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發布客戶端
2023-01-28 15:19:01
原標題:濟南首例!山一大三院成功開展顱內復雜動脈瘤支架置入手術
來源:濟南日報·濟南發布
原標題:濟南首例!山一大三院成功開展顱內復雜動脈瘤支架置入手術
來源:濟南日報·濟南發布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了經橈動脈新型血流導向密網支架置入術治療右側椎動脈顱內段夾層動脈瘤手術。據了解,本次手術是濟南市首例應用該新型血流導向密網支架(Lattice密網支架)治療顱內動脈瘤的病例。
一位56歲患者曲女士,在當地醫院查體行顱腦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檢查發現右側椎動脈顱內段夾層動脈瘤,右側小腦后下動脈從動脈瘤上發出。小腦后下動脈是椎動脈最大的分支,主要供應小腦下部和背側部、延髓中上部外側區等部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一旦手術造成小腦后下動脈閉塞,將造成其供血區域的梗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其手術風險高、手術難度大,該患者輾轉到多家醫院就診后,最終選擇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住院治療。
患者住院后進行相關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DSA檢查結果顯示,右側椎動脈小腦后下動脈發出的部位明顯擴張膨隆,考慮診斷右側椎動脈顱內段夾層動脈瘤成立,隨時有破裂出血的風險。該患者椎動脈動脈瘤的生長部位比較特殊,一旦破裂后果非常嚴重,可直接壓迫腦干危及患者生命。
腦血管造影顯示右側椎動脈顱內段夾層動脈瘤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李濤介紹,椎動脈夾層動脈瘤是指椎動脈的動脈壁病理性剝離,導致血液成分通過受損的內膜進入血管壁發生的動脈瘤樣擴張。目前椎動脈夾層動脈瘤的治療主要依靠血管內介入治療,介入方案的選擇需要根據夾層動脈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態、周圍動脈的累及情況等確定。在袁紹紀主任的主持下,經神經外科團隊對該病例進行認真討論并達成共識,該患者右側椎動脈顱內段夾層動脈瘤具有明確的介入手術指征,鑒于該患者椎動脈夾層累及到右側小腦后下動脈,常規的普通支架+彈簧圈栓塞技術難以保護右側小腦后下動脈,決定給予血流導向密網支架治療。
當日,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及抗血小板治療,在介入科、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主任醫師王云彥的指導下,神經外科介入團隊成功地為曲女士實施了右側椎動脈顱內段夾層動脈瘤血流導向密網支架置入手術。經過多角度反復測量,最終確定選擇型號為4.4mm/20mm的血流導向密網支架。支架釋放過程順利,貼壁性好,整個手術時間持續1個小時,術后患者恢復良好,3天后出院。
支架釋放過程和術后即刻造影
該患者使用的血流導向密網支架是最新上市使用的一種國產柱狀自擴張支架,由自膨脹式鈷鉻合金和鉑鎢合金絲編織而成。該血流導向密網支架的創新點在于利用輸送系統中的機械球囊,從支架內部進行主動輔助膨脹,將支架推送到治療部位,并且在需要時實現對支架的回收。與以往使用的密網支架不同,該新型密網支架由36根鈷鉻合金絲和12根鉑鎢通體顯影絲編織而成,可提供優秀的徑向支撐力,并可使密網支架通體顯影,且附帶數個機械球囊結構輔助球囊打開,保障支架與載瘤動脈的良好貼壁性,降低了手術操作難度和支架內狹窄概率。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顯著提高了治療椎動脈夾層動脈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遠期預后,顯示了醫院神經外科介入手術的水平。
近年來,山一大三院神經外科勇于開創、與時俱進、探索全新的神經介入治療模式,走在了山東省神經介入治療的前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