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山東等地:高水平保護重要遺址,建設黃河文化遺產廊道

來源:中國文化報

作者:

2021-10-27 09:12:10

原標題:山東等地:高水平保護重要遺址,建設黃河文化遺產廊道

來源:中國文化報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其中第十二章“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強調“著力保護沿黃文化遺產資源,延續歷史文脈和民族根脈”,并提出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建設黃河文化遺產廊道,其中重點提到高水平保護陜西石峁、山西陶寺、河南二里頭、河南雙槐樹、山東大汶口等重要遺址。本端選取上述5處遺址,對這些遺址在高水平保護文化遺產方面的經驗進行報道。

陜西石峁遺址:深耕遺址價值 探索保護之路

秦 毅 蘇明利

石峁遺址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10月18日,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陜西神木石峁遺址入選。約4000年前在中國西北一隅,一支神秘的文明力量曾繁盛過數百年,卻沒有在歷史文獻中留下過記載,這就是石峁遺址的發現如此石破天驚的原因之一。

石峁遺址位于陜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遺址的主體內涵為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砌城址,是中國北方地區龍山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城址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三部分構成,考古資料顯示,皇城臺為石峁城址的核心區域。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邵晶表示,10年前的石峁遺址,還只是黃土高原上梁峁間依稀可辨的一些殘垣斷壁。在考古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石峁的面貌正在逐漸清晰,千萬年前的“石峁王國”圖景正一點點呈現在世人眼前。

從2012年開始,陜西考古工作者先后發掘了外城東門址、內城韓家圪旦高等級墓葬區、城外樊莊子“哨所”等地點。2020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稱,在石峁遺址考古發掘中取得重要進展,聯合考古隊在皇城臺發掘出70余件精美石雕。

隨著遺址的不斷挖掘和保護實踐的不斷深入,如何實現發掘和保護雙贏就顯得十分重要。近年來,陜西省深耕遺址價值,探索了一條因地制宜的遺址保護之路。

“作為承擔考古發掘工作的業務人員,對這些自己親手發掘出來的重要遺跡現象不僅應負責挖,更應負責保?!标兾魇】脊叛芯吭旱囊晃还ぷ魅藛T說。如何加強考古與文物保護的統籌協調、有效融合,一直是考古工作人員所面臨的問題,石峁遺址所在的特殊地域,也給考古工作人員的遺址保護工作造成了不少困難。

盡管如此,陜西省的考古工作人員堅信辦法比困難多。2018年至2019年,考古工作人員通過請教當地群眾,咨詢有關專家,同時結合南美洲瑪雅遺址和印加遺址的保護經驗,在石峁遺址管理處的配合下探索出了一套對石墻進行常態化養護的保護模式。此外,為了保護仍留在大臺基南護墻上的石雕,研究員在南護墻中段精心設計并修建了一座氣肋膜保護大棚,采用地面式結構,直接由配重塊固定于地表,電腦控制定時自動充氣,具有不打樁、不開挖、可移動等優點。這一方法不僅使珍貴文物免遭風吹雨淋,又防止了在建筑修建過程中對地下文物的再次破壞,也不影響之后的航拍記錄工作,在遺址保護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此外,陜西省神木市在保護允許的前提下,對石峁遺址進行了科學而有序的規劃。神木市通過擬建石峁國家文化遺產公園、石峁博物館等項目,意在打造一個世界級的考古研學旅游地,將石峁古城這一文化符號與區域內的旅游發展互動起來,有力地促進了遺址文物的良性循環保護,成為陜西省旅游與保護并重的發展樣本。

近年來,石峁遺址管理處持續推動遺址的保護開發向規范化邁進,不斷向高水平、多樣化發展。為了不妨礙正??脊殴ぷ鞯拈_展,遺址區在允許的范圍內輕體量開發,清理植被,突出石頭城輪廓,讓游客能體驗這座古城的宏偉。隨著石峁遺址基礎設施及其他相關條件逐漸改善,遺址管理處組織實施了石峁博物館建設項目,博物館設置文物展示區、文明史視頻體驗區、考古體驗區等,在保護遺址的同時實現了對石峁文化的傳承。

