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1-12-27 07:18:12
原標題:孩子們眼中的“2021青島教育”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王沐源
教育辦得好不好,孩子最有發言權。
2021年,聚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青島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發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讓更多孩子、家庭受益:擴優提質,全市投入66.8萬億元,新建、改擴建20所幼兒園、30所中小學,基礎教育集團達到83個;落實“雙減”,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5+2模式”,全市3221家培訓機構納入民辦教育智能管理服務平臺管理;服務保障,“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運行補助項目”納入市辦實事,惠及3.4萬名農村學生;推動體教融合,成功承辦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職教高地建設加快進行,青島市現代職教園奠基開工……種種教育新變化、新氣象,都映射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讓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帶著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家門口上喜歡的好學校”
全年新建改擴建20所幼兒園、30所中小學,完成209所配套園遺留問題專項整治
今年剛上初一的曲蘊玉曾在青島樺川路小學就讀,片區內有兩所島城熱點公辦初中,只是離她家都比較遠。幸運的是,今年離她家更近的青島第四實驗初中投入使用,在小升初志愿填報時,她和家人毫不猶豫地在第一志愿填報了這所學校。秋季學期開學后,曲蘊玉和其他600多名孩子一起來到了新學校。新學校硬件設施先進,教室空間更大,配備了全天24小時開機的空氣凈化器。學校還配備有書法、美術、音樂、舞蹈、信息技術等專用教室,還有可容納600人的報告廳、900人的餐廳。
“新學校環境好,老師也好。上學距離只有原來兩所學校的一半,花在路上的時間少了,自己支配的時間就多了,至少能夠多睡一會兒。”曲蘊玉說。這也讓她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曲蘊玉是班里的學習班長,每天到校都會第一時間在黑板上為同學們列一個當天要交的作業清單,放學后也會在學校上一節課的課后托管。學校精細化管理制度、溫馨的校園環境、嚴而有愛的教師,讓她更加堅信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為讓更多孩子獲得優質的教育,今年全市投入66.8億元,新建、改擴建20所幼兒園、30所中小學,建成后可提供學位3.86萬個。全面完成了209所配套園遺留問題專項整治,確保增加普惠性學位約4.8萬個。擴大優質資源供給,我市深入推進聯盟辦園和集團化辦學,優質園和薄弱普惠園聯盟辦園參與率達到100%,全市優質園占比提升至60%;義務教育實驗學校工作案例入選全國11個典型案例。堅持“五好”標準引領,出臺3個指導意見,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導和遵循。
“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更多了”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全市3221家培訓機構納入智能平臺規范管理
在學校可以完成一大半作業,回家后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全部作業;周末再也不用奔波上培訓班了,只根據自身需要每兩周上一次數學鞏固提升班——“雙減”政策落地以來,超銀中學七年級學生劉合稷感覺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更多了。
劉合稷說,老師會根據同學們的不同學習基礎和需求布置分層作業,簡而實、少而精。完成作業后,他有大量時間可以自主支配,比如閱讀、拓展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等。在小學時,劉合稷報了語數英3種培訓班,這些占據了他周末的大部分時間。如今他的周末非常自由,除了自主學習,他經常去跑步、打球,這樣可以幫助他減肥、增強體質。
“雙減”政策出臺以來,青島立足打造教育良好生態,全面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實施教學質量提升、作業管理水平提升和課后服務質量提升三大革命;推動教師素質、教研水平、教學質量“三教提升”;深入實施分層、分類、分流教學改革;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推出市級“優課”近4000節,推廣優秀教學法50例,32項成果獲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數量居全省之首。全面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引導教育培訓機構規范經營,全面停止中小學生學科類、學齡前兒童等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年底前將完成非營利性法人登記;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全面開展證照不全機構檢查,共查處證照不全培訓機構322處,取締84處,納入黑名單67處;加強資金等監管,全市3221家培訓機構納入民辦教育智能管理服務平臺管理。由此,更多青少年正在像劉合稷一樣,享受著自主成長與進步的快樂。
“媽媽從‘三點半’難題中‘解放’啦”
“5+2”模式下,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接受課后服務的學生達到62.7萬人
每天下午放學后,嶗山區育才學校七年級學生李嘉恩就在學校里寫作業,遇到課上沒弄懂的知識點,她先與本組同學進行討論,如果還存在疑惑,她再請老師精準輔導。完成作業后,她會閱讀老師推薦的文學名著。李嘉恩還報名參加了學校的禮儀培訓課程,專業老師定期來校進行輔導,這讓她的形象和氣質都得到了提升。學校還鼓勵各班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活動的規劃、組織、設計均由學生自主完成,有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以前學校還未開展課后服務的時候,李嘉恩的媽媽要在放學后把她送到距離學校兩公里左右的一所培訓機構寫作業,兩個小時后再去接。現如今,家長一下子“解放”了。“把孩子交給學校托管我們非常放心!”李嘉恩的媽媽說。
今年以來,青島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5+2”模式,小學、初中學校提供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時的課后服務。目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接受課后服務的學生達到62.7萬人,占比72.9%。
為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我市在全省率先編寫完成《課后三點半叢書》等地方教材;各校的課后服務亦各具特色,不僅包括作業指導、答疑輔導,還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相結合。為滿足學生不同需求,各區市各學校按照“一區(市)一策、一校一案”要求,在校內充分挖潛的基礎上,允許學校按程序引進符合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入校園參與課后服務。為保障課后服務安全有序有效開展,我市明確課程資源、師資、安全等要求,充分用好名師在線公益輔導等線上教學資源,建立教師激勵機制,完善監管、交接班工作規范。此外,我市還依托智慧校園建設,為課后服務課程菜單選擇、走班組織管理提供便利,技術賦能使課后服務質量更加優化。
“食堂阿姨做的菜真好吃!”
