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2-09-27 09:49:09
原標題: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帶動日本社會認識真實中國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邢曉婧 范安琪】編者的話:1972年9月29日,中日雙方簽署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實現邦交正?;V腥占o念邦交正?;?0周年來臨之際,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中日兩千多年悠久交往的歷史長河中,50年只是一個短暫片段,但這50年無疑是中日關系發展最迅速、帶給兩國人民福祉最多、對地區和世界影響最大的50年。孔鉉佑大使2019年5月履新之前,曾先后三次在中國駐日本使領館工作,最早的一次是在上世紀80年代。談及親身見證的兩國友好合作和起伏變化,他強調說,中日關系的內涵從來不只局限于雙邊,也一直與地區和國際形勢緊密聯系、相互影響,“中日關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作為鄰國這十分正常,關鍵是雙方要妥善管控風險和處理分歧,防止影響兩國關系大局”。
“超乎想象的‘中國速度’給日本社會帶來巨大心理沖擊”
環球時報: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緩和了當時世界的緊張局勢,也促進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發展。在當時的背景下,中日邦交正?;兄鯓优e足輕重的意義?
孔鉉佑:中日關系內涵從來不只局限于雙邊,一直與地區和國際形勢緊密聯系、相互影響。50年前,中日在冷戰背景下實現邦交正?;?,不僅為兩國開創了50年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開啟了兩國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新篇章,也大幅改善了亞洲地緣安全環境,維護了地區長期和平穩定,對打破東西陣營堅冰、促進全球化和多極化具有重要意義。
中日得以實現邦交正常化,關鍵在于雙方能夠擺脫冷戰思維束縛,順應和平發展大勢,從兩國根本利益出發作出獨立自主的戰略決斷。這反映出政治體制、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甚至是曾經敵對的國家也可以超越分歧、求同存異,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事實證明,中日恢復邦交以及此后兩國關系蓬勃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世界發展和繁榮注入了正能量。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應汲取前人經驗和智慧,準確把握潮流和大勢,理性作出明智選擇,確保中日關系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行。
環球時報:在不同時期處理中日關系時有哪些“變與不變”?您有什么感受可以分享?
孔鉉佑:作為長期從事對日工作的外交官,我親身經歷了中日關系的起伏變化,也見證了兩國友好合作的成長收獲。邦交正?;?0年來,中日交流合作取得長足發展,雙邊貿易額從10億美元增長至3700多億美元,人員往來在疫情前達到年均1200萬人次。這些成果不僅為兩國各自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也有力促進了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中日關系發展至今,其政治基礎和精神內核從未改變,即中日應始終堅定和平友好合作信念,堅守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精神,把握和平共處、互利共贏、世代友好的大方向。唯有如此,兩國關系才能穩健前行。同時,雙方面臨的內外形勢不斷發生變化,給中日關系帶來更多復雜因素。其中最顯著的是中日實力地位的逆轉,以及隨之而來的日本社會對華心態調整。2010年中國GDP反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年底,中國GDP可能達到日本的4倍,這種超乎想象的“中國速度”給日本社會帶來巨大心理沖擊,甚至導致部分人對華認知產生偏差,需要一定時間作出調適。
我曾親身參與中日多個政治文件和共識的出臺過程,尤其是親歷中日四點原則共識的談判,深知兩國關系的重要性和復雜性。最大感受就是無論內外環境如何變化,中日作為不能搬家的近鄰和擁有長期交往歷史的伙伴,應該始終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妥善管控矛盾分歧,不斷增進政治互信,不被一言一行所擾,不為一時一事所惑,真正從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共同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
環球時報:回顧過去一段時間,中日之間的交往并非一帆風順。圍繞各種問題兩國之間不時產生摩擦。為什么您經常強調,中日雙方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分歧,但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管控,就會成為兩國關系改善發展的障礙?
孔鉉佑:中日關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作為鄰國這十分正常,關鍵是雙方要妥善管控風險和處理分歧,防止影響兩國關系大局。具體而言,雙方面對矛盾分歧應該把握幾條原則:一是切實重信守諾,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一系列重要共識,不觸碰兩國關系紅線;二是堅持“中日互不構成威脅、互為合作伙伴”的定位,不斷增信釋疑,避免誤解誤判;三是堅持求同存異,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做好及時溝通和危機管控,防止局勢升級甚至失控。相信做到以上幾點,中日關系這條大船就能夠把穩航向、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中日關系再一次來到何去何從的關鍵路口”
環球時報: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天津同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秋葉剛男共同主持中日第九次高級別政治對話。您如何看待近期中日兩國的高層互動?
孔鉉佑:不久前楊潔篪主任在天津同秋葉剛男局長舉行高級別政治對話,就兩國關系和地區國際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取得了積極成果。在國內工作時,我曾多次參與這一對話機制,每次雙方都會進行廣泛、坦誠的交流溝通,在中日關系重要節點就兩國關系作出規劃和展望。高層互動對中日關系具有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同時也離不開適宜的輿論環境和民意氛圍。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為培育和維護兩國關系改善發展勢頭作出不懈努力。
環球時報:作為亞洲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經濟體,中日兩國對于地區和平與穩定有何作用?在推動區域和國際多邊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中日還將在哪些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
孔鉉佑:邦交正?;?0年來,中日為地區乃至世界樹立了合作共贏的典范。在中日共同引領下,亞洲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順利實施,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初見成效,東亞各機制務實合作穩步推進。近年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日各領域交流合作受到一定制約。同時,兩國優勢互補、互有需求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在節能環保、醫療養老、財政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雙方合作面臨更加廣闊的新空間,應該共同挖掘潛力,不斷做大利益蛋糕,實現更高水平合作。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雙方還應共同維護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和區域一體化進程,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糧食能源安全、環境保護等課題積極開展合作,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環球時報:當前中日關系依然復雜嚴峻,站在邦交正?;?0周年的新起點,中日應該如何面向下一個50年?
