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3-16 09:40:03
原標題:如何從“死活讀不下去”中解困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3年“世界讀書日”當天,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在網絡上發起“來說說‘死活讀不下去的書’”的投票,有近3000位網友參與。最終,《紅樓夢》《百年孤獨》《三國演義》《追憶似水年華》《瓦爾登湖》《水滸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西游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尤利西斯》名列前十。
如何看待這個榜單折射出的意義?大眾閱讀趨于網絡化和快餐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愈演愈烈。就榜單而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是一家有品質、有良知的出版社,其真實性毋庸置疑。然而取樣三千,未免偏少,不能完全說明問題;而且九年之前的網民整體較之今日更為年輕化,同樣說明不了問題的全部。
經典遇冷,原因何在
名著閱讀遇冷,從榜單看與書籍也不無關系。
其一,有些經典閱讀難度太大,比如《尤利西斯》,我曾經找出蕭乾、文潔若兩老的譯本,最終知難而退。再比如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20歲的我在一所荒僻的鄉鎮中學任教,哥哥給我訂閱了社科院世界文學研究所編輯的《世界文學》,刊物開始譯介這本書,并且刊載了部分內容,我買了全譯本硬著頭皮讀了一遍,然后束之于書櫥最高層,那天讀及老毛姆的毒蛇名句“我自己就曾說過,我寧愿讀普魯斯特讀得厭煩,也不愿意讀其他作家的作品來解悶”甚為慚愧,但是至今沒有重讀。
其二,有的名著讀不下去和讀者的愛好習慣有關,比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盜版正版我都瀏覽過,也知道他對中國當代文學產生過巨大影響,莫言、余華、劉震云諸人一度奉之如神明,但是我不喜歡閱讀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包括馬爾克斯、略薩甚至博爾赫斯的作品,部分經典不被青睞,無他,純粹是讀者的個人愛好所致。
那從外部環境維度論,名著閱讀遇冷又有哪些原因呢?
其一是“互聯網+”時代的沖擊。按照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柯普蘭(Douglas Coupland)小說《X世代:速成文化的故事》里的觀點,1995—2010年出生的人屬于Z世代,他們是數字技術的原住民,互聯網和數碼產品深刻而切實地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思想甚至思維方式,他們閱讀和表達的主流媒介也由博客轉為微博、微信,碎片化傾向越發嚴重,目前中小學生包括相對成熟的高中生在作文中呈現出這種現象已經掩飾不住。
另外,確實有一個暗示不讀經典的“場”存在。比如總是有人糾結到底是讀紙質書還是電子書,糾結借助閱讀器和網絡讀書算不算讀書。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你摯愛讀書,所有介質書籍都可以。還有,總有“磚家”為讀書碎片化找到存在“科學性”的理由,比如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人的閱讀專注度只能保持十分鐘,顯然他把自我和人類閱讀經典的素質等同于“錦鯉”了,忽略了人之為人“宇宙精華,萬物靈長”的精神屬性。
開卷有益,必讀經典
開卷不一定有益,讀書也并非清高事。然而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精神的發育、審美趣味的涵育、思維品質的雕刻、精神格局的構筑,最可信賴而又優效的方式就是叩讀經典。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認為,要讀那些具有高貴血統的書。有人淺白地把經典稱為“爺爺書”,同時切不可耗費精力和時間裝一肚子與之相反的“孫子書”,包括那些宣揚狼性鄙棄人性的書,那些赤裸裸張揚厚黑學、兜售成功學的書,應該在源頭切斷其傳輸線路,屏蔽其傳播信號。
我曾經和學校的外教交流過他們國家青少年名著閱讀的狀況,那位俄羅斯外教是一位語言學博士,她說俄羅斯是一個從來不缺乏藝術和文學大師的國度,然而網絡時代,他們的青少年對托爾斯泰、契訶夫、普希金、阿赫瑪托娃也不像過去那樣興趣盎然。另一位日本外教是一位中學日語教師,他告訴我,日本的經典閱讀也不怎么令人樂觀。這一問題是世界性的,不過我們的狀況更為令人憂慮而已。那么,學校和教師如何引領學生們在名著閱讀中實現突圍,抵達陽光如瀑、草長鶯飛的彼岸?
