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5-19 09:15:05
原標題:集聚萬名博士后:青島定出“計劃”
來源:青報觀象山
原標題:集聚萬名博士后:青島定出“計劃”
來源:青報觀象山
要論學歷天花板,比“金字塔”頂端博士更“學霸”的,一定是博士后。正在全力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青島,正在加速集聚這群“最強大腦”來青創新創業。
5月18日上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博士后人才引聚情況,發布由青島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聯合制定的《青島市“十百千萬”博士后聚青創新創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計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市擬成功對接博士后“揭榜掛帥”項目10個;新增博士后站(基地)100個;培育博士后創新創業項目1000個;累計集聚博士后在青創新創業人才10000人,力爭將青島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博士后人才高地。
這是近期青島針對博士后人才招引的重大動作之一。5月12日,2023年中國?山東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在青島啟動;本周,青島市又發布通過127家博士后站(基地)收集到的博士后崗位需求1783個……這些都是青島加快集聚“最強大腦”的新招實招,體現了青島對高端智力資源的“求賢若渴”。
近年來,青島良好的科創發展環境和高層次科研機構不斷集聚的生態吸引了一批批“身懷絕技”的博士后前來創新創業。統計顯示,截至4月底,全市累計招收博士后進站6972人,在站2761人,出站留青2753人,出站留青率76%。博士后人數、平臺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博士后科研成果落地轉化350項,累計創造產值超60億元。
01
從學生到學者
36年間,近七千名博士后在青島“加油”
百度上有一條高頻提問:博士后的后面是院士嗎?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
兩者既不是同一個范疇體系,也沒有先后順序。但博士后階段對科研人員科研生涯的起步和未來學術成就的獲得,屬實至關重要。如果把本科到博士階段的積累比作燒到99度的水,那么博士后階段的強化培養,就是“從學生到學者的加油站”,能提升最后1度讓水沸騰,實現科研能力的根本性提高。
這樣一批富有活力的、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層次人才群體,必然是一座城市舉足輕重的“戰略資源”。正致力于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青島,自然是不能放過。
早在1988年,青島就在全國較早開展了博士后工作,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就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拉開青島市招收培養博士后高層次人才的序幕。
36年來,特別是近年來,青島主動把博士后工作融入城市發展的中心大局,創新實施“博士后聚青創新創業計劃”,在政策資助、平臺搭建、成果轉化等方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
2022年,青島市出臺《青島市促進博士后聚青創新創業實施細則》,對進站(基地)博士后連續兩年給予每月7000元生活資助,承擔科研項目的每人給予5萬元至10萬元項目資助,出站(基地)后在青落戶就業的按貢獻情況給予25萬元至40萬元資助,在青創業的連續三年每年按照其創辦企業上年度地方綜合貢獻與本人在企業占股比例乘積的30%給予創業資助。形成了從單位到個人、從進站到出站、從工作到生活、從創新到創業的綜合性博士后資助政策體系。2022年,青島市共為134家單位及3355人次博士后發放站(基地)設立資助、科研資助、項目資助、生活資助、聚青資助等各類博士后創新創業資助1.9億元,并有449名優秀博士后榮獲國家、省博士后創新創業資助總計4040萬元。
不僅如此,青島還陸續打造多元的平臺建設體系,建設了一批國家、省、市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集中打造博士后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的“強磁場”。今年一季度,新增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5家。截至目前,青島市共設立博士后站(基地)235家,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6家(含分站)、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46家、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67家,形成了國家、省、市“全鏈條”博士后招收培養、創新創業平臺體系。
從無到有、從點到線,青島的博士后群體已經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極具活力的重要力量,為青島的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科學研究、產業升級等作出突出貢獻。
02
給足空間和舞臺
青青之島與“最強大腦”雙向奔赴
在位于城陽區的青島國際博士后創新創業園,已經完成Pre-A輪融資、剛剛又入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張濤最近正馬不停蹄籌劃著新廠房建設的事宜。
清華大學博士后“出站”后,張濤帶著自己多年來對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資源化處理的科研技術,選擇來到青島。從落戶前期線上對接時的“高效”服務,到落地后各種令人心動的“硬核”扶持政策,張濤說青島“可能不是最初的第一選擇,但卻是現在的最佳選擇。”
