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3-03-27 09:46:03
原標題: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在黃河入海處放飛“詩與遠方” ——我市奮力譜寫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東營網東營日報
原標題: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在黃河入海處放飛“詩與遠方” ——我市奮力譜寫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東營網東營日報
將“詩與遠方”藏進黃河大海,萬鳥遷徙的生態美卷在這里徐徐鋪展開來;乘船漫游在廣利河,感受和煦春風傳遞出蓬勃生機;行走在老街長巷,沉浸在鼓聲、鑼聲、笑聲的海洋里,感受非遺文化煥發新活力;在植物園中,將心中的美好期許描繪出來,制作放飛獨一無二的紙鳶……在東營這片熱土上,一曲人悅景美、文化繁榮的華美樂章如春日鳥鳴般動聽又響亮。
資料圖
近年來,我市聚焦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重點任務,以提升群眾文旅領域滿意度為目標,以文旅項目攻堅突破為重點,大力實施文旅提質賦能計劃,深化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奮力開創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如今,東營這顆璀璨明珠已成為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內修品質:加快推動文旅產業提檔升級
“來這里不僅能感受到獨具魅力的孫子文化,還可以與孩子一起體驗各類游樂設施,欣賞園區里的美好風景,孫子文化園真是個踏青的好去處。”帶著孩子來園區游玩的王女士說道。
春日的孫子文化園,滿園風光充滿詩情畫意——綠樹繁花相襯曲徑翠竹,古柏垂柳搖曳生姿,銀杏亭亭玉立,榆葉梅含苞待放……孫子文化旅游區被譽為天然的“氧吧”和“綠肺”,而孫子文化園作為旅游區的核心,是集中展示孫子文化的精品板塊,更是傳承和弘揚孫子文化的基地,一直以來深受游客青睞。
資料圖
為了推動文旅產業加快提檔升級,讓外地游客來到東營有更多游玩好去處,使本地市民能更好享受短途游,去年我市下足力氣大力實施項目攻堅突破行動,總投資37.9億元的11個文旅項目成功簽約,勝利923文化創意工廠、海昌河海主題度假綜合體等重點項目洽談合作有力推進,策劃推出的元宇宙黃河市集等高品質夜游產品,春節期間接待游客日均超2萬人次,開展“沿著黃河來旅行”系列主題推廣活動,“黃河入海流”中秋大型融媒直播瀏覽量超2000萬人次,“黃河入海,生態東營”品牌深入人心……
春回大地,萬物競發。2023年,我市將聚焦國家、省重大戰略任務,建立完善文旅重點項目庫,培育創建文旅精品項目,推進河口區啟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加快孫子文化園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進程,打造一批民宿集聚區、生態旅游區,開展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省精品文旅名鎮等精品創建工作,加快推動文旅產業提檔升級。
共享成果:文化惠民點亮群眾幸福生活
近日,走進位于東營區文匯街道的“紅領幸福·城市書房”,濃濃的讀書氛圍令人向往。
城市書房作為傳統閱讀陣地的現代延伸和有益補充,可以開展讀書沙龍、親子閱讀等文化活動,還實現了與市、區兩級圖書館的通借通還,為居民在家門口提供了暖心的公共文化服務,而作為東營區首家城市書房,“紅領幸福·城市書房”在城市喧囂中獨辟一方靜謐的書香天地,每天接待讀者達300多人次。
“我們將持續深化城市書房建設,將其深度融入城市更新之中,建設更多精品閱讀空間,打造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地標,讓城市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更有書香氣。”東營區文匯街道文化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袁媛說道。
2022年,我市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扎實推進民生實事,新建成城市書房6處,扶持業余文藝團體200個;承辦文旅部藝術司首屆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國家廣電總局黃河流域視聽合作發展大會等活動,推出了山東沿黃九市非遺風俗展、“黃河岸邊唱黃河”等近百項活動;創新開展油地文化融合工程、“千團萬人下鄉進社區”文化志愿服務,全市組織文化惠民演出4000余場,公益培訓10萬人次,放映農村公益電影2萬余場;開展“才聚東營,‘啡’你不可”東營青年咖啡閱讀節,吸引1萬余名青年體驗打卡……
如今的東營,公共文化供給水平顯著提升,群眾公共文化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公共文化正在成為增加市民精神富有的強勁動力,而有了文化滋養,東營這方熱土也有了靈魂和精氣神。
厚植底蘊: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這座汽車站是景區的游客服務中心,原建筑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后期,是通向山東建設兵團一師的唯一交通站點,它不僅記錄了當年知青進出的足跡,更裝載了知青的希冀,是老知青回家的驛站,也是黃河文化發展的新坐標。”黃河口知青小鎮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功明介紹。
資料圖
走進黃河口知青小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比一復制的具有當年建筑風貌的孤島汽車站,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上世紀60年代激情燃燒的歲月。一路向北,道路兩側建設的是由當年兵團戰士、知青宿舍改建而成的“回家民宿”“樂住小院”等民宿,黃河口知青小鎮作為黃河口生態旅游區的“姊妹景區”,正向游客展現著她深烙著時代印記的人文景觀。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為講好新時代“黃河入海”故事,我市扎實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堅持保護中傳承、傳承中創新,文化保護傳承成效進一步顯現——省水下考古東營(墾利)工作站掛牌成立,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批復,“先考古、后出讓”制度落地實施;完成海北遺址第三次、鐵門關遺址第二次考古發掘,海北遺址入選首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評選市縣兩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0項、非遺工坊73個;“非遺在社區”全國試點工作通過文旅部非遺司評估驗收,經驗在全省推廣;老街長巷非遺文化街、文匯·慢生活非遺街區入選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
東營,讓“詩與遠方”從美好的憧憬成為可以愜意享受的體驗。乘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我市將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打造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旅產品,奮力書寫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記者 賈重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