓細流一點一滴匯成的;史詩,是億萬人民一筆一畫書寫的。
在沂蒙革命紀念館,老照片上,貧苦百姓量地的皮尺、分地的木樁、豆選村長的大碗,暗藏著革命戰爭勝利的密碼。革命戰爭年代,黨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揮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脫貧奔小康的征程,同樣如此。
記者在曾經的省定貧困村——蘭陵縣蘆柞鎮小卞莊村采訪時,見到了6大本會議記錄。密密麻麻的文字,記錄著2019年1月至今小卞莊村扶貧主題的大大小小70多場會議。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該村37萬元扶貧專款投向的家具生產項目經營不佳,需要盡快為這筆扶貧款找個新去處。村黨支部書記劉羽昕連續召開兩次黨員會議,并邀請10多名貧困戶參會,商議選啥項目。會上,有人提議投菊花大棚,有人提議投香菇大棚,有人認為投光伏最保險……兩次會議,大家各抒己見,議而未決。
帶著問題,劉羽昕花了一個多星期考察項目,再回來與大家商量。第三次會,36名黨員、群眾代表把票全投給了光伏項目。劉羽昕說,2015年來,到村的各級扶貧資金600萬元,每一筆,都是這樣由村民代表、貧困戶代表點頭投出去的。
“全市19.6萬戶32.3萬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基本上每戶每年都會接受10次以上的核查和走訪,每一次入戶都是一次意見采集和反饋的過程。”臨沂市扶貧辦副主任唐艷芳說。
人民中蘊藏智慧,人民中飽含力量。脫貧奔小康,要從人民群眾中尋找敢擔當、會致富、能帶頭的優秀人才,帶動群眾走向富裕。
李洪浩就是莒南縣十字路街道石泉湖村的奔小康帶頭人。石泉湖村曾是全國聞名的山區綜合開發治理典型村,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李洪浩的爺爺李義豐作為石泉湖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在山上修筑了4座水庫,把村里80%的土嶺地變為水澆地,在全縣第一個統一規劃建設了蘇式風格的新村,把石泉湖村這個只有28戶的小窮村變成了全國第一批社會主義新農村樣板。李義豐也當選全國農業勞動模范,成為帶領石泉湖村走出貧困的第一代“引路人”。與石泉湖村相鄰,同屬一個行政村的虎園村,早在80多年前,就通過“豆選”選出了本村的革救會會長,帶起當地一股重要的抗日力量。篤定跟著頭雁飛,是這里百姓的一貫選擇。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紅旗村”,卻因為養豬產業的無序發展,一度成為遠近聞名的“臭村”。在部隊上見慣了四處整潔干凈,2004年返鄉的李洪浩一踏進村里,心涼了半截——村里家家戶戶建豬圈,空氣中臭氣揮之不去,街上糞污橫流,外人路過都是掩鼻而走。
李洪浩家里堂屋的墻上,一幅爺爺帶領村民整山治水的照片高高懸掛。它像是一盞燈,指示和提醒著李洪浩主動思索新的時代命題——農村富起來再往哪兒走?新農村應該有怎樣的新面貌?
