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2-08-14 14:20:08
原標題:濟寧:用“山東手造”講述儒家文化
來源:山東商報
濟寧,作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發祥地,千百年來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著,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文化旅游發展活力。2022年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的成功舉辦,讓濟寧市在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迎來了一次“高光時刻”。而此前“山東手造·優選100”評選活動中,濟寧也有九家公司上榜,五家公司提名,收獲頗豐。
◎山東省文旅產業創新研究院 劉亞薇
城市文化與文化產業融合
1.特色手造與儒家文化的創新發展
孔子教子學詩學禮,歷來被傳為美談,被稱作“庭訓”“詩禮垂訓”、孔子后代自稱“詩禮傳家”。據濟寧孔子文旅集團文化創意產業部主管吳顥天介紹,該集團打造的“詩禮傳家”系列手造產品是將濟寧當地特色手藝與儒家文化相結合,推出木雕、拓片、尼山石雕刻、印信、孔府漆器五大系列產品,每個系列又衍生出不同分支。《詩禮傳家套裝》是文房三寶,包裝采用第75代衍圣公親筆題字“詩禮傳家”為設計包裝主體,配以木質禮盒,簡約精致,返璞歸真;印有孔子中心思想“仁義禮智信”字樣的杯子;頭戴裹巾、身穿傳統漢服、垂眉長須的孔子手辦一改傳統孔子莊重的形象,將其卡通化,使得儒家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下時代?!巴ㄟ^創新將不同產品作為載體,傳播孔子思想,讓年輕人能更具體的感知傳統文化?!?/p>
篆刻,是書法與鐫刻結合用來制作印章的藝術,是屬于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被美國學者威廉羅肯特認為“代表了世界美學的最高成就”,迄今已經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子密碼、人臉識別等技術層出不窮,用印章的人越來越少。這種情況從一家叫孔府印閣的店鋪在網上銷售印章、開展定制服務開始發生了轉變。
孔府印閣電商基地負責人劉鵬曾表示,“當時網銷篆刻印章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我們才形成了較為科學的交易模式,現在印章市場流行的網上交易模式基本都是我們摸索出來的?!?/p>
孔府印閣有兩個部門負責創新相關業務,一個是運營部,另一個是產品部。產品部的創新是指產品的樣式和工藝等,今年主推的萌虎黃銅印章系列將傳統的石質印章換一種形式展現,變的是外形,不變的是印章所承載的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一上線就受到消費者追捧。運營部則是通過數據,分析消費者的消費意愿,發掘潛在的消費熱點和消費市場,并為產品部提供需求和創意元素。
2.老技藝的新方向
作為山東的民間土布織造工藝,2008年“魯錦織造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魯錦織造程序復雜,生產速度比較慢,一個人一天最多織五六米,導致手工魯錦的價格常常和勞動付出不成比例,做手工魯錦的人也越來越少。
在這種情況下,實用工藝逐漸成為魯錦的發展方向之一?!肮局饕匀沼眉徔椢餅橹?,有手工刺繡魯錦床品、服飾刺繡等居家用品等近百個品類?!痹跐h紡繡第六代傳承人張海楓看來,繡制不是簡單的將圖案堆砌在布料上,而是需要更多的巧思?!耙鶕粔K面料的風格,找出最匹配的設計,用在什么空間,用在什么地方……”為了能夠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張海楓在內容與方式上拓展思路,以傳統針法為基礎,不斷加入新的元素,將繡制的圖案簡練化,提升整體的設計感。據介紹,漢紡繡形成針法靈活多樣,針法細膩,花型簡潔大方、顏色搭配和諧,有較強的實用性和經濟性。目前繡品圖案以牡丹、海棠、荷花、梅花、蘭花等中國吉祥花卉為主,結合山東魯錦純棉布料進行手工刺繡,開發了系列家居產品。
為積極傳播魯繡工藝,張海楓也在當地開設培訓班,近20年培訓了80多人,之后她還將擴大培訓班規模,并且開通微信視頻賬號,讓網絡上的更多人來了解魯繡這門手藝。
嘉祥春秋源魯錦公司在工作室設立了魯錦體驗區,游客可以親身體驗手工紡紗、織布、縫紉等傳統技藝?!按呵镌呆斿\靠的不僅是傳統的工藝,還有現代的時尚觀念?!必撠熑藦埱锩氛f,把中國傳統的草木染、扎染、藍染工藝用于魯錦面料,將現代元素融入傳統工藝,與時尚、潮流相結合,讓更多人感知魯錦,愛上魯錦。
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府菜
明清時期,孔子嫡長子世襲的“衍圣公”已官居一品,享有攜眷上朝的殊榮。由于孔子的“圣人”地位,帝王“朝圣”祭祀活動頻繁,皇室成員每次來曲阜,孔府都要以盛宴接駕。孔府的廚師實行內外廚輪流值班制度,內廚專為“衍圣公”及其家人烹飪,外廚主要服務于大型筵席、祭祀等活動??赘畯V泛的社交活動和內外廚之間的頻繁更替,促使了孔府和宮廷、民間烹飪技藝的不斷交流,逐漸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孔府菜。
如今60多歲的彭文瑜,是孔府菜烹飪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事孔府菜制作已有40余年。上世紀80年代初,孔府菜的菜品、風格、技藝、容器都瀕臨失傳,急待發揚和傳承,彭文瑜參與了孔府菜的整個烹制過程和編寫孔府菜的簡要介紹,并參與整理了孔府宴席、孔府餐飲文化。他表示:“孔府菜傳達的不僅是一個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飲食理念和文化?!?/p>
在孔府菜形成和傳承的過程中,相關技藝或多或少流入民間,一直被人們效仿,影響著民間的飲食文化。后來孔府的廚師們自謀生路,孔府菜也跟著他們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今,在曲阜,很多酒店都能做一些孔府菜,引得游客們慕名前來。人們都想品嘗一下“正宗”孔府菜。何為“正宗”?在彭文瑜看來,正宗孔府菜最是講究,要做到“粗菜細做,細菜精做,物盡其用”。
各界助力老手藝,迎接新發展
今年年初濟寧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著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整合全域優勢文旅資源,高水平做好濟寧文旅形象策劃推廣,打響濟寧旅游整體品牌,推動濟寧從文旅大市向文旅強市加速轉變?!崩显捳f“民以食為天”,孔府菜作為當地特色餐飲代表,義不容辭地要做好傳承和傳播。
1.打造新時代的孔府菜
濟寧召開2022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餐飲品牌打造工作部署會指出,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的召開是濟寧打造孔府菜千載難逢的機遇,要利用好這次機遇,打造出一批特色宴席、創新菜品,推出孔府宴,帶動全市旅游餐飲業快速發展。
會上還強調,要守正創新,把濟寧的飲食文化推向新的高度。餐飲烹飪工作者,要發揚工匠精神,走精細化之路,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思考研究菜品研發,為濟寧市旅游餐飲業研發一批特色菜品,打造一批新時代的孔府菜,為后世留下一批有形、無形資產。
2.讓設計體現出該有的價值
嘉祥春秋源魯錦公司負責人張秋梅曾和當地魯錦傳承人趙芳云老人有過交流,她認為,趙芳云老人很多設計理念和圖案設計很好,可以匯總成書籍資料,成為工業生產的模板,有利于古老技藝的傳承。現代工業設計是各種技術和審美觀念的交叉產物,飽含創造者的智慧和心血,將傳統技藝融入現代工業設計,需要尊重非遺傳承人,強調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讓設計體現出該有的價值,這是古老技藝傳承必須解決的問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