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2-06-21 15:49:06
原標題:看濟南市“一區兩校”重新定義下的“勞動課”
來源:濟南日報
給大蒜編好“麻花辮”、幫小麥成功“脫去”外殼、給黃瓜支上“梯子”……連續1個月的時間,長清區歸德中心小學的學生們“農忙正當時”,從采摘到義賣,孩子們無縫銜接自主經營,學校勞動教育碩果累累。
5月25日,山東省教育廳官網公示山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和勞動教育實驗學校名單,共認定13個縣(市、區)為山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32所學校為山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學校。我市共有長清區、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以及濟南外國語學校“一區兩校”入選。這些實驗單位是如何探索出一條勞動教育特色發展之路的?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實踐基地:讓學生回歸“田園”,在實踐中體驗勞動快樂
趁著課間十分鐘,長清區坦山小學的學生們來到校園里的“半畝田”,摘下甜瓜分享著;盛夏正濃,長清區博園小學學生們將在“百草園”采摘的決明子,送到一旁山東中醫藥大學進行炒制后制茶清熱;而在濟南外國語學校,經過學生們施肥澆水,上個月剛種下的新一季農作物,已經冒出小芽……
校外有社會實踐基地,校內有微型實踐基地,這是“一區兩校”的共識。20處勞動教育社會實踐基地、20處勞動教育校內微型實踐基地、100名勞動教育指導師……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長清區舉行第二批中小學勞動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啟動暨《推介手冊》發布儀式,給全區學子送上了一份“勞動教育大禮包”。
同樣,濟南外國語學校也在校內開墾出了勞動實踐基地“格致園”,基地分為88塊區域分配給每個班級,將全年時間分為10余個階段,根據自然規律種植不同品種農作物,并定期開展不同步驟的田間勞作,讓這片土地成為學生特別的“課堂”。
而在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學校把校內900平方米的紅領巾種植園,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核心陣地,讓學生在其中過春夏秋冬、觀日月星辰、感鳥語花香、摘瓜果桃李。“在每一個場域中,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勞動項目。以農場為例,低年級的學生以認識農作物、澆水為主;中年級的孩子開始體驗嘗試各種采摘;高年級的學生則用農具翻地、播種。”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在校外,學校還利用“濟西濕地”實踐基地,讓孩子們在真實情境中體驗勞動,同時鼓勵假期返回老家的學生充分體驗勞動實踐。
讓學生回歸“田園”,在實踐中感悟勞動快樂。長清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長清區教體局副局長巨傳禎介紹,2022年,長清區政府把中小學勞動教育列入16件民生實事,重點推行“雙20優創計劃”和“雙百優選工程”。“雙20”即在全區范圍內認定20家標準化中小學勞動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選樹20所示范性中小學勞動教育“校內實踐基地”;“雙百”即面向社會選聘100名實踐型“勞動教育指導師”、面向學校評選100名研究型“勞動教育主導師”,從而形成全域推進、無縫對接的“全勞動”新樣態。
課程融合:系統涵蓋課程、實踐、志愿服務,讓學生勞動體驗更“走心”
“從今天起關心水分、土壤,我有一棵小苗,靜待成熟。”在長清區鳳凰路小學2021級一班的教室一旁,學生們在自制的花盆上種下綠植悉心照料。學校校長馬憲軍告訴記者,從一個木片到成為花盆,再從花盆上繪制喜歡的圖案,最后填土、施肥,每天記錄成長。學生們高度貼合學校的教學理念:“每一個都了不起”。
從勞動教育延伸到生物、美術、語文、數學等課程融合,從一盆小小的綠植便可滲透出學校的課程體系。與此相同的是,在長清區歸德中心小學,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做海報、設計廣告詞,各小組安排好分工在校門口將辛苦采摘的大蒜進行義賣。怎么定價、如何交易,全憑學生“自治”。最終,學生們將義賣所得買成慰問物資,送給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的叔叔阿姨們。
“打破時間、空間以及學科的壁壘,形成分主題、分年級、多學科融合的勞動教育大課程觀。”正如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校長高紅燕所言,勞動教育已經成為滲透學生日常校園生活的“必備元素”。在這里,學校每周設置一節勞動課程,并將每年5月和9月定為學校勞動月。其中,5月定為“美耕、踐能”主題勞動月,9月學校科技節定為“創新勞動”主題的勞動月。此外,學校研發一至六年級6冊《勞動教育》校本教材,開發了美耕、踐能、食育、行走、科技、學科融合、編織、泥塑、剪紙等9大勞動課程群。
課程融合是趨勢,勞動教育評價就是檢驗學生落實程度的“抓手”。在濟南外國語學校,學校制定《勞動教育指導手冊》,涵蓋勞動教育課程、保送生勞動體驗課程、家庭勞動教育、寄宿值日勞動管理、勞動值周等系統方案。學校還將勞動教育課程實行學分制,滿分100分,其中校內勞動課程80分,家庭勞動教育課程10分,社會勞動教育課程10分,學分的取得與班級、個人等校內榮譽相掛鉤。
家校互動:校內外協同,幫助學生從小樹立“主人翁”意識
“剛上小學那年,學校的科技節、淘寶街一下子就把孩子的胃口吊起來了。基本上每年都會舉行三四個大型的活動,給了孩子很多鍛煉的機會。”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四年級三班學生顏廷澔的爸爸顏濤告訴記者,學校豐富的課程體系讓孩子掌握了很多生活技能。目前,孩子會做涼拌菜、西紅柿炒雞蛋、蠔油生菜等簡單的菜品。疫情防控期間,在獨立照顧自己之余,偶爾還能幫晚下班的父母提前做好飯菜。
“孩子之前回家什么都不做,現在每天起床疊被子、刷牙、吃飯,全都不需要催促。”來自長清區鳳凰路小學的家長馬女士感慨,自從學校開始推廣“午休課程”,孩子逐漸學會自己收拾被褥,養成整潔的習慣。據悉,作為長清區首個實行“躺睡午休”的學校,鳳凰路小學為學生們設置了午睡區,購置了午休墊、被褥等用品。“從細節開始,孩子們能夠自己做到的事,盡量讓他們自己動手去做。”馬憲軍強調。
據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四年級三班班主任張慧分享,端午節假期,學生、家長、老師圍坐一起包粽子、研究粽子的營養價值的畫面仿佛就在眼前。“圍繞這一勞動體驗,各項活動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呼應;既有老師指導,又有父母參與,形成了全學科、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她表示,在學校豐富的課程體系指導下,孩子們一入學便能接受系統的勞動教育。在生活技能上,學生從整理桌椅、整理衣服開始學起,慢慢過渡到整理房間、做家庭計劃等,每一步都學得很扎實。(本報記者孫墨琦范開云曹莫實習生紀富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