孔鉉佑:面對百年變局、世紀疫情及世界形勢深刻演變,中日關系再一次來到何去何從的關鍵路口,面臨邦交正?;詠砦丛羞^的新局面。雙方應拿出使命感和責任感,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關于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的重要共識,引領中日關系以更成熟穩定、健康強韌的姿態步入未來50年、100年。
為此,雙方一要增進政治互信,積極開展包括高層在內的各層級對話溝通,不斷增信釋疑,為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夯實根基。二要深化務實合作,持續做大做強共同利益基礎,為中日關系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充沛動能。三要激活民間友好,廣泛開展人文交流及民間地方交往,著眼未來加強青少年交流,為疫后有序恢復人員往來做好謀劃和準備。四要妥處矛盾分歧,管好業已存在的老問題,化解剛冒頭的新問題,防止對兩國關系大局形成干擾。五要順應國際大勢,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和開放的區域主義,在團結還是分裂、合作還是對抗的重大抉擇前做出正確選擇。
環球時報: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日本在內的七國集團發表涉臺錯誤言論以及“8·15”前后日本內閣成員和一些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等惡劣行徑,我駐日使館密集發聲駁斥,并積極闡述中方立場。這一系列的舉措取得哪些成效?又遇到哪些挑戰?
孔鉉佑:針對美、日在臺灣、歷史等問題上的消極言行,我們通過交涉、對外發聲等方式,密集表明了堅決態度和明確立場。在我們及時有效工作下,日本輿論出現了不少理性聲音。一些主流媒體刊發社論,表示不支持佩洛西訪臺,指出此舉明顯出于政治私利,不利于臺海和平穩定。不少有識之士開始發出聲音,批評佩洛西竄臺,強調日本不應在涉臺問題上跟著美國跑,而應拿出更多政策自主性。另一方面,偏激觀點在日仍大有市場,一些人叫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認為日本應堅決支持臺灣。部分保守政客和利益相關者更是妄圖在臺海局勢上煽風點火,借機推進日“修憲強軍”進程,從中謀取私利。
圍繞臺灣和歷史問題,日本國內各種論調層出不窮。我們要做的,不僅是點明其惡劣性質,更要講清問題背后的歷史經緯,指出這些問題涉及中日關系政治基礎和兩國恢復邦交的原點,揭露此次美日挑釁在先、我正當反制在后的是非曲直,爭取國際社會廣泛理解和支持。同時敦促日本政府在有關問題上重信守諾,謹言慎行,不得給中日關系造成干擾和損害。
“日方嘆服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率和能力”
環球時報:您如何與日本各界分享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對方對哪些中國經驗感興趣?
孔鉉佑:習近平外交思想是我們開展對日工作的原則指引和根本遵循,是我們在同日方交流過程中最常談及的話題。這一重要思想囊括了中國全球治理和周邊外交的理念、政策、方針,有助于我們向日方闡釋中國每一個外交行動、每一個政策選擇背后的宏觀邏輯和戰略思考。
同日方交往過程中,對方常流露出對中國國家治理模式的興趣,經常感慨中國制定國家長遠發展規劃、落實具體項目計劃的雄心,嘆服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率和能力。同時,日本社會對中國科技創新和新興業態十分感興趣,對中國社會蓬勃生機和發展活力羨慕不已。一些曾在中國常駐的日本朋友講,“已經習慣于中國多元包容、充滿活力的社會氛圍,回到日本反而感到很不自在”。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們的發展吸引力和制度優越性。
環球時報:如何才能幫助日本社會和民眾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
孔鉉佑:隨著中國體量不斷增大,與世界接觸交流增多,我們已經走近舞臺中央、聚光燈下。在此過程中,我們難免遭受一些誤解甚至中傷,正當的維權活動也可能引發非議。針對涉及主權權益和原則問題的抹黑和攻擊,作為外交官必須守土有責、主動回擊、以正視聽,堅決、有力捍衛國家核心重大利益。面對一些不負責任的指責和謠言,我們可將其視作大國成長過程中必經的煩惱,冷靜沉著應對,及時激濁揚清,有效維護國家民族尊嚴和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官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毫不妥協,不折不扣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時要善于溝通協調,推動交流合作,不斷擴大朋友圈,為祖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應該看到,日本媒體高度重視中國和涉華報道,很多媒體能充分認識到中國對日本的重要性及對地區乃至全球穩定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一些日本媒體對中國仍存在根深蒂固的誤解和偏見。我們的任務就是鞏固和擴大積極因素,化解和抑制消極因素,努力引導日本媒體客觀全面報道,帶動日本社會和民眾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準確的中日關系。事實上我們的工作已經見到成效,日本國內一些保守學者開始作出反思,認同中國發展給日本和世界帶來的機遇。不少年輕人對中國發展充滿興趣和憧憬,認為日本在很多方面應該向中國學習借鑒。這些都反映出日本社會對華認知的積極變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