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2-15 18:53:02
原標題:吹響“穩糧保供”號角!全國“三下鄉”山東省集中示范活動在禹城舉行
來源:大眾網
2月14日上午,山東省禹城市禹王亭博物館前的廣場,國家和省市縣四級農業專家無懼風雪齊聚具丘山下。當天,2022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山東省集中示范暨冬小麥“科技壯苗”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專家服務活動在這里舉行。
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是中宣部、科技部、農業農村部等15個部委組織開展的服務基層、服務“三農”的重要品牌活動,也是推動人才、文化、科技、衛生、法律等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至今已舉辦了27年。此次活動緣何花落山東禹城?
“山東是冬小麥的主產區,受2021年秋汛影響,大面積晚播導致越冬期弱苗偏多,冬小麥促弱轉壯科技支撐工作勢在必行;同時,山東也是大豆玉米重要的種植區域,產業鏈條非常健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以前種得相對比較少,今年全國要擴展到1500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山東也承擔了150萬畝的擴種任務,面積急劇增加,很多農民包括企業還有種植戶,不一定掌握了這項技術,如何讓大家快速掌握技術要領,在生產中用好品種、用好技術,保證在擴種面積的同時,保證產量、保證品質,這也是在山東禹城舉辦集中示范活動的原因。”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孫法軍表示,今年農業農村部聚焦“穩糧保供”主題,把“科技壯苗”列入“三下鄉”活動重點實施內容,把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培訓、指導作為重要內容,重點做好“保夏糧、擴大豆”兩方面工作。
此外,2018年,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豆與玉米輪作試點。作為山東省10個試點縣市之一,禹城市推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破解“糧油爭地”,打造大豆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探索從種植、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銷售到最終消費全程“不斷鏈”的大豆振興發展模式,最終超額完成擴種大豆6.2萬畝的種植面積目標。在大豆振興計劃等政策支持下,2022年,禹城又立下新目標,計劃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10萬畝,探索努力推動大豆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走出一條大豆振興的可借鑒發展之路。此次“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落地禹城,可謂實至名歸。
活動現場,來自國家和省市縣四級農業、文化、科技、衛生等部門單位的專家和志愿者,為農民群眾送上了精彩的文藝演出,贈送了生產農資、農技圖書和技術掛圖等資料,提供了農業科普講座、普法宣傳、專家義診等服務,將寒冷的冬日渲染得暖意融融。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展位,被群眾團團圍住,大家都在掃碼下載“中國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APP。 在工作人員指導下,禹城市十里望鎮郝莊村民劉立順利完成下載。劉立的微信上已經訂閱了不少關于農技推廣的公眾號,這些“活字典”,可以幫他解決不少種田難題?!斑@樣的服務活動忒好了,俺在家門口就能和專家面對面交流,還能了解了不少國家的扶持政策和農業生產的技術知識?!眲⒘⒄f對此次“三下鄉”活動贊不絕口。
“現場免費發放的這些資料真是送到點子上,送到心坎里,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先進農業技術,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能通過手機聯系專家咨詢,以后種地不用愁了?!眮碜杂沓鞘惺锿偛袂f村的種糧戶柴建利從現場領了厚厚一沓書籍和資料回來。
“我們帶來了《德州市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通訊錄》,里面有全市190余位農業專家的聯系方式,群眾都很需要也很積極,我們的材料很快就被群眾‘搶’光了。”德州市農業農村局展位的工作人員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此次國家和省市縣四級部門聯動,充分發揮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品牌效應和聚合功能,以農民群眾切實需求出發,從以前單純送科普書籍,到現在送農資、送技術,以及農業科技化、智能化展示,真正為農民群眾帶去更精準、更優質的服務。
秦玉芬是禹城市“禹你在一起”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隊的一員,作為“三下鄉”志愿服務代表,她和隊友一直都在現場進行志愿服務。“群眾在哪里,我們志愿服務隊就把服務送到哪里,給農民當好‘科技保姆’,讓大家在農業生產中少走彎路。”秦玉芬說,這是鄉村振興服務隊一以貫之的服務理念。她表示,作為鄉村振興服務隊代表,他們就是扎根基層的“三下鄉”主導隊伍,要為農民送科技、送信息、送文化、送文明、送環境,為鄉村振興、三農發展貢獻志愿力量。
與此同時,農業專家深入田間現場與種植戶交流,對小麥田間管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精準指導、把脈問診,帶來“科技壯苗”、科技興農的良方實策。
“麥苗剛露頭,是早澆水還是晚澆水?”“科技壯苗”專家技術服務活動現場,禹城市安仁鎮高老吾村種糧大戶齊長杰帶著這個疑問到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法宏面前尋找答案。
“現在小麥墑情很好,不用澆返青水?!蓖醴ê曜屑氂^察了地里冬小麥的苗情后,對前來咨詢的齊長杰提出自己的就建議:“要及早進行鎮壓,破碎坷垃,沉實土壤;最好進行二次施肥,返青期、拔節期各一次,讓養分吸收更充分,總施肥量無需增加,就是得多費點人工?!?/p>
“冬小麥作為夏糧主體,受2021年秋季持續強降雨影響,晉冀魯豫陜五省冬小麥播期拉長、晚播面積大,苗情類型多、弱苗比例高,給今年夏糧豐產帶來不利影響。”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研究員表示,目前國家體系已經組織專家編寫了技術指導方案和技術服務月歷,配合好農業農村部“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強化科技支撐,提供全過程的技術解決方案,對小麥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戶進行精準對接,培訓指導,聯合各方力量,最大限度降低災害影響,千方百計助力小麥增產和農民增收。
禹城市房寺鎮子軒家庭農場負責人孫永生利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種植了1000畝大豆、玉米,聽說有專家來現場指導,積極報名參加了此次活動。“我種了4年大豆,現在國家實施大豆振興計劃,還有新農機新農藝配套,今后效益肯定差不了。種大豆,我信心越來越足。”孫永生說,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雖然效益好,但要擴大規模,主要看機械能不能配套。這次現場演示,經過定制改造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作業,實現大豆、玉米種子一次性同播,關鍵是改進調整了株距、行距,提高了播種質量,為高產打下基礎,不僅讓種植戶獲得了知識和技能,更向他們傳遞了信心和希望。
據了解,“三下鄉”活動啟動當日,依托中國農技推廣平臺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也開設冬小麥“科技壯苗”專欄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培訓專欄,發布技術指導措施和服務月歷、免費放送培訓課件、7×24小時在線解答技術問題。同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培訓班開班,來自西北、黃淮海、西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15個省(區、市)農技推廣部門技術骨干和省級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參加了培訓,接下來,他們將培訓知識送到千家萬戶。
(文章來源:大眾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