10年前,石峁遺址深藏于陜北黃土梁峁之間的“無名之地”,如今以層出不窮的新發現走向了世界舞臺。未來,遺址的考古和保護工作仍在繼續?!耙獔猿滞苿觿撛煨赞D化、創新性發展,貫通文物保護和文化展示的堵點,找到石峁文化和群眾生活的結合點?!笔惯z址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全力推動石峁遺址的保護傳承,在時代發展中取得新進步。

山西陶寺遺址:“一區一園一圈”推進遺址保護開發

郭志清

陶寺觀象臺 臨汾市陶寺遺址發展中心供圖

陶寺遺址位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是新石器晚期龍山時代的大型城址,距今4300年至3900年,分布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從1978年開始,經過40多年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初步確定了陶寺遺址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初步認定陶寺遺址是從時空上考古探索中華文明核心形成、最初中國誕生的重要節點,是黃河文化和華夏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之一。

1988年,陶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2021年,陶寺遺址又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近年來,臨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陶寺遺址的保護利用,根據考古成果,經過多方論證,修編了相關規劃,初步形成以陶寺遺址為核心,建設“一區一園一圈”的大遺址保護開發總體思路。襄汾縣也在全面有效保護的基礎上,按照《陶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2020—2035)》,切實做好合理利用和傳承發展工作,推動陶寺遺址文化“走出去”,提升陶寺遺址的文化展示力,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去年,山西省文物局將陶寺遺址列入山西省第一批專題性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名單。

“‘一區一園一圈’,即建設陶寺遺址核心區(遺址公園)、堯文化旅游產業園、古文明旅游圈。”臨汾市陶寺遺址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襄汾縣先期啟動建設陶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陶寺遺址博物館,逐步以遺址內沒有文化層的兩條沖溝為主線,建設堯文化旅游產業園,打造古文明旅游圈。

記者了解到,陶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包括陶寺遺址公園工程和陶寺遺址博物館工程兩部分。今年3月14日,陶寺遺址博物館舉辦奠基儀式。據透露,博物館的外形是一個“中”字,突出了“最初中國”的理念。博物館建成后,將以“今日中國 陶寺走來”為展陳主題,以文明蘊化、堯舜治世、先祖風華、地中之都、都城衰落和探索歷程這六大展廳來全面展示陶寺文化和帝堯文化。此外,博物館還將重現發掘出的最大墓葬——中期王墓ⅡM22,復原觀象臺、宮殿區。

奠基儀式當天,塔兒山(崇山)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也同時啟動?!兜弁跏兰o》記載:“堯葬狄山之陽,名崇山。”崇山就是塔兒山,它是唐堯時期觀天象、定四季節令的始發地。這座古老的山峰孕育了陶寺王國的興旺,見證了陶寺王國的滄桑。據悉,塔兒山(崇山)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將造林5萬畝,屆時,塔兒山將恢復當年森林茂密、風景秀麗、獸鳥云集的風貌。

另一邊,陶寺遺址公園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陶寺遺址公園依托遺址保護區內天然存在的兩條深溝建設史前文明深度體驗園區,主要開展本體保護與展示工程、展示道路與基礎設施工程、環境整治與綠化工程。其中,本體保護與展示工程主要包括宮殿區城墻保護展示工程、觀象臺本體保護展示工程、中梁溝城墻剖面保護展示工程等。

除此之外,經過多方主體參與,遺址周邊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加快。2017年投資3.14億元,建設了連通京昆高速公路、大運一級公路、陶寺遺址至臨汾市城區,全長21.33公里的陶寺旅游公路,改善交通條件;籌資1200萬元,建設了600平方米的看護管理用房、900平方米簡易保護棚、7000米的防護圍欄(界樁)等基礎設施,完善了保護設施。

山東大汶口遺址:傳承歷史文脈 構筑防護“安全墻”

蘇 銳

大汶口遺址環境整治工程 大汶口國家遺址公園供圖

大汶口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史前文化最輝煌的典型代表,是齊魯文化的源文化。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學海介紹,1959年,在修建京滬鐵路的過程中,在泰安寧陽縣大汶口鎮的施工工地上挖掘出了一些年代久遠的陶器碎片和墓葬。根據暴露于地面的彩陶片及其他遺物,確定為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于是文物部門展開搶救性考古發掘。隨著大規模的發掘,一個令世界為之震驚的發現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地與命名地,距今6100年至4600年。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大汶口遺址位于泰安市岱岳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東南至大汶河南岸的寧陽縣磁窯鎮堡頭村,西北至大汶河北岸的衛駕莊南。

