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2-11-07 17:45:11
原標題:山東一家三代人開工廠幫200余名殘疾人就業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山東一家三代人開工廠幫200余名殘疾人就業
來源: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子驕 張海振 濟南報道
在濟南的一家塑料包裝廠,看似普通的生產車間里,身患不同殘疾的職工被恰如其分地安置在相應崗位。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創造著幸福快樂的今天,也夢想著老有所依的明天。
濟南德鑫塑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三十年如一日,殘疾員工因穩定而知足
秋末冬初,寒氣蔓延。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也是唐巖文開始自己日常工作的時刻。濟南德鑫塑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不停轉,伴隨著轟隆隆的聲響,熟悉的腳步漸漸往前再往前。
三十多年,天天如此。幸運的是,唐巖文擁有這樣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能和工作伙伴默契配合。不幸的是,一條有殘疾的腿,跟隨了他這么多年,并且將成為余生也無法改變的事情。
“現在工作生活都挺好,每個月工資四五千塊,老板還幫我們辦理了各項社會保險和意外險,能在廠里干活我很知足。”唐巖文個頭不高,皮膚粗糙,皺紋刻進眼角,對于小兒麻痹癥奪去右腿的遭遇,他已能夠笑著講述。“對待像我這樣的殘疾員工,老板從來沒有過輕視,反而更加細微地照顧我們。哪怕下了班,家里有什么事,老板也會親自過去。”
唐巖文開始自己的日常工作
殘疾員工揚長避短,默契配合,真正有了歸屬感
在廠里,和唐巖文一樣的殘疾員工共有18位,占到員工總數的44%。肢體殘疾的工人被安排在裁床前,兩人一組,互相配合;智力殘疾的工人被安排在裁剪組、打包組,與普通員工共同合作;聾啞工人被安排在封口組,手法嫻熟,應付自如……
如果不走近觀察,絲毫看不出這些殘疾員工與健全員工的差異,這是廠長陳寶平與他們“并肩作戰”的成果。“說實話,和健全人士比起來,殘疾人士工作起來有很多局限性,一個是交流,一個是體力。有的雖說是成年人的年齡,但心智可能就五六歲,也容易沖動。有的肢體不健全,體力和敏捷度差一些。有的天生聾啞,連簡單的手勢也無法交流。”陳寶平非常清楚,健全人士一年就能適應的環境,殘疾人士可能要花費三四年。
殘疾職工默契配合
特別是近幾年,隨著機械化和自動化不斷發展,先進設備完全可以替代眾多勞動力。可一想到如果失去這份工作,殘疾職工就真的只能待在家里,沒了往后的保障,陳寶平實在不忍心辭退任何一個人。“我曾到一些員工家里看過,院里都是泥土,家具也很破舊,父母年紀也大了,真挺不容易的。”
這些年,不論是生病一直在家休養的職工,還是一到冬天就行動不便,無法出勤的職工,陳寶平都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他說,“只要他們不離職,我就給他們交保險交到退休,讓他們老有所養。工廠開到我這兒是第三代了,父輩們把殘疾員工交給我,我就一定會擔起責任,為他們謀發展、謀福利。”
唐巖文與陳寶平交流工作
三代人性格不同,卻秉持同樣的初心
1982年,陳寶平出生于濟南歷城區王舍人鎮,也是那一年,他的爺爺陳英傳成為濟南東郊塑料廠的負責人。1991年,濟南市東郊福利塑料編織廠成立,陳英傳的兒子陳賢德接過接力棒。直到2012年,陳寶平成為了第三代掌門人。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工廠先后安置了200余名殘疾人就業。
對于父輩的成就和經驗,陳寶平并沒有提及過多。他只說,爺爺性格豪爽,具有創新精神。父親辦事穩健,能吃苦,愛拼搏。“其實工廠創立初期就是福利性質的企業,殘疾人職工的比例大概在50%。現在雖然廠長換了,可還有不少老員工都在。”
三代人初心不改
唐巖文算是資歷較老的一位員工,上世紀90年代初期,前來求職的他一眼被當時的廠長陳英傳看中。“老板說這個小伙子年輕有精神,沒問題。其實來這里之前我自己開了一家小賣部,力不從心,生意不好,一天能賺幾元錢,有時幾天也賺不到錢。來工廠之后,每月一百元的工資,按時發放。當時沒有社保,老板給我們交的都是商業保險。”
在這里,唐巖文一干就是半輩子,從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變成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忘了告訴你們,我的妻子也在這個工廠,還是老板幫忙撮合到一起的。”
工作時的唐巖文
在這個人人都要談目標和夢想的年代,唐巖文說,最大的愿望是自己能一直在廠里工作,家人能一直健健康康。說完,正好到了午飯飯點,他去工廠的免費食堂里打了一份大鍋菜,就著兩個戧面饅頭,守在機器旁吃得很香。
而陳寶平思索片刻,他的夢想,往遠了說,是希望工廠繁榮發展,一代又一代,傳承百年。往近了說,他希望殘疾職工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歸屬感,希望他們每天平安上下班,吃飽也穿暖……
審核:辛 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