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7-20 07:43:07
原標題:文化觀察|AI寫作:文學領域的攪局者?
來源:大眾日報
假如AI創作的作品有一天喜提諾貝爾文學獎,那是應頒給AI,還是頒給它的設計者——
AI寫作:文學領域的攪局者?
□ 本報記者 田可新
本報通訊員 蔡漫漫
作為近年來最火的科技突破之一,AI(人工智能)已經滲透生活方方面面。在寫作領域,AI能否扮演“攪局者”角色,也越來越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今年高考后不久,有人嘗試著讓AI學習《毛澤東選集》和《魯迅全集》,沒想到它還寫出了幾篇很不錯的高考作文。2015年,新華社就啟用了寫稿機器人“快筆小新”,3至5秒出稿,迅即引發了記者是否會被AI取代的討論。
依靠技術發展,AI甚至還學會了作詩、寫小說等更高要求的文字創作活動,進而使這樣的話題變得不再遙遠:AI將怎樣“侵入”文學領域?假如AI創作的作品有一天喜提諾貝爾文學獎,那是應頒給AI,還是頒給它的設計者?
AI寫詩“獲”三星評價
將AI應用于文字創作,在科技領域早已不算新鮮事。
“40多年前的‘748’工程開始,我國便掀起了一場中文信息處理的革命。”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盛玉麒介紹,“748”工程即1974年8月國家確立的“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研究項目。“從‘748’工程起,中文自動文摘便成了前期比較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自動文摘系統利用計算機技術,通過對文章語法、語義、語境的分析,能夠提取出反映文章中心內容的短文,這可以看作是AI運用于文字創作的早期雛形?!?/p>
至于當今世界,就更不必說了。隨著大數據、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技術的發展,AI在文本生成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開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作者。從財經、體育類新聞稿件,到汽車營銷類軟文,再到詩歌、小說等文學創作,AI寫作得到越來越多的數據喂養和技術滋養,變得越來越強大,不斷“入侵”文字創作領域。
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重點推介了百度輸入法最近升級的“AI助聊”,用戶只要輸入幾個字作為“引子”,AI就會自動聯想數據庫里的內容并提供接下來意想不到的內容,文字很強大,涉及到的面很廣,普通的句子、詩詞、RAP等等,能夠有效避免用戶網絡“尬聊”或是文稿思路枯竭。而在此之前,“彩云小夢”已經在B站大火。用戶一句話開好頭,AI自動續寫故事,內容邏輯清晰、情節離奇,以至于大批UP主都以續寫故事為題材做了視頻,其中有人憑借這些故事,輕松拿下幾十萬的播放量。
那么,“AI”寫作實力到底怎么樣?記者登錄目前頗有影響力的AI中文詩歌自動生成系統——“九歌”嘗試了一把。該系統由清華大學團隊研發,由多個為中文詩歌生成專門設計的深度學習模型組成,運用超過30萬首古人詩作進行訓練,支持生成集句詩、絕句、藏頭詩、詞等不同體裁的詩歌。
記者試著以“池塘”和“春雨”為主題詞,讓這位“AI詩人”作一首五言絕句,系統迅速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春雨暗池塘,垂楊扶短墻。月明山色淡,風靜水聲涼。”可以說,這首詩結構完整,對仗工整,意境和諧,在創作上并不露怯。
被AI創作的詩打動的人,不在少數。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發的AI“小冰”,在2760小時內寫了一萬多首詩。其中有139首入選了《陽光失了玻璃窗》這本詩集。該書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了5.4分,約有36.2%的讀者為其打出了三星的評價。
技術入侵,不可逆轉
當前,國內AI創作已經開始洋溢商業味道。網絡平臺將其視作一門生意,AI寫作攻城略地的步伐迅速加快,有針對性的AI智能寫作付費軟件層出不窮。記者看到,有些面向程式化較濃的非虛構類寫作,如汽車營銷、財經快報等;有些則將開口對準了文學創作,在詩歌、小說等文體的寫作上大展身手。還有海量的主題、模板、范文,只要注冊會員,按步驟操作,短時間獲得圖文并茂的官微、公號網文輕而易舉,AI還能進一步幫忙進行質量檢測、改寫翻譯。
如果這還算“小打小鬧”,那么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就推出的“阿里編編”,其擁有龐大的故事資料庫和先進的智能創作系統,對外宣稱平均一集電視劇劇本只要10分鐘,而一個完整的電影劇本也只需30分鐘。今年,阿里作為第二大股東的科技公司“海馬輕帆”進一步推出“小說轉劇本”智能寫作功能。此外,多家視頻平臺、影視公司已開始應用AI評估劇本、檢測觀眾的觀影喜好并指導劇本創作。這將導致大批影視劇創作可實現“套路化”批量生產。“就像AI換臉一樣,這項技術越成熟,就越省人工、省資金?!币晃徊辉敢馔嘎缎彰臉I內編劇認為,“技術大規模入侵創作,是無法阻擋的事。”
這到底是不是“狼來了”?討論這個問題,像曾經爭論“克隆人”是否可怕、機器人會不會統治地球,乍一說有些吊詭。當記者向作家們拋出這個問題時,得到的答案各有不同。
