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10-04 20:44:10
原標題:“老驥”伏櫪,志在“鄰里” 濟南十六里河有一群奔走在“矛盾”之間的老人
來源:大眾網
原標題:“老驥”伏櫪,志在“鄰里” 濟南十六里河有一群奔走在“矛盾”之間的老人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虹曉 呂樂 畢勝 濟南報道
在濟南十六里河片區,有這樣一群老人,他們有的年近七旬、有的患有疾病、有的甚至帶著“支架”,但他們卻有同一個名字——“老驥”。
他們是濟南市中公安分局的退休干部,離休后在一間間調解室里聚“老驥”之志,在鄰里居民間盡“老驥”之責,繼續發光發熱,實現老年人生價值。
圖:在濟南市中區十六里河派出所有一處“老驥調解室”,專門化解社區居民間存在的矛盾糾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攝)
濟南首家“老驥”調解室 半年來調解上百起矛盾糾紛
前兩天,老驥調解室迎來了一對因為琴聲吵得不可開交的鄰居。姚女士和張女士住上下樓,張女士的孩子已經升入高中,每天放學時間較晚,在完成課后作業之后會開始練鋼琴,有時會持續到九點多。而姚女士的孩子年紀比較小,晚上九點之前就已經上床休息。這夜晚的琴聲就成了兩家矛盾的根源,為此雙方多次溝通無果。
“每天晚上九點多還在彈鋼琴,孩子過了那個時間就睡不著了,一家人都不安生。”姚女士生氣地說,“之前去找她,她不講理。”
“你不讓我在家練琴也可以,你給孩子出學費去外面練琴。”張女士也毫不讓步。
“明明你孩子擾民,憑什么我要掏學費?”
“我孩子放學晚,練琴時間也晚啊。”
“放學晚就能擾民嗎?”
“孩子明年要高考,考藝術,你不能不讓孩子練琴吧。”
在調節室里,兩位當事人你一言他一語吵得不可開交,雙方都覺得自己占理。
“好好好,兩位鄰居先冷靜一下。”當天在“老驥”調解室里值班的畢可民打斷了她們的爭吵,“我聽明白了,雙方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主要是練鋼琴的時間產生了沖突。”
“首先第一步做好隔音,再控制好時間,盡量早點結束。”“孩子明年就高考了,學的就是藝術,鄰里鄰居的體諒一下。”畢可民勸勸那邊勸勸這邊,終于達成了共識。
張女士在鋼琴房內鋪設隔音設施,姚女士同意練琴時間到晚上八點半,特殊學業緊張的時候可以適當延長。“大家都是為了孩子,也都鄰居了這么多年,你退一步我退一步,達成共識最好了。”
“因為擾民的這個問題,我們之前找過物業,也報過警,一直沒有找到合理的方案,這才找到了這里。”會后,姚女士對值班民警和退休干部表示了感謝,“調解的結果我很滿意,她能認識到錯誤,并且做出調整就很好了。”
圖:在“老驥調解室”,除了在職的社區民警外,還有一群退休老民警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自發回到警務站從事調解工作。(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攝)
像這樣的類似的糾紛,在老驥調解室里發生了上百次,據十六里河派出所領秀城警務站社區民警陳興珍介紹,“老驥”調解室自籌備至今已經調解了上百場糾紛,成功率在98.5%以上。
退休不“退崗” 他們依靠不滅的責任心在另一個“戰場”發揮能量
今年68歲的畢可民此前是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巡警大隊業務科科長,退休后的主要工作是接送孫子上下學,用他的話說,“生活實在是很無聊”。
今年年初,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發起了“老驥”調解室的征集活動,畢可民第一個報了名,“我剛知道這個消息就立馬報了名,后來還推薦了好幾位同事。”有責任心、懂業務、還愿意奉獻的老同志很多,市中分局從中挑選了21位綜合素質高、熱心服務社會、相對年輕的老干部組成“老驥”調解隊伍,在社區民警的帶領下開展調解工作。
圖:這一處調解室成立有半年左右時間,調解矛盾糾紛達百余起,成功率達到98.5%。(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攝)
圖:據民警們介紹,社區居民間大多是因為噪聲干擾、不文明養犬等問題產生矛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攝)
圖:很多矛盾其實事兒并不大,多數時候當事雙方經過調解后都能重歸于好。(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攝)
記者了解到,領秀城片區面積8.6平方公里,420棟樓宇,11.8萬人口,19所學校,19所銀行,九小場所大約在一千家左右,陳興珍總結領秀城社區的特點為“四多”:人口多、樓宇多、單位多、矛盾糾紛多。“老驥”調解室的成立大大緩解了社區民警的工作壓力。
自從加入了“老驥”調解隊伍,畢可民的生活豐富起來了,“我們幾位老同志排了班,誰每天在這里值班都會提前到崗,平時沒事了也會走過來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責任感又上來了。”
當調解員不光是動動嘴皮子,在畢可民等退休干部眼里,這也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畢可民已經退休了7年,他自己感覺上了年紀記憶力明顯不好,反應力變慢,思考問題總是反復,甚至提筆忘字,寫字時手腕都沒有了力氣。
參與群眾糾紛調解之后,畢可民不斷地學習法律知識,每天整理糾紛記錄,感覺思路都清晰了很多,“退休后好幾年都不寫字,現在晚上會在家整理案件,有時候寫寫發言稿。”畢可民告訴記者,他一有點時間就會思考下還沒調解成功的糾紛,看看有沒有新思路。在樓下看孫子的時候也會跟同事討論有沒有更好地解決辦法,互通有無,生活變得有意思多了。
“依靠的是那份責任感。”畢可民說,“我感覺現在和上班的時候沒有區別,都是為人民服務,出發點完全一樣,心態上也沒區別。”畢可民在退休前曾當過刑警,刑偵破案,成立巡警大隊后,依然與群眾打交道,“認真調解每一例糾紛就是我們的責任。”
圖:退休民警畢可民說,做調解員,不但能夠幫助派出所減輕工作壓力,也能讓自己有份事做。(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攝)
圖:作為退休民警的畢可民也時常與在職的社區民警陳興珍交流工作經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攝)
圖:濟南市中區十六里河派出所的“老驥調解室”。(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畢勝 攝)
畢可民告訴記者,每一次的雨過天晴、重歸于好,都是對“老驥”們最大的鼓勵,每一次的冰釋前嫌、握手言和,都是“老驥”們最欣慰的一幕。
他們曾經是戰斗在維穩一線的忠誠衛士,曾經是打擊違法犯罪的尖刀利刃。如今,他們肩負新的使命,奔走在社區街道,穿梭于千家萬戶,為鄰里和睦盡心竭力,畢可民說,只要身體情況允許,他會一直做下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