2017年,莒南縣出臺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調整方案,石泉湖村被劃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止畜禽養殖,村北的天佛山也被規劃建成景區。石泉湖村要從養殖村向旅游村轉型的消息傳來,已進入村黨支部的李洪浩一下子找到了方向——發展旅游必須“騰籠換鳥”,養豬這條路走到頭了。
李洪浩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動員拆豬圈,可村民要么閉門不見,要么嘴上答應卻遲遲不下手。“不拆豬圈,石泉湖怎么摘掉‘臭村’的帽子!”李洪浩一咬牙,當即帶頭拆掉了自家占地10畝的規范化養豬場。看見村干部動了真格,村里的十幾戶養豬大戶也自覺拆除了自家的豬圈,隨后各家零散的豬圈也陸續被騰空,至次年春,全村豬圈全部完成拆除。又經幾年綠化美化,如今的石泉湖村變了樣,村里道路整潔,房前屋后花團錦簇,空氣中彌漫著清香,縣里人居環境排名,石泉湖村幾乎次次名列前茅。村里還流轉了10戶老宅改建成民宿,每逢節假日都能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來打卡。
放眼八百里沂蒙,有許許多多個“李洪浩”返回家鄉帶動鄉親走上小康路。僅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一年時間,臨沂市從返鄉創業企業家、退役軍人和機關干部等優秀人才中選配村黨組織書記1338名,遴選享受鄉鎮副科級干部經濟待遇的“沂蒙鄉村振興好支書”106名。沂蒙山里的能人越聚越多,發展的勁頭兒越干越足。
頭雁引著雁群飛,大河牽著小溪涌。共產黨人帶領老區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條條小溪匯成大河,積聚起驚濤拍岸、雷霆萬鈞的力量,奔向風光無限的新生活。
瓜連蔓子蔓連根 黨和人民心連心
【題記】八百里沂蒙,山高水長情更濃。“爐中火,放紅光,我為親人熬雞湯;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現場聆聽這首耳熟能詳的《沂蒙頌》,我們心潮澎湃。“母送兒,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戰場。一口飯,做軍糧;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件破棉襖,蓋在擔架上。”戰火紛飛的年代,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用小推車推動歷史。“瓜連蔓子蔓連根”。在長期艱苦的革命歲月,我們黨與人民心連心,不僅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站住了腳,而且贏得了革命的勝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時代,共產黨人緊緊拉住老區人民的手,拔掉千年窮根,奔向全面小康。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再次證明,只要我們黨始終與人民根連根、心連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去的坎,就能無往而不勝!
整潔的小院,方正的菜園,小白菜、青蔥、香菜,一片黃葉都沒有。屋里燈光雪亮,床單、沙發套干干凈凈,看不出這是貧困戶的家。沂南縣孫祖鎮東鐵峪村,66歲的高佩蓮快人快語,不像是這個年紀的人。
高佩蓮71歲的老伴兒,1998年干建筑活摔傷了腿,沒舍得治,患上了股骨頭壞死,失去了勞動能力。高佩蓮靠種兩畝地拉扯起一兒一女。誰家結婚,三四十元的份子錢都讓她犯愁。1978年結婚的土房她一直住著,下場雨都怕房子塌了。
2017年,村里辦起了服裝加工扶貧車間,高佩蓮去做剪線毛、疊衣服、加撐子的活兒,一年能掙4000多元。加上低保金、養老金、殘疾補貼等,2019年兩人收入21618元。同樣在這一年,她家進行了危房改造,老伴患腦血栓住院8天,住院費5000元,個人只負擔了1000多元。
問她有什么愿望,她不假思索地說:“我想去看看世界!”說得一屋子人都愣了。
愁云吹散,云淡風輕。脫貧奔小康,讓一戶戶人家好了心態,足了心氣。脫貧攻堅奔小康,不僅鼓蕩起群眾過好日子、好好過日子的心勁,更提振起群眾戰天斗地的精氣神。
