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wǎng)
2022-08-18 16:39:08
原標題:煙臺格“外”好|外國留學生走進非遺文化館 感受地方文化內(nèi)涵
來源:中國山東網(wǎng)
中國山東網(wǎng)-感知山東8月18日訊 (記者 盧偉霞 任利偉 通訊員 吳俊杉 張彤) 煙臺歷史悠久,文化源淵流長,先民們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以其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為內(nèi)涵,創(chuàng)造產(chǎn)生了豐富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18日下午,煙臺格“外”好——留學生暑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驗活動第三站來到了煙臺市非遺文化館。
參觀中記者了解到,在眾多的民俗瑰寶中,膠東大鼓、海陽大秧歌、藍關戲、長島漁號、八仙傳說、膠東全真道教音樂、八卦鼓舞、螳螂拳、萊州草辮、掖縣滑石雕刻、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漁燈節(jié)、煙臺剪紙、龍口粉絲傳統(tǒng)制作技藝15項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煙臺市非遺文化館面積700平方米。整體展陳分為“煙臺剪紙展示區(qū)”“民俗文化展示區(qū)”“海洋文化展示區(qū)”“大師工坊”“展銷休閑區(qū)”五大區(qū)域,依次介紹了三大方面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內(nèi)容。來自孟加拉國的山東工商學院留學生MASUM MD表示,“通過參觀煙臺市非遺文化館,我了解到了煙臺當?shù)氐纳a(chǎn)生活、民俗風情以及特色人文,也了解到煙臺市為了非遺保護而做的工作,這是一個了解非遺文化的很好的地方。”
多年來,煙臺市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建立了四級名錄體系,使一批珍貴、瀕危、具有杰出價值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得到了有效的搶救和保護。目前,煙臺市共有國家級項目15項,省級項目68項,市級項目160項,縣級項目526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8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3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02人,縣級代表性傳承人677人。
來自孟加拉國的山東工商學院留學生MASUM MD表示,“通過參觀煙臺市非遺文化館,我了解到了煙臺當?shù)氐纳a(chǎn)生活、民俗風情以及特色人文,也了解到煙臺市為了非遺保護而做的工作,這是一個了解非遺文化的很好的地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