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2-09-02 18:11:09
原標題:網絡文明海報談⑥丨同心同行,建設網絡文明的齊魯高地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評論員 徐坤杰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進入數字時代后,人們則習慣了棲居在“網”上、生活在“云”中。
數據即是最好的證明。據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4.4%,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6%。可以說,從生活娛樂,到工作學習,再到購物出行……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早已深度融入并塑造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影響可謂無遠弗屆。
在網絡世界中,一方面,我們享用著互聯網帶給我們的無限便捷,仿佛身處美好世界。但在另一方面,網絡世界作為現實世界的延伸,其實也并非完美。網絡暴力、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網絡信息泄露等亂象都在滋生蔓延。
問題推動解決,恰是這些網絡的“陰霾”促使我們做出拓展互聯網價值邊界和構筑真善美網絡空間的堅定選擇。如同現實社會的有序運轉需要道德自律和法律規制一樣,網絡世界同樣不能缺少對文明的倡議和對規則的遵守。在山東,一年一度的網絡文明周,即是全面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的有效舉措之一。當前,2022山東網絡文明周還在進行時,活動周延續了“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的主題,從8月29日持續至9月4日。
活動周期間,相關活動內容設置豐富多彩,包括了線上網絡文明知識競賽、網絡文明“云”傳遞活動、網絡文明“六進”宣講、沿黃九省區網絡名人送祝福活動、2022年度“好網民·在山東”榜樣人物(榜樣社團)頒獎活動,以及在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十起2022年上半年山東省網絡舉報處置典型案例和十起2022年上半年山東省網絡辟謠典型案例……一些列凸顯網絡文明主題的活動在全省密集、有序的展開,網絡文明的清風和雨露正在齊魯大地上吹灑。
而且,值得指出的是,本次山東網絡文明周以省市共辦的形式舉行。我們觀察到,活動周期間,多地市都制定和發布了本地網絡文明倡議書以及一系列與本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實際相適應的網絡文明建設舉措,其成效也在持續推進和落實中不斷顯現。
從內容安排到舉辦形式,本次活動周都真正實現了沉浸式倡樹網絡文明新風。在集中的一周時間里,從網上到網下,從省里到市里,從機關到企業,從社區到學校,到家庭,再到具體的每一個山東人,都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了活動中來,共同感受和領略網絡文明的魅力,為在之后的每一天里,發揮每一個人的力量,推動網絡文明建設,形成網絡文明新風尚,積蓄能量。
正如詩句中所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同樣,網絡世界里沒有“局外人”,網絡文明建設也沒有“局外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現實社會的公民,也是網絡世界的公民,更是網絡文明建設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這也正是山東網絡文明周舉辦的意旨所在,即在更大范圍中,影響更多人,發動更多力量,加入到網絡文明建設的隊伍中來,共同踐行、建設和捍衛網絡文明。
不僅如此,作為負責任大省,山東于2021年在全國率先創辦網絡文明周,敢為人先,主動作為,這正是山東全面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的生動寫照。事實上,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山東一直在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收獲。特別是近些年來,山東實施了一些列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實踐和舉措,網絡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策劃“沿著大運河看山東”、沿黃九省區網絡名人送祝福等重大主題活動,厚植文化土壤,彰顯齊魯文化風韻;
廣泛開展“好網民·在山東”榜樣人物(榜樣社團)優秀故事評選,發揮榜樣的力量,讓好網友引導、影響和帶動更多網友;
開展正能量作品評選活動,用正能量感染和激發更多正能量,積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網絡文明環境;
評審確定31家“山東省網絡素養教育基地”,通過開展安全上網、文明上網知識培訓以及網絡文明宣講等活動,線上線下推廣普及網絡素養教育;
通過“禮樂云”數字文化館平臺、“齊魯文化云”平臺、“海豹數藏”國有數字藏品交易服務平臺的建設,不斷推進優質公共文化的網絡化、數字化,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針對網絡亂象,山東深入開展“清朗”“凈網”“護苗”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打擊和整治網上違法違規和不文明行為,規范網絡信息傳播秩序。
……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網絡同心,文明同行。山東堅持用一系列創新實踐和舉措,統籌網上網下,深入推進網上網下文明建設有機融合、互相促進,推動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網。在齊魯大地上,網絡文明的風尚正日漸濃厚,網絡文明的土壤在愈加豐沃,網絡文明的高地已經在隆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