莒南縣坪上鎮厲家寨村,地處三山五嶺兩河之間。山嶺、溝壑把土地切割得橫七豎八,零碎得像一塊塊補丁。村里曾因“三根棍”而出名:年少一根棍放羊,成年一根棍放牛,老年一根棍要飯。“敢教日月換新天”,一把镢頭一張锨。幾十年前,首任村支書厲月坤帶領群眾,靠著“一雙手、兩個肩、一把镢頭、一張锨”,治山治嶺、改河整地。手被震出血口子,血染紅了镢頭把,眾人一鋤一鏟拔掉石寨子7000多個,愣把5000余畝山嶺薄地建成了穩產田,糧食畝產由七八十公斤遞增到276公斤,創造了山區糧食高產的奇跡。歷史滾滾向前,厲家寨村作為全國曾經的農業強村,發展的腳步卻一度慢了下來。全村櫻桃6000多畝,但品種老化,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雖然總產量大,卻難形成優勢。環看四周,標兵漸遠,追兵漸近,厲家寨的黨員們著急了。2018年,市里派來“第一書記”上官蘇曉。開第一場黨員會時,全村90多名黨員,而老舊的村“兩委”辦公室只能坐下60人,不少人還要站著,上官蘇曉斬釘截鐵說出一句話:“只要有一個黨員開會站著,我這個‘第一書記’就絕不坐著!”小康路上,黨員帶頭打響一場“愚公移山”新戰役。他們外出學習,帶領百姓在紅櫻桃上“爭第一”:請來省城專家,講授引種、育苗技術;引來工程研究中心,建起科技示范園;發力櫻桃酒、櫻桃果汁等深加工;做起網上直播,搞起櫻桃節……黨員帶著群眾,一起學一起干。還是那顆紅櫻桃,如今一斤賣到80元,“厲家寨”櫻桃品牌價值沖到4.47億元,厲家寨成為“中國櫻桃第一村”。而集便民服務大廳、農家書屋、黨員活動室等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也拔地而起。村口大紀念碑上,毛澤東同志批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紅色大字,最讓村民自豪:“這是俺們村的旗幟,厲家寨永遠有那么一股子勁!”
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征途中,多少黨員干部奮戰在一線,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行動獲得信任,用真情贏得民心。
一段遷墳的往事,讓山東大廈派駐沂南縣銅井鎮龍泉村“第一書記”陳亭難以忘懷。龍泉村全村247戶747口人分散居住在10個山坳里,交通不便,飲水困難,人均年純收入不足1500元。陳亭剛來到這里時,村委房子快塌了,黨支部開會要在馬路上蹲著開。抱著“一定要讓龍泉村變個樣”的念頭,3個月時間,陳亭跑遍散布在溝溝坎坎的247戶人家,鞋子磨破了好幾雙。結合搬遷項目,他和村委會廣泛征求村民意見,規劃了新社區和便民服務中心。不過,問題來了:不管怎么調整,新社區規劃所占地塊都繞不開9戶人家的墳地。“本來以為要反復做工作,結果規劃公示后,村里大喇叭一喊,這9戶人家就自己準備遷墳了,沒有一戶需要上門做工作。”陳亭說。其中,涉及村民范恩弟家一座120多年的祖墳,因為家族出了17個大學生,范家很看重這座祖墳的位置。可得知這是陳亭書記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項目,范家還是把祖墳遷走了。遷墳后,陳亭為范恩弟送去5000元遷墳補償金,可老人就是不要,他拉著陳亭的手說:“陳書記,你累死累活都是為了俺們村,為的是俺們的好日子。我要是拿了這5000塊,能對得起你嗎?”
誰把百姓真正放在心上,百姓就把誰捧在手上。
沂南縣張莊鎮下峪村村民尹紀波,一直忘不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春節。2012年,在外打工10年的尹紀波,帶著媳婦和孩子從河北回到老家過年,迎接他的是一個被疾病拖垮的家。患心臟病的哥哥干不了重活,父母雙雙癱瘓在床,家里老房漏風漏雨格外冷。靠村里申請的救助米面,一家人才算過去了那個年。2013年,一家人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尹紀波和哥哥學著養牛、販牛,但苦于沒錢,指望一兩頭牛,一家人的生活還是難。2016年,聽到村里的大喇叭宣傳“富民農戶貸”,尹紀波第一個去交了申請。靠免擔保、免抵押、財政全額貼息的“富民農戶貸”,他買到5頭牛,第二年就掙了6萬元,尹家脫了貧。現在,尹紀波的養牛場經三次擴建,從20平方米增加到500平方米,存欄數量從5頭增至50余頭。家里蓋起了二層小洋樓,他成了致富帶頭人。“不多,一年掙個20多萬元吧。”問到收入,尹紀波不諱言,臉上掛著滿足的笑。他現在隔三岔五跑銀行,主要是存款、轉賬。“為了吃頓飯、買頭牛犯愁的日子,一去不回了。”牛年春節的年夜飯,一家人張羅了整整18道菜,尹紀波高高舉起酒杯:“第一杯酒,咱感謝共產黨!”