大汶口國家遺址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汶河自東向西,把遺址分成南北兩部分,遺址跨河總面積80余萬平方米。其中大汶河北岸遺址面積25萬平方米,南岸遺址面積約20萬平方米,大汶河河道面積約35公頃,遺址總面積45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2米至3米,遺址埋深0.5米至2米不等。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相關材料顯示,1977年12月2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將大汶口遺址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列入國家“十二五”大遺址保護規劃和全國首批23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為做好大汶口遺址保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了《大汶口遺址保護規劃》,2011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復,2013年7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實施。在《大汶口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完成后,相關部門又啟動了遺址公園規劃編制工作,2011年9月,泰安市、岱岳區文物部門會同大汶口鎮委托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大汶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該規劃設計于2012年2月完成編制,規劃期限為2011年至2020年。

目前,當地已完成大汶河北岸遺址防洪堤工程及文化墻工程、大汶口遺址安全防范工程、大汶口遺址保護設施建設工程、大汶口遺址汶河北岸區域環境整治工程、大汶口遺址大汶河南岸護坡工程項目建設,大汶口遺址汶河北岸遺址展示系統工程、大汶口遺址汶河北岸區域發掘房屋遺跡保護性設施建設工程正在實施中,大汶口遺址汶河北岸遺址展示工程設計方案正在編制中,確保了大汶口遺址得到有效保護。

比如大汶河北岸遺址防洪堤工程,位于大汶口遺址的建設控制地帶內,保護大汶口遺址免受洪水災害。該工程東起京滬鐵路橋上游200米,西至104國道公路橋,總長1071米。

文化墻工程主要包括汶河記憶大型浮雕墻及文化石粘貼工程,為增加防洪堤的景觀效果,以“汶河記憶”為主題,以花崗巖雕刻貼面為表現形式,對汶河流域幾千年文化積淀,通過文明之光、汶水湯湯等8個篇章進行濃縮展現,著力打造中國獨具特色的文化長廊,形成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副局長王廷琦告訴記者,大汶口遺址安全防范工程主要包括視頻監控和聲音復合系統、入侵報警系統、數字無線對講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巡更系統、監控中心建設、傳輸及配套安裝調試等工程,實現了對遺址核心區的全面視頻監控。

而大汶口遺址保護設施建設工程,主要是對遺址區域進行環境整治,對遺址核心區進行土地收儲和邊界封閉,移除地上占壓物,進行統一的管理保護和考古發掘等,使遺址核心區基本實現封閉管理。

近期正在進行中的大汶口遺址汶河北岸遺址展示系統工程,其設計方案圍繞大汶口遺址核心價值特征,通過對遺址本體、現狀地貌、自然景觀以及現有工程的梳理和整合,在適宜尺度中構建闡釋體系完整的大汶口遺址核心價值。同時,工程還會運用多種展示方式,將古代農業生產、家畜飼養、漁獵采集、制陶業、建筑、釀酒、習俗和禮儀等內容進行展示,并適當增加公眾的體驗參與互動,促使觀眾更加全面地了解大汶口遺址。

王廷琦介紹,下一步,山東將建設大遺址環境檢測保護工程和數字化保護工程,對大汶口遺址進行全方位、多維度保護。

河南二里頭、雙槐樹遺址:遺址保護讓遺珍再放光芒

陳關超 魯 鑫

二里頭遺址 受訪者供圖

雙槐樹遺址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河南省積極響應文物保護政策,大力加強文物遺址保護建設,二里頭夏都遺址和雙槐樹遺址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和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視。