“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運行補助項目”變“小而弱”為“小而優”,惠及學校215所、學生3.4萬名
每天中午放學,膠州市膠萊街道官路小學三年級學生孫睿都會猜想著,學校食堂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食堂阿姨做的菜真好吃,種類很多,我最喜歡吃肉塊燉杏鮑菇和大肉丸子啦!”小孫睿開心地說。
小孫睿喜歡現在的學校食堂,得益于“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運行補助項目”,這個曾經雇人困難、勉強維持的食堂變成了一處溫馨之所,成為全校174個孩子健康茁壯成長的“營養陣地”。
官路小學的孩子來自周邊8個自然村,如今他們全部在學校食堂吃午飯,而以前在校用餐的學生只有90多個。校長徐超告訴記者,以前就餐學生雖少,學校食堂運行成本卻不低,因為學校要按照規定配齊食堂設施和工作人員,再加上要保障每生每天三菜一湯6元錢的午餐標準,學校本就有限的經費捉襟見肘,不得不壓縮人工成本。工資對工人吸引力不足,食堂有時候難以雇到人。
“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運行補助項目”的實施帶來了改變。2021年,青島把該項目列為市辦實事,市、區兩級財政安排1585萬元,對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的215所300人以下農村小規模中小學校食堂進行補助,惠及學生3.4萬名。在該項目支持下,這些學校按照食堂從業人員與學生人數之比不低于1:100進行配置;全年按照12個月計算,工人工資按照平均3000元/人/月的標準進行補助。
如今,官路小學不必為工人工資發愁,食堂工作人員從以前的1人增加到3人,他們定期接受培訓,烹飪的午餐更加健康營養美味。更多的經費可用于改善學生伙食,食材種類更加豐富,肉類供應量更加充足。
曾經的“小而弱”變成了如今的“小而優”,在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學生午餐實現了從“溫飽”到“營養”質的飛躍。
“文化課學習、特長都不耽誤”
青島推動體教融合,成功舉辦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
日前,2021-2022年中國初中籃球聯賽(山東賽區)在泰安舉行,青島城陽區第二實驗中學的雙胞胎兄弟王凱和王證領銜的隊伍成功殺入了四強。
兩人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打籃球,至今已有5年。兩人籃球打得好,文化課成績也不錯。對此,王凱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學校和青島市籃球橄欖球運動管理中心科學合理的文化課課程、專業訓練課程安排。周一到周五,兄弟二人跟普通學生一樣,早早來到學校,開始一天的文化課學習。老師對待小哥倆會跟其他孩子一樣嚴格要求,碰到因比賽耽誤的課程,也會給他們“開小灶”。下午4點左右放學,兩人步行15分鐘到離學校不遠的青島市籃球橄欖球運動管理中心,開始兩個小時的專業訓練。周末兩天每天也會安排6個小時的專業訓練。
“學校老師的嚴格要求,確保了我們的文化課不會落下,俱樂部教練的精心指導,又能讓我們的專業訓練保持較高的水平。”王凱說。他認為,文化課學習與籃球運動互有影響,知識會指導自己思考怎樣才能打好球,而籃球場上的紀律、規則又會鍛煉自己的自律能力、規則意識,“兩者是相互促進的,都不耽誤。”
推動體教融合發展,改變以往只重視專業發展的局面,賦予學生更加長遠的能力,青島走出了一條務實、創新、領先的體教融合“特色路”。以“十個一”為抓手,每個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鍛煉、參加1個體育社團、每年掌握1項體育技能,每個學校至少結對1名專業教練、打造1個品牌項目、開展1項特色活動。我市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單項基地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達到477個,省級113個,數量均居全省第一,累計向國家隊選拔輸送高水平運動員近100名。今年我市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幼兒園分別增加至231所、83所,青島推動體教融合,成功承辦了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
“普職融通給了我更多選擇”
普高開設普職融通班,青島推進職教高地建設給了學生更多的發展可能
今年中考,考生姚傳暢以216分的成績考入了青島六十八中與青島財經職業學校依托集團化辦學優勢聯合舉辦的環境監測技術專業普職融通班。與島城其他學校普職融通班不同的是,這個班的學生高中3年時間里,都將在六十八中就讀,由六十八中對學生的學習、教學和行為進行統一管理。
“我們在學校的安排跟普通班的學生幾乎完全一樣,課程一樣、老師一樣、日常管理也一樣,只是校本課程安排略有差別,每周二下午普通班學生有兩個課時的選修課,我們要上環境監測技術專業課。”姚傳暢說。學校的嚴格管理、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的文化課成績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個別科目甚至名列班級前茅。成績的逐步提升,讓他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姚傳暢期待經過自己的努力,高一學期末二次選擇時,通過學校的考核,進入到普通班學習,參加將來的夏季高考,“即使最終沒能通過考核,我們仍然會在六十八中學習,這對我們未來參加春季高考也非常有利。”
暢通學生發展路徑,實現職業教育的左右融通、上下貫通,今年青島創新性地在普高開設了普職融通班,同時保持綜合高中招生規模,給學生更多二次選擇的機會。為讓學生具備更多能適應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能,青島各職業學校新開辦了工業互聯網、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等81個專業。同時,為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青島的職業教育創新示范高地建設也取得了積極進展,青島市現代職教園奠基開工,園區內的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項目、萊西市職業學校新校區項目建設順利,多個建筑主體實現封頂,未來還將有更多中職、高職院校在此集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