“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最偉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有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我們黨就有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底氣。
蒙陰縣坦埠鎮,孟良崮戰役的前線指揮部就坐落于此,當年在這里就能聽見戰場上的隆隆炮聲。很多鄉親參與、支援了戰斗。70多年風雨已過,這里依然是紅色的土地。
坦埠鎮張家莊社區要利用彩票公益基金修一條生產路,將居住區與山上的果園連接起來,但這要占用部分村民的果園。村民張傳寶家被占地最多,地上還有50多棵果樹。果樹是張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當時又正處在豐產期,鎮上干部本以為會遇到阻力。沒想到張傳寶二話不說,答應砍樹。“上面來的干部,為俺們村的事忙前跑后。修這條路是為了村里的子孫后代,俺這幾十棵果樹算個啥。”在臨沂,這樣的“彩票路”有1160公里,共34個路段,覆蓋全市6個重點貧困縣。臨沂市扶貧辦副主任唐艷芳說,這些道路的修建過程中,沒有出現一起糾紛,但凡涉及占地,都是群眾自發砍樹、騰地。
時間砥礪信仰,歲月見證初心。一個政黨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取決于這個政黨對待人民的立場和態度。
“2020年大店鎮和莒南縣里修路,上級撥付了2/3的資金。村里喇叭喊請大家自發捐款,想不到3天時間就收到捐款20萬元。周邊這么多村,就數我們村捐款速度最快、數額最大!”說起這兩個“捐款之最”,莒南縣大店鎮前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存信透著一股自豪。為何前王莊村村民對“公家的事”這么熱心?歷史或許能給出答案。
前王莊村有一處“閑置宅基地”,是故意保留下來的,原來這里有座“鷹墳”,它記載了村民魏緒成一家一段慘痛的過往。1917年的一天,魏緒成的爺爺——佃農魏學墩家里的雞被一只從天而降的鷹撲倒了。魏學墩見狀趕忙舉锨拍去,連鷹帶雞一塊拍死了。沒一會兒,地主少爺莊善昌帶著一隊人馬來了,原來魏學墩拍死的鷹是他養的。魏學墩不僅被毒打一頓,還被強迫用300多車土筑起鷹墳,以葬父之禮給鷹出殯。出鷹殯折騰得魏家微薄的積蓄耗盡,不得不外出流亡,連氣帶餓,兩個月死了三口人。“1942年,中共莒南縣委召開萬人大會平了鷹墳,才讓我家挺起了腰桿。”魏緒成指著老宅前鷹墳的舊址說,此后魏家人一心向黨。他的父親在村里當了20多年村支書,帶領村民修井修橋;自己入伍當了9年兵,當兵第二年就入了黨,如今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后輩中多出幾名共產黨員。“平鷹墳”是村里一輩輩人,不斷講給孩子們的故事。王存信說,現在前王莊村已由當年的“佃戶村”,發展成了衣食無憂的草莓種植專業村,但不管村里怎么建,鷹墳這片地一直保留著,“我們就是要告訴下一代,翻身不忘共產黨”。
回首波濤,遠望層巒,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與人民心連心、根連根,帶領群眾翻身解放、當家作主,凝結起改天換地的磅礴偉力;脫貧攻堅奔小康路上,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書寫了驚天動地的壯闊史詩。
“云山蒼蒼,沭水泱泱;烈士之風,山高水長!”莒南縣板泉鎮淵子崖村有個八角形的烈士紀念塔,塔身上鐫刻著242名死難者的姓名,有村民,有八路軍。1941年12月20日,淵子崖村村民用土槍、土炮、大刀、鐵叉,與進犯的1000多名日軍殊死肉搏。67歲的林祥秀是當年參加保衛戰的村長林凡義的兒子,他說,聽聞打仗的訊息,板泉區區長馮干三率領縣區武工隊和山東縱隊二旅五團的一個連40多名官兵,第一時間趕來救鄉親。40多人打1000多鬼子,無異于飛蛾撲火。但為了救父老鄉親,他們沒有猶豫。林祥秀說:“我父親活著時,常說一句話:共產黨的部隊,為了咱們百姓,命都不要啊!那一仗打下來,咱們村和共產黨是命連著命!”