而從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畢業的胡淑敏,選擇進入青島啤酒的啤酒生物發酵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將自己的學術科研能力轉化成人人觸手可及的產品。她憑借《“苦爽回甘”皮爾森啤酒的開發及產業化》從全球880個項目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中國?山東(青島)博士后創新創業成果大賽最高獎——金獎,是大賽僅有的兩個金獎之一。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博士后人才是珍貴的城市戰略資源,對于這一資源就要給予足夠的空間與舞臺,讓“最強大腦”們發揮出最大效能。
在青島國際博士后創新創業園這個山東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博士后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高標準的廠房、辦公寫字樓、完善的共享服務空間可以為人才和企業提供一站式共享服務。此外,這里還配建了全省首批試點“青年優徠”人才住房563套,讓到園區就業創業的青年人才“拎包入住”“即申即享”,滿足青年人才安居需求,打造區域博士后人才集聚高地。目前已累計引進來自清華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國內外高校院所的博士后等高層次創業人才168人,其中泰山系列人才6人。園區累計引進或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培育科技型小企業40家。
同時,自2019年來,青島已經連續四年舉辦中國·山東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共吸引全球20余個國家、近20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博士后攜帶超過3100個項目前來參賽,累計創造產值超120億元。今年的大賽已開始“招兵買馬”,創新賽、創業賽設置金獎、銀獎、銅獎及優勝獎若干名。
打造專業的創新創業成果轉化基地、搭建全國博士后最高級別的雙創平臺賽事,僅僅是為博士后們搭建舞臺的縮影。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博士后工作處)處長宋平介紹,目前,青島市成立了博士后平臺協作聯盟成立,聯合研創平臺、創新創業平臺、產融發展平臺,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同時,常態化開展起高校企業博士后“牽手”行動,把企業科研需求和創業政策送到每個博士后人才“手”里,同時開展博士后企業行,結合博士后人才的研究方向與企業一對一洽談對接。
此外,青島還積極開展博士后創新項目落地對接活動,今年3月21日,舉辦了2023年第一批博士后資助項目評審活動,共吸引131個博士后項目參與評審,最終26個博士后創新項目獲一等資助,105個博士后創新項目獲二等資助。
03
提高“政策包”含金量
讓更多“最強大腦”在青島大放異彩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為進一步激發博士、博士后的創新潛能,釋放博士、博士后的創業活力,日前,青島市出臺“十百千萬”博士后聚青創新創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聚焦五大行動、17條措施,力爭到2025年,成功對接博士后“揭榜掛帥”項目10個;新增博士后站(基地)100個;培育博士后創新創業項目1000個;累計集聚博士后在青創新創業人才10000人。
——打造博士后集聚高地,實施博士后招引集聚行動。例如,拓寬博士后招引渠道,開展博士后專場招聘活動,建立健全膠東經濟圈博士后聯合招引資源共享機制;實施博士后資助政策,對在站(基地)博士后,按照有關規定連續兩年給予每月最高13000元生活資助;對出站(基地)博士后,在青落戶并與青島市企事業單位簽訂三年及以上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最高40萬元聚青資助等。
——豐富博士后培育載體,實施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擴容行動。例如,建設博士后站(基地)“蓄水池”,瞄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設立全市博士后站(基地)儲備庫;舉辦博士后站(基地)“擂臺賽”,對新設立并招收首位博士后的站(基地),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資助。
——激發博士后創業活力,實施博士后創新創業項目成果轉化行動。鼓勵引導博士后積極參加“揭榜掛帥”,對于在青島市“揭榜掛帥”對接平臺市場化項目揭榜中取得產業化成果的,優先推薦參評市級“揭榜掛帥”優秀攻堅人才(團隊);以創新創業大賽加快項目落地。
——促進博士后脫穎而出,實施博士后青年人才培育行動。設立博士后人才高級職稱“直通車”,對博士后留(來)青工作,符合條件的可直接申報參加正高級職稱評審。建立海內外博士后高層次人才提升“快車道”。
——推動博士后提質增效,實施博士后服務提升行動。聚焦博士后人才關心關注的社會保障、職稱晉升、崗位發展、薪酬待遇等問題,統籌推動支持保障政策出臺落實。著力解決博士后人才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問題,營造博士后人才發展一流生態。
古有千金買馬骨,今有萬“金”招英才。真心愛才、誠意滿滿的青島已經筑起“黃金臺”。相信,在各種利好政策和愈發優秀的雙創生態加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千里馬”在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競相奔騰,會有越來越多的“最強大腦”在青島大放異彩。
作者| 任曉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