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海日報
2021-10-22 07:59:10
原標題:趙泰安:手繪地圖再現青海明長城雄姿
來源:青海日報
□王十梅
長城是人類歷史上修筑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對社會影響最深廣的古代建筑工程。我國很多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遺跡。
古往今來,有不少畫家揮毫潑墨,將大氣磅礴、氣吞山河的長城呈現于紙上,觀之令人心生敬意。
青海也有長城。2009年,國家測繪局與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我國明長城長度為8851.8千米,其中,青海境內的明長城為363千米,是長城海拔最高的一段。可是多年來,少見有人專門將青海明長城呈現在繪畫作品中。
經過近一年的搜集、整理和繪制,2021年9月,青海小伙趙泰安以手繪鳥瞰圖的形式,完成了一幅立體展現青海明長城雄姿的電腦手繪圖。圖中,青海明長城宛如一彎新月、一把彎刀、一張巨弓守護著河湟。
邊墻往事
公元1368年,盛極一時的元王朝覆滅,新生的大明王朝建立。“唐失河湟,西邊一有不順,則警及京都。”(北宋官員穆衍語)的警語時刻提醒新生明王朝河湟地區的重要性。
河湟地區猶如一個巨大的榫卯構件,緊緊連接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西域以及河西走廊。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河湟地區成為歷代中央王朝苦心經營的軍事重地和經濟文化交流地。
公元1370年,隨著明朝大將徐達和鄧愈率軍進入青海,青海各地逐漸被納入明王朝的版圖。其時,雖然蒙古族統治者放棄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但仍占據大漠南北地區,對明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的政治軍事威脅。為了阻止蒙古勢力南下,明朝開始在北方邊塞屯軍設防。修筑明長城就是當時最重要的防御措施之一。
據《秦邊紀略》記載,明朝中葉以后,游牧于今天內蒙古自治區河套一帶的蒙古族俺達部南下,于明朝嘉靖年間進入環湖地區,時常騷擾西寧衛。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明朝開始在河湟地區修建長城,防御環湖蒙古部族的侵擾。這一修就是五十多年。
當時,生活在青海的多個民族的群眾是如何齊心協力、克服困難修筑長城的,如今已很難知悉。但從青海省出土的一些明長城遺跡中,仍可以管窺一豹。
2008年,我省考古工作者在明代長城資源調查過程中,在貴德峽內的一面石壁上發現了一處明代修筑長城墨書題記遺存。因為年代久遠,風雨侵蝕,石壁上的墨書題記早已漫漶不清,但考古工作者還是從那些殘存的文字中解讀出了很多歷史信息,當時西寧衛及其周邊的多個民族的群眾都參與了青海明長城的修筑,與很多地方由國家出資修建長城不同,他們“不支糧草”,自行解決衣食住行,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耗時五十多年以分段修筑的方式完成了青海明長城的工事。
起初修建的青海明長城是何等巍峨,如今已無緣得見。但從現存青海明長城的遺跡依然可以看出青海明長城恢弘的氣勢。
現存的青海明長城主要分布在今天海東市樂都區、平安區、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以及西寧市湟中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源縣,門源回族自治縣,貴德縣等12個縣(區)。這段長約363千米的青海明長城東端從甘青接壤處的樂都蘆花鄉轉化灣村開始,經冰溝向西北延伸,與互助縣松花頂相接;從互助向西南沿五峰山山險與大通縣西坡長城相接;橫貫大通向西通過娘娘山險與湟中區相接;湟中區從香林口開始,南北向弧形延伸至拉脊山,共同構成了對西寧的拱形防御體系。
在趙泰安的《明萬里長城青海核心段鳥瞰圖》中,宛如新月又似一把彎刀的弧形長城一目了然,讓人震撼。河湟地區特別是西寧地區被明長城攬在懷中,安居一隅。
明長城是鄉愁的寄托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在趙泰安心中,明長城是他心中一縷揮之不去的鄉愁,繪制青海明長城就是他鄉愁的寄托。
現居成都的趙泰安是一名資深的歷史地理愛好者,他擅于用地圖,尤其是手繪地圖講述各地的地理風物和歷史事件,有手繪地圖作品《川藏南線手繪長圖》《四姑娘山觀山地圖》等,編著出版《地圖上的故事》一書,曾參與編制過多本大型地圖集和地理文化類圖書。
1988年,趙泰安出生在西寧,和很多少年一樣,趙泰安年少時一心想著去外面闖世界。如今,他定居成都,思鄉之情卻每每溢滿心間,于是他開始用手繪地圖的方式了解青海,了解故鄉。