沂蒙山下花兒紅,百姓與黨心連心。2020年11月,記者采訪臨沂市委統戰部駐莒南縣淵子崖村原第一書記姜東時,姜東已從淵子崖村撤回市里2年多了。但村民都還記著他,讓記者一定要報道報道他,而姜東也忘不掉這里百姓對黨的那股子信任:2016年,他和同事爭取資金給村里修路,路要經過村民的果園和菜地,他和同事還商量著如何做村民工作。誰知道,第二天,得知消息的十幾戶村民,自發把菜鏟掉,把樹砍倒,還把樹根刨出來,把地整平了。順著路默默走了一趟,看著整平的地,姜東眼圈紅了,心里對自己說,就沖著百姓這股子信任,咱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事辦好。姜東和同事住在村委會平房里,把村里每戶人家都走訪了一遍。村里一位貧困戶,75歲的林凡收,每天都要到村委會門口,和姜東打個招呼。有一次姜東到縣里開會,回到村已是傍晚了,遠遠瞧見村委會門口蹲著一個人,他心里一驚,走近一看,是林凡收。姜東忙把老人扶起來,原來姜東一早就從村里走了,老人沒見到他,蹲在這里就是想看看姜東書記。姜東心頭一熱,“那個場景,俺一輩子忘不掉。”他說。如今,這個村早已建起高效農業示范園,櫻桃基地、藍莓基地一片紅火,村民收入翻了番,“英雄村”踏上了致富路。林祥秀說,“第一書記”為俺們風里來雨里去,操碎了心。“緊緊跟著共產黨,日子只會越過越紅火!”
這是真情的流露、人民的心聲,也是歷史的昭示。
在臨沂市平邑縣卞橋鎮,臉膛和胳膊曬得黝黑的鎮黨委組織委員馬強說,他當年剛干鎮扶貧辦主任時,一看全鎮有省定重點貧困村10個、貧困戶874戶、貧困人口1730人,心里直打鼓。“可當工作干起來,風里雨里跑起來,才意識到:只要一心為了百姓,百姓就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就會相信咱、支持咱,這工作就越干越有勁,這路就越走越寬敞!”
在朱村,“老支前”王克昌不時到村里轉轉看看。讓他自豪的是,這些年村里變化真大:沭河大橋通車了,葡萄、梨直接能運到城里賣;村中的紅色紀念廣場擴建了;大路邊上,支前館、民俗館、村史館建起來后,參觀紅色文化的游客更多了。
王克昌更驕傲的是有些東西一直沒變:紅色朱村改造提升項目需要拆遷村里近百戶人家,村民3天全部簽了字,幾個月就騰完了房。就像當年紅旗一揮朱村人就抬著擔架、推著小車沖上前線,就像上世紀70年代朱村人為了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平地挖出三條河、堆起五道堰、獻出240多公頃良田。
“我們的祖輩父輩都支過前,上過戰場。”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濟欽說,“脫貧奔小康,朱村大變了樣。無論我們這里怎么變,我們這顆紅心不變,我們跟著共產黨走的心不變!”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婁和軍 楊學瑩 李振 視頻 陳巨慧 編輯 王召群 蔣興坤 劉春德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