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3-05-23 10:56:05
原標題:保價格 保收入山東農險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保價格 保收入山東農險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來源:大眾日報
□王礎
保價格、保收入!山東是主糧作物生產大省,也是經濟作物產出強省,近年來山東農業保險持續擴面、增品、提質,為山東農業繼續做大做強提供了保障。數據顯示,2022年山東累計為1.27億畝農作物、1555.22萬畝林木、1.95億頭畜禽提供風險保障3376億元,涵蓋農林牧副漁從生產到銷售、從自然災害向市場波動等各類風險的多層次產品體系。除基礎政策性保險外,各保險機構還不斷探索收入保險、指數保險、“保險+金融”等創新產品,同時運用無人機、遙感、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提高保險服務準確性,推進農業保險服務轉型升級,為穩定農戶基本收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山東力量。
小麥有了完全成本保險 糧食安全保障再加強
5月中旬,氣溫驟升,也迎來了一年中小麥長穗鼓粒的最佳時節。濟南商河縣玉皇廟鎮段家村種糧大戶段清棟,今年總計流轉了600多畝土地,全部種上了小麥。看著眼前隨風搖曳的麥穗,思緒不禁回到了去冬今春。那段時間,山東經歷了幾次斷崖式降溫,并且缺雪少雨,個別地塊出現了麥苗發黃枯死現象。
看著發黃枯死的麥苗,段清棟想到了之前投保的保險,第一時間聯系了保險公司。“我種的600畝小麥,都投了完全成本保險,比原來的保險賠償金額更高,每畝最高賠950元。”段清棟介紹道。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全力抓好糧食生產。逐步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在山東,小麥的完全成本保險正在鋪開,其中,小麥完全成本保險覆蓋小麥農業生產的總成本,包括直接物化成本、土地和人工成本,主要功能是彌補主要自然災害、重大病蟲害等造成的損失。
同樣投保了小麥完全成本險的還有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前石村村民郭如同、郭如福兄弟倆。兄弟倆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小麥完全成本保險每畝保費34元,政府財政承擔28.9元,農戶自擔5.1元,每畝保險金額最高950元。兩家種的8畝小麥,一旦遭受自然災害絕產,最高可獲賠付7600元。“有這些錢兜底,完全可以覆蓋種植小麥的人力、物力這些成本投入,能及時恢復生產。”郭如同說。
而針對去冬今春個別地塊凍害情況,當地農業農村部門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前往受災麥田開展查勘工作。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農業保險處)二級主任科員李瑞欣告訴筆者,凍災發生之后,利用公司衛星遙感和無人機技術,對承保區域內小麥進行了全面監測,并結合農業專家和公司現場勘驗,基本完成報災區域的首輪查勘工作,制作了災害分布圖,制訂了理賠方案。“對重災地塊,已啟動理賠程序,盡快賠付到位;對受災較輕的,聯合農技專家進行技術指導,采用‘首次定責,二次定損,收獲前最終核算賠款’的方式,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目前,小麥完全成本保險已推廣到全省所有產糧大縣,為近600萬農戶提供了400億元的風險保障。截至目前,商河等地今春受凍害絕產的小麥部分已經進行了賠付。因為是早期出現了絕產,根據生長期成本測算,商河絕產地塊最高的賠付金額在每畝475元,農戶已經用賠付款來購買種子、化肥等物資及時播種其他作物,而其他受影響的小麥地塊理賠也在陸續計算中。
“保險+期貨” 為農民收入保“價”護航
主糧作物小麥不僅有完全成本保險保障,目前商業性小麥收入保險還覆蓋農業種植收入因價格和產量波動而導致的損失。例如濟寧市推出商業性小麥收入保險,為金鄉縣種植大戶的1187.87畝地提供了106萬元的風險保障。該保險保費一般在每畝30—35元,當小麥產量損失在10%以上,或價格低于近3年均價造成了實際收入下降則視為出險。
不僅僅是小麥,作為我省第二大主糧作物玉米,同樣有“保險+期貨”保“價”護航。眼下小麥即將迎來豐收,山東德州市武城縣武城鎮的的種糧大戶朱美枝,已經開始為接下來的玉米種植提前謀劃了。他告訴筆者,除了基本的種子、化肥費用,今年計劃專門留出了一筆“專款”,為今年1630畝地繳納“保險+期貨”玉米價格保險。
這已經不是朱美枝第一次購買這個保險了,她說以后還會買,究其原因,是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保險帶來的保障。在去年9月份,為提高玉米收入的抗風險能力,朱美枝為1400畝玉米購買了期限3個月的玉米價格保險,每畝支付保費18元。“在保險期內,玉米價格低于保險合同約定的目標價格,就會給予賠付。”朱美枝介紹道,而去年下半年玉米價格下跌,對種植戶來說十分不利,觸發了理賠機制。今年1月3日,朱美枝收到了太平洋財險武城支公司以每畝30元支付的理賠款,共計4.2萬元。
“有了這個保險,可以提前定下玉米的價格,為我們的基本收入提供了保障。真的很感謝這個項目。”因此她打算為1630畝玉米繼續投保。
武城縣是產糧大縣,玉米為當地的主要農作物之一,關系到全縣數萬農戶的實際收入。為提高農戶的抗風險能力,2022年7月,武城縣政府和太平洋財險武城支公司、期貨公司共同推出了“保險+期貨”玉米價格保險。