首先教師本人必須是一位優秀的閱讀者,唯其如此,你才具備引領學生閱讀的資質。教師讀書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其一,完善知識結構,少犯錯誤;其二,打上精神底色,打造精神殿堂;其三,有前兩者做基礎,興之所至,自由讀書,從心所欲不逾矩。有的學生閱讀《平凡的世界》時,發覺其悲劇意識極濃,并聯想到李宗盛的歌曲《山丘》中的“越過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闡發其中巨大的荒蕪感,對同齡人而言這觀點極為可貴,然而卻被教師忽略了,因為教師的學養分量不足,自然無法引領學生達成閱讀高階目標。
道術并用,引領閱讀
其實讀者、家長、學生和教師最關注的是什么方法可以讓讀書“有效”,關注實效也算是我們文化傳統中一個人所共知的“隱形”傾向,但是切不可因此墮入短視化、唯功利的泥淖。
首先給予孩子一個堅實的閱讀時空。李希貴擔任山東高密一中校長時推行了一項語文教育改革,名曰“語文實驗室計劃”,運用課程化的方式強化名著閱讀和針對性寫作訓練。讀寫空間叫“語文實驗室”,類似今天的專業學科教室,配備經典名著、精選報刊和相應工具書。語文課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課時來“語文實驗室”完成。閱讀的經典分為核心、緊密、松散三個層級,寫作分為規定性寫作和個性寫作。表面看并沒有琳瑯滿目的技術元素支撐,但是元氣淋漓觸摸到了母語教育的核心,而且不僅提升了語文素養,還提升了學生的精神品質。其實時至今日,仍然可以推行,雖然時空定位不一樣,然而讀書只有好壞之別,并無新舊之分,過去匱乏圖書,今天匱乏讀書。
其次,要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謀劃構建,讓他們真正做學習的主人,為他們組建學習共同體,搭建他們渴求的學習平臺,培育他們的研究意識、習慣,促進他們的思維生長。譬如可以讓學生結合詩詞學習選編一冊唐詩選本、一冊宋詞選本、一冊蘇東坡作品選本、一冊魯迅作品等,配以規范導讀、精準注釋和精彩鑒賞,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眼光與能力。再譬如可以讓他們自己編輯、印刷、設計出一本刊物;可以由他們策劃一個讀書沙龍或者論壇;還可以讓他們改編幾個課本劇,自編自導自演一出經典名著改編的大戲。我的學生曾經把《鴻門宴》改編成兩種風格的劇本,一種忠實于原文,一種由班里精通芭蕾的同學演繹了一出輕魔幻劇,而他們自己編演的《傲慢與偏見》更是將其解讀力、鑒賞力和創造力發揮到了極致。
再其次,匠心設計有創意、貼近學情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對具有一定閱讀素養和知識水平的中學生,在引導他們注重基本理解的同時,可以設計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問題,以培養他們的研究精神和創見。可以設計宏觀性問題,譬如讀《堂吉訶德》,可以引用別林斯基的評價進行統領:“在歐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范例僅見于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告訴學生,我們過去過于重視滑稽、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而忽略了另外一面,閱讀研討過程中請加以探究。
在日常學習中,組織群文閱讀加以拓展也要適時引導,譬如學習王安石的文章《答司馬諫議書》,感受王氏作為改革家勇氣和堅定的同時,再和學生一起閱讀司馬光勸導王安石的四千字長信《與王介甫書》。兩位都是大賢,圍繞富國利民,往復辯論,光明磊落。王安石于公決絕霸氣,司馬光對友透徹誠懇,如此閱讀顯然效果更佳。
在具體閱讀一篇文章時,同樣可以設計活動把學生導入思維與思想的深層,譬如讀汪曾祺的《玉淵潭的槐花》,可以問汪先生自言著文深受歸有光影響,從中找出依據并分析其中美學價值;讀《陳小手》《黃油烙餅》,引導學生分析大眾喜歡的花花草草、吃吃喝喝層面之外,汪先生筆下隱含的“抒情人道主義”。培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深度閱讀能力在名著閱讀中的落實,需要策略,需要思路,也需要學理。
還有,培養學生閱讀名著經典,要立足于國民閱讀素養、國民寫作能力的建構,著眼于健全人格、悲憫人性、精神格局的打造。譬如在閱讀文學名著之外,還要引導學生閱讀歷史、美學、哲學及學術名著。閱讀過程中,既要注重宏大敘事、宏觀思維,又要重視細節體驗、精讀批注。
在武俠小說中可以有各色奇遇,先前是武功低弱的曾阿牛,山洞奇遇獲取心法秘籍,出山即為打遍天下幾無敵手的張無忌。而經典閱讀唯有一本一本積累,小火微煨,“急不得也么哥”。突破瓶頸,突出圍城,不能只是坐而論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更需要有意義、有力道、有理性的行動。
(作者系濟南外國語學校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報2020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