二里頭夏都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重要遺址,這里刷新了中國考古界一系列歷史紀錄:中國最早的城市干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最早的青銅近戰兵器、最早的青銅器鑄造作坊、最早的綠松石作坊、最早的使用雙輪車的證據……依托豐富的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并結合合理推測,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今年正式投入運行。數字化保護為二里頭夏都遺址帶來了新活力。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全面復原展示了以二里頭遺址為核心的二里頭文化整體面貌,并結合夏都文化特點,定制打造特色數字展項,制作三維數字影片,展現二里頭夏都作為“最早中國”的風貌,這種數字化呈現方式新奇有趣,激發了人們了解二里頭文化的興趣。館內的數字化應用讓觀眾能夠通過感官對二里頭文化進行沉浸式體驗,加強了觀眾對遺址文化的切身感受,既讓二里頭文化擁有了新的生命力,也是對遺址進行保護利用的一種新嘗試。

而雙槐樹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中華文明形成初期發現的規格最高、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被稱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這里出土了仰韶文化晚期完整的精美彩陶以及與絲綢制作工藝有重要關聯的最早家蠶牙雕、骨針藝術品等。除此以外,遺址上還發現了制陶作坊區、儲水區、道路系統……這些考古發現證實了雙槐樹遺址曾存在較高程度的文明。以雙槐樹遺址為代表的鄭洛地區這一聚落群的發現也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

在開展考古研究工作的同時,雙槐樹遺址持續開展的公眾考古工作為其帶來了新發展:與北京大學等高校在考古工地舉辦了考古夏令營,向在校學生展示如何利用洛陽鏟勘探及清理遺跡現象;考古隊員深入社區,宣傳雙槐樹遺址重要考古收獲以及對黃河文化研究的重要社會價值;接待社會團體和院校師生到雙槐樹遺址進行參觀學習,展示雙槐樹遺址的文化內涵……這些研學和科普宣傳活動讓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人能走進雙槐樹遺址、認識雙槐樹遺址,這對培養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情、激發公眾對考古文化的熱愛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保護從沉睡中“醒”來的遺址古跡,讓它們重新煥發出耀眼的光芒,充分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文旅融合發展給出了答案。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陶文、圓鼓腹罐、網紅棒棒糖等文物元素的文創產品出現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讓游客在參觀結束后可以帶著文創紀念品離開。這些文創產品最重要的價值是對二里頭文化進行了傳承、再造與創新??脊怕糜闻c其他旅游景點不同,具有一定的嚴肅性和專業性,一塊距今幾千年的陶片,在不理解的人看來就只是一片殘破的陶片,較高的“門檻”讓很多人對考古旅游望而卻步。文創產品的開發讓人們看到了文物的萌點,從而愿意了解這些文創產品背后的文物原型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雙槐樹遺址也正在謀劃遺址文化生態公園的建設,這一舉措將遺址保護與舊城改造、文化旅游發展、改善民生結合了起來。

文物遺址的高質量保護十分重要,但高質量保護并不僅僅是保護文物遺址的安全,還要讓它們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深入人心。只有這樣才能講好文物故事,講好黃河故事,不斷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程。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描繪黃河文化旅游帶濟南畫卷

日前出臺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山東作為黃河下游...[詳細]
濟南日報 2021-10-27

如意集團宣告終止收購濟寧如意品牌

10月26日晚,如意集團發布公告,公司籌劃兩年多的購買濟寧如意品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濟寧如意品牌”)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因新冠疫...[詳細]
中國經濟網 2021-10-27

人行濟南分行 推進適老金融服務網點建設工作

本報訊記者溫躍趙小亮通訊員韓婷婷報道記者從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獲悉,日前,山東濟寧儒商村鎮銀行4家網點順利通過北京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詳細]
金融時報 2021-10-27

黨建引領 聊城經開區北城街道精準發力清理“三資”

近期,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城街道嚴格規范程序,壓實業務指導,按照“黨建引領、對癥下藥、群眾參與”的原則,邊核實邊清理,全面推進“三...[詳細]
中國網財經 2021-10-27

前三季度山東金融主要指標繼續向好 新增上市公司30家

10月2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前三季度全省金融運行情況。社會融資規模余額16.9萬億元。9月末,全省社會融資規模余額16....[詳細]
大眾日報 2021-10-27

前三季度山東金融主要指標繼續向好 新增上市公司30家

10月2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前三季度全省金融運行情況。社會融資規模余額16.9萬億元。9月末,全省社會融資規模余額16....[詳細]
大眾日報 2021-10-2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