“農戶購買此保險,將風險轉移給我們保險公司。保險公司通過向期貨公司購買場外期權,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對沖,實現幫助農戶鎖定玉米價格的目的。”太平洋財險武城支公司經理陳樹海介紹,當時“保險+期貨”玉米價格保險約定玉米目標價格為2.765元/公斤,保險期內,玉米價格低于目標價格,保險即可對因價格下跌導致的農民收入損失部分進行賠付。
保險公司收取玉米種植戶的保費承接其風險,同時,各級政府、期貨公司的保費補貼,又進一步減輕了農戶的投保壓力。據了解,“保險+期貨”玉米價格保險每畝保費60元,其中政府承擔24元/畝,期貨公司補貼18元/畝,農戶只需自繳18元/畝。
2022年,武城縣“保險+期貨”項目承保面積16.7萬畝,最終,因玉米價格下跌觸發理賠機制,每畝賠付30元,共理賠503萬元。
“‘保險+期貨’這一模式在武城已實施了3年,切實提高了種植戶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有效彌補了負面因素帶來的種植損失,實現了種植戶穩收增收。”武城縣財政局局長殷慶利說,3年來,投保面積共計84.9萬畝,累計賠付2166萬元。
經濟作物有了保險 種植戶經濟效益得保障
除了以小麥、玉米為代表的主糧作物外,大宗經濟作物尤其是特色經濟作物的市場行情如何,直接關系到眾多種植戶的切身收益。讓經濟作物有穩定的經濟收益,也成為保險服務考慮的范疇。
蘋果是我省重要的經濟作物,棲霞作為煙臺蘋果的主產區,目前蘋果種植面積100萬畝左右,年產量200多萬噸。但從2018年到2021年,這3年蘋果價格不高,對于農民來說,賺的基本都是自己的工錢。而對于一些規模較大的種植園來說,除了現在日益增長的農資成本,增加的成本還有從種植、套袋到采摘過程中的人工費用,部分蘋果種植園這兩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同樣因為人工成本增加面臨虧損的,還有日照市東港區花生種植戶,以及濟南市平陰縣玫瑰鎮王橋村的棉花種植戶。與蘋果一樣,花生、棉花種植采收也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同時農資價格不斷上漲也進一步壓縮了種植戶收益。保價格、保收入成了蘋果、花生以及棉花種植戶的共同愿望。
筆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山東省就啟動了棉花目標價格保險試點。去年8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鄭州商品交易所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蘋果目標價格保險和花生收入保險試點工作的通知》,共同探索蘋果目標價格保險、花生收入保險試點。
棲霞市正是蘋果“保險+期貨”試點之一,去年8月有9500多畝蘋果投保了蘋果目標價格險。中華保險棲霞支公司承擔了部分蘋果目標價格保險項目。該公司負責人劉昌軍介紹,以8月22日至26日蘋果2301合約收盤價的均價每噸9146.6元,作為最終保險價格,蘋果保費確定為每噸467.39元,其中農戶自繳保費每噸50元,其余由鄭商所、地方財政進行補貼。“按照每畝2噸產量計,也就是每畝種植戶只需要繳納保費100元,最終理賠結算價格,是保險期間最后1個月的鄭商所蘋果期貨2301合約日收盤價的算術平均值。”
“按去年平倉價,我們一畝地蘋果能夠賠付1796.72元,這個錢對我們果農來說,能夠較好彌補蘋果收購價下跌導致的損失,穩定了種植效益。”棲霞市綠果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德成,是省內第一批蘋果目標價格保險的“嘗鮮戶”。最終計算得出理賠結算價格為每噸8248.24元,賠付單價為每噸898.36元,一畝蘋果按照兩噸產量計算,也就是每畝賠付1796.72元。
“果農通過購買蘋果目標價格保險,提前鎖定收益。如果地面價格賠本了,通過保險期貨,可以彌補部分收益。”對于蘋果目標價格保險為何受到種植戶的歡迎,棲霞市果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劉漢濤這樣解釋。
同樣能獲得理賠的還有投保花生收入保險的日照市東港區花生種植戶以及投保棉花目標價格保險的濟南市平陰縣玫瑰鎮王橋村種植戶。相繼得到理賠,意味著作為我省種植面積較大的三大經濟作物,有了“保價格、保收入”的險種護航,可以更好抵御因市場劇烈波動帶來的風險。
除了蘋果花生棉花外,今年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又發布了首批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示范條款,其中包含大蒜、生姜、露地西甜瓜、櫻桃、雜糧等5個山東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而為保證示范條款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在全面梳理整合現行保險條款,反復修改完善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按照標準化、通俗化、適用化原則,重點對承保標的、保險責任、保險金額、保險期限、賠償處理方式、損失程度確定方式、災后農戶需要提供的資料等內容,進行了統一規范和標準化表述,有效糾正了各機構承保理賠標準不一、條款晦澀的問題,便于農戶理解合同內容。
這也是山東農業保險業繼2021年上線農業保險承保電子化平臺后,優化農業保險產品供給,提高農業保險服務能力的又一舉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