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2日訊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工商聯編制印發了《“抓環保 促發展”100例》。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抓環保 促發展’百個典型案例”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抓環保 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推動,據省財政廳副廳長袁培全介紹,近年來,省財政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美麗山東建設的部署要求,把支持生態環保作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資金投入和機制創新雙向發力,取得了較好成效。
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2020年以來,省財政統籌資金504.17億元,推動開展“四減四增”行動,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實施海洋、濕地、礦山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和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支持節能減排,保障污染防治和生態文明建設重點任務落實。
在環保領域實施“大專項+任務清單”機制,以任務清單為引領,以重點項目為支撐,統籌資金設立“環境保護”大專項,實現預算指標和任務清單同步下達、上級資金和市縣資金統籌使用、預算執行和項目建設統一管理,增強基層資金使用自主權,提高財政資金效益。
持續深化財政機制創新。一是建立健全“1+8”生態文明建設財政獎補機制,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調節資金收繳返還、節能減排獎懲和空氣、水、森林、海洋等生態補償,推動實現全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全覆蓋,通過將環境治理成效與經濟利益掛鉤,激勵引導各地落實生態環保責任。二是在全國率先建立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按照與綠色發展的相關性,將節能、排污指標優于國家和地方標準,符合綠色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要求等7類企業,列入財政優先支持范圍;將節能、排污指標達不到國家和地方標準,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等6類企業,確定為財政不予支持范圍,引導企業走高質量、低污染的綠色發展之路。三是建立生態文明強縣財政激勵機制,出臺對“環保管家”“環境醫院”、農林廢棄物和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示范、整體清潔生產集群審核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獎補政策,助推生態環保事業良性發展。
強化財稅優惠政策落實。一是加大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節水等稅費優惠政策宣傳推介力度,持續推動惠企政策有效執行,促進環保產業加快發展。二是推行綠色政府采購政策,對納入節能產品清單的產品進行強制采購,鼓勵部門單位優先采購納入環境標志產品清單的產品。2021年全省優先采購環保產品、強制和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產品分別占同類產品采購總額的67.68%和87.64%,同比提高1.4和34.14個百分點。三是分期注資3億元,支持組建省環保發展集團,積極培育打造我省環保產業龍頭企業。
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環保發展。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撬動作用,用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廣泛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環保領域。截至目前,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累計投資綠色低碳相關項目306個,投資金額380.3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融資1364億元;納入國家PPP項目管理庫的生態環保類項目55個,投資額528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資482億元。
下一步,山東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創新和資金統籌,引導撬動各方力量投入生態環保事業,為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