山東省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徐清源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大數據,AI寫作一定會戰勝人類的文學寫作?!彼o記者描述自己接觸過的AI寫作軟件:可以一秒鐘生產幾千萬字,自動生成的內容情節緊張豐富,修辭足夠,各種轉折和包袱設定都非常合理?!八那熬笆欠浅?膳碌?,是一個‘殺手級’的應用,作家無法在AI面前生存,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吞噬人類原有的一些傳統的東西?!?/p>
而作家李振聲認為,“AI”寫作不足為懼。“文學創作是一種以情景體驗、形象思維為特征的腦力勞動,要通過人的智慧進行巧妙的藝術構思,來強化感情、宣揚感情。而人工智能就是一種工具,無法取代人們有感情的思維活動。作家創作還要靠生活,靠豐富的想象,而人工智能靠什么?只能靠類推、類比、概括和概率的提升合并等等。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工智能永遠也寫不出比人類更生動更具有智慧的文學作品來?!?/p>
“九歌”系統研制帶頭人孫茂松在學術會上坦言,當前AI在技術層面上并不完善。基于深度學習的AI技術想要超越人類需具備一系列基本條件,包括須是單一任務,任務邊界清楚;信息完備,結果判斷量化、明確等,目前深度學習方法在不完全具備上述條件的情況下,AI依靠大數據,有可能比大多數人做得好,但比不過人類的頂尖高手。
但萬物發展都有個過程,這些反對者們,在AI一日千里的發展勢頭前也顯得有些猶疑:AI在國象、圍棋領域不可能戰勝人類的結論言猶在耳,但被打臉的進程比想象中來得快得多?!拔覀兊奈膶W寫作是可以窮盡的,傳統文學寫了這么多年,大家再也寫不出新意來,到了一個瓶頸期,而AI具有驚人的延伸能力、指數級的發展能力,這就是AI寫作能趕上我們的一個轉折點。所以,我對AI寫作始終保持著敬畏的態度。一旦AI寫作的成熟度到了60%至80%,人類的寫作就完全被取代了,而且沒有翻身的機會?!毙烨逶此坪醺邪盐?。
關鍵在于“可控”
且不提AI寫作的前景如何,單從眼前看,AI寫作呈現出一種歡騰于網絡的聒噪,其背后已隱患重重。它涵蓋原創力、學術倫理乃至人類的終極思考等多層面,牽涉龐大而復雜的問題,眼下就應引起足夠重視。
在價值判斷方面,機器只有提取數據的特征,對文本創作并沒有價值判斷,所以在AI生成的故事當中,可以讀到諷齊王納諫的鄒忌為了保住權勢富貴而出賣小妾、為孩子買橘子的父親在月臺摔倒暴斃……這些離奇的情節不僅與邏輯不符,對正常的價值導向也難以判定。如果訓練內容存在問題,或者某些用戶輸入時刻意引導,AI生成的內容在倫理道德方面的處境會令人擔憂。
版權方面,在當前技術框架下,AI的訓練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料庫,沒有足夠量的語料庫,AI便無法進行學習和創作。那么AI產出的作品該歸語料的作者還是歸AI的創作者所有呢?如果歸語料作者所有,那么又如何為龐大的網絡語料資源劃定作者呢?如果歸創作者所有,又能否將使用了相同技術線路和算法的創作者視為抄襲?這些問題仍然需要法理和倫理上的探討。
AI使用者也是一個矛盾的存在——AI為內容創作提供了一種更加輕松、便利的可能性,但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眼中,AI成為了助長抄襲的洗稿工具:輸入一段語句,AI就會對語言結構進行重組,對關鍵詞加以替換,從而在短時間內復制網絡爆文……技術雖為中立,但不良的使用意圖讓技術成為了幫兇。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尚未形成清晰路徑。目前,AI距擁有自我意識和思維能力還有一定的距離。倘若有一天,AI和我們談論起倫理宗教問題,那可能就真的走進了人類地位極度弱化的AI時代。所以,在AI寫作領域,我們應保持一個深刻而清醒的認識:當前,就應當及時思考AI寫作的“可控”。
“首先要守住倫理和學術的底線。”盛玉麒認為,從新聞倫理方面講,新聞最核心的要求是真實。經過AI變臉技術處理過的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真假難辨,從側面說明了AI寫作技術破壞新聞輿論生態的可能性。從學術規范方面講,如果AI寫作完成的“論文”瞞過了查重系統,滿足了查重要求,并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這學位頒還是不頒,該頒給誰?“所以,從某些層面來講,AI寫作技術要關在籠子里?!?/p>
AI寫作對文學創作帶來的侵害也需要及時破解?!叭缃窈芏嗑W絡作家在使用AI寫作軟件,有時候會主動拿出自己的文本去讓AI練習,相當于成千上萬的網絡作家,在用自己的數據喂養AI寫作程序,這就像怪獸突變一樣,太可怕了。”徐清源指出,“我們是否可以思考,號召作家們不要輕易地把自己的文本貢獻出去?而更關鍵的,是作家自身要更快地轉變思想,以開放的態度去迎接一系列的新變化,主動去擁抱潮流。此外,管理層面也應制定出相應規范,探索AI寫作治理與倫理路徑,發展負責任的AI寫作。”
其實,就如所有領域的人機融合一樣,未來智能機器與內容創作者的關系,也會如此。接下來最應當做的,是在聚焦技術突破的同時,兼顧可控性的把握,這關乎文學創作,卻又遠不限于文學創作本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