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3-03-14 08:15:03
原標題:“煙臺溫度”真溫暖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煙臺溫度”真溫暖
來源:煙臺日報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對于民政救助工作者而言,“人民”絕不是紙上的字或者抽象的概念,而是眼前、身邊一個個生動的受助者。
在寒冬救助傳遞“煙臺溫度”
寒潮來襲,或許你在溫暖的房間里感受不到屋外的寒冷。透過窗外,你是否發現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越是寒冷越向前,越是風雪越奔波,他們堅守在寒潮中、夜色里,只為保障流浪乞討人員溫暖過冬。
2022年11月12日,港城迎來第一場寒潮,煙臺市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接上級通知,在城鄉結合部額7名流浪乞討人員需要救助。中心工作人員頂風冒雨驅車40多分鐘到達7名流浪乞討人員發現地。在煙臺市民政局、福山區民政局、藏格莊鎮政府、中橋派出所多級聯動下,中心工作人員隨同一起走進7名流浪乞討者所在的房間,顧不上身上異味,立即采取“一看二問三聽四查”快速交流法,初步診斷他們存有智障、成分復雜、問題多樣、需求多樣等多種困難疊加狀況,短時間內無法確認個人信息。按照疫情防控救助工作要求,工作人員將他們接回中心并與公安辦理救助交接手續。
在尋親服務中書寫為民情懷
救助容易尋親難,同時接收7名智障流浪乞討人員是中心救助服務工作首次,如何為他們尋親,成為救助服務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鍛造為民情懷的“試金石”。
七人入中心后,工作人員為他們提供洗澡、理發、換衣、送水、送飯等一系列服務后,根據他們的身份特征及方言分別命名為“啞男”“乳山男”“即墨男”“江西男”“安徽男”“陜西男”“河南男”,錄入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并在全國尋親網、今日頭條等發布尋親信息。
期間,中心專業社工對他們進行了心理疏導和關愛服務,細心的照料服務讓他們的臉上有了笑容,開始和工作人員有了互動。中心尋親小組及時跟進,積極采取個人、小組等分別溝通交流方法,結合肢體語言判斷,加大尋親力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進中心第二天,走失8年的“乳山男”和走失18年的“即墨男”兩名受助智障人員就被甄別尋親成功。
緊接著,工作人員整合信息,聯系疑似地政府部門進行身份協查,一次次電話聯系,一次次身份甄別,最終“江西籍”“安徽籍”“陜西籍”三名外省受助人員的身份信息被成功鎖定。中心三名工作人員用三天時間驅車往返3000公里護送他們中轉返鄉。
在艱難險阻打通最后一公里
救助無言,卻溫柔了人間。中心工作人員分享著成功為5名受助者及時找到家的喜悅,同時為剩下的兩人而困惑。
“啞男”伴有嚴重的智力殘疾,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自理,經常出現在床上大便等一系列問題。中心尋親小組多次召開甄別尋親研判會,終于從公安部門傳來好消息,稱“啞男”的人臉比對結果與臨沂籍一名人員相似度很高。工作人員立刻聯系戶籍地政府,并將“啞男”的照片、視頻發給村書記進行核查,最終確認“啞男”就是他們村走失近8年的村民。
2023年2月8月,被中心救助了89天的“啞男”的村書記一行3人來煙認領,剛見到村主任,“啞男”就快步上前,緊緊抱住了村主任的胳膊。村主任激動地說:“你們看,他還記得我呢!多虧了煙臺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啊!”
原來,“啞男”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兄弟姐妹4人都是智力殘疾人,2018年他突然走失,村里尋找未果,沒想到在煙臺被找到了,大家都覺得應該是意外!回到村里的“啞男”得到了全村人的歡迎,蒙陰融媒體中心、齊魯晚報等對此進行了報道。
為了查到“河南男”的戶籍信息,尋親認領人員一邊找來地圖,根據地圖標注的地貌、村居,結合“河南男”的回憶進行比對,結果大部分相吻合;一邊聯系當地市、縣兩級救助機構及村委進行協調與協查。同時,還聯系公安機關擴大其戶籍尋查范圍。在魯豫兩地民政、公安的共同努力協查下,“河南男”村支書表示同意接收,會盡全力幫助他恢復戶口并進行妥善安置。2月21日,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河南男”踏上了返鄉的列車。
“煙臺溫度”溫暖了流浪乞討人員的心。
隋永見 楊雅琳 顏丙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