2020年11月26日,一則關于青海的新聞闖入了趙泰安的視線:國家文物局發布第一批共計83段(處)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位于青海省境內的“明長城大通縣段”入選其中。因為思鄉,趙泰安曾讀過一些青海地方文史著作,但也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青海河湟流域有防御“海寇”的殘存“邊墻”,卻不知道這些土墻竟是中國明代長城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帶著疑問和興趣,趙泰安查閱了許多與青海明長城有關的史志及論文,隨著了解深入,在他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幅環繞明代西寧衛城的長達363千米的青海明長城主線地圖。在全國很多地區開始打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當下,趙泰安希望故鄉的明長城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趙泰安想,如果有一張可以讓大眾直觀了解青海明長城的地圖,對宣傳青海明長城無疑是一件好事,這也是他身為游子對故鄉的回報。
有了想法就要實施,于是趙泰安開始系統了解青海明長城。他細細研究《西寧府新志》中的輿圖,認真比對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元明分冊》標繪出的大通縣境內的長城。《青海省明長城資源調查報告》成了趙泰安的床頭書,他時時翻閱,了解青海明長城的烽燧、壕塹、堡寨的詳情……
回鄉探親,趙泰安也沒有停下了解青海明長城的腳步,他走訪了許多青海明長城的遺址,只為給明長城青海段繪制一張足夠大且清晰明了的手繪地圖。
手繪鳥瞰地圖直觀展示青海明長城風采
最早的地圖都是手工繪制,古代的手繪地圖兼具歷史性和藝術性,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現代意義上的手繪地圖將重點放在了藝術層面,力圖通過更具人文內涵與親和力的空間表現手法,在立體視角中呈現出特定地點獨有的文化魅力和個性色彩。
在繪制地圖之前,要對所繪地區的地理環境及所繪內容了如指掌。湟水流域最大的盆地——西寧盆地三面環山,南側是主脊海拔4000米左右的拉脊山,西南方向是著名的日月山,西北一側的大通山脈向東南方向深入大通河流域核心,北方又有海拔4000米左右的達坂山脈向東延伸,直到平安盆地與樂都盆地之間的大峽為止。
青海明長城蜿蜒于高山平川,或倚仗山勢地形蜿蜒而行,或在山脊低緩處修筑墻體、壕塹以確保安全無虞,或在交通要道處修建古堡、闇門,派重兵把守提高防御能力,以達到拱衛西寧衛的目的,青海明長城每一處設計都充分顯示了青海先民的智慧。
將青海明長城這樣龐大且立體的戰略防御建筑群反映在平面地圖上,還要說明湟水谷地的戰略縱深與明長城防御體系的立體關系,這很不容易。因此,經過再三思考后,趙泰安決定以手繪鳥瞰圖的形式,力求完整、立體地展現青海明長城的雄姿。
趙泰安之所以放棄繪制平面地圖,改繪立體鳥瞰圖,是因為青海明長城是充分利用高大山脊、峽口、河流與黃土梁而修建的,其間不乏壕塹、斬山墻、峽榨、山險墻等特殊模式的長城補充元素。如果采用平面地圖繪制抽象符號,就很難反映出青海長城的真實樣貌。而且,要清晰直觀地描繪長城防御線、烽燧線、衛城堡寨與地形分布特點之間的關系,鳥瞰地圖最為合適。
手繪鳥瞰地圖能更加適宜地表現青海明長城的全局與豐富細節。再加上顯眼的標注與色彩的組合搭配,可以更加明晰地展示青海明長城的走向,更加直觀地反映明長城與河湟谷地山脈水系的關系,讓更多的人認識青海明長城,讀懂青海明長城。
看地圖,知青海明長城
在分析了青海明長城的走向特點與主線長城的分布規律之后,趙泰安發現青海明長城的主線在地圖上大致呈現“C”字形態,其幾何中心為西寧。了解了青海明長城的這一特點后,趙泰安開始了繪制工作。他以準備好的三維鳥瞰視圖為基礎,依次繪制山脈、河流、湖泊和森林植被線稿,力求準確、概括和特色鮮明。繪制好這些后,趙泰安又選取了需要重點表現的山峰進行夸張處理,這樣可以更加突出表現西寧盆地高山環繞的地形特質,并對希望重點表達的森林、峽谷區域加以強化。
有了地貌地形,趙泰安開始繪制現存長城的墻體、塹壕、關隘和敵臺。據悉,青海明長城遺址存有敵臺10座、烽火臺116座、關4座、堡46座、相關遺存5處,這些遺存都是趙泰安要繪制的青海明長城地圖上的重點。由于這些建筑物的原貌大多未能保存至今,所以趙泰安參考了遺存的明長城建筑形制的特征加以繪制,最后再根據史料記載確定并繪制烽火臺和周邊城堡。為了豐富畫面與歷史內涵,趙泰安又補充繪制了河湟地區一些現存的建筑和古遺址。
細看趙泰安繪制的《明萬里長城青海核心段鳥瞰圖》,能看到他滿滿的用心。蔚藍的青海湖讓觀者一看便知地圖所講述的是青海往事,青海明長城虎踞龍盤于高山河澗,控弦環湖地區。一座座城堡、一座座闇門分布在明長城沿線及關道要沖,守護著河湟地區的安全。城墻上一面面明代軍旗,清晰地展現明長城青海核心段的具體走向……
看地圖,知青海明長城。《明萬里長城青海核心段鳥瞰圖》宛如青海明長城的一張風采照,將青海明長城的魅力一一呈現。這幅圖上,同時也綴滿了趙泰安的綿綿鄉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