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6-02 21:11:06
原標題:網評:在山東,留住鄉愁贏得未來的N種方式
來源:速豹新聞
原標題:網評:在山東,留住鄉愁贏得未來的N種方式
來源:速豹新聞
我的家鄉在魯西黃河邊上的一個鄉村,每一次回去,總是感嘆于它的變化,但也遺憾于它的變化。
我們常常用“日新月異”來形容變化之快,而這個詞里流露出的,更多的無疑是欣喜、興奮。這也說明,變化是好事,因為它是生活變得更好的表征,也承載著生活走向更好的希望。
顏神古鎮
但是,被改變的過去,是我曾經熟悉的一磚一瓦和味道,是我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我而言,我當然更希望它們永遠保持我熟悉的樣子,凍結在童年的時光里。
這當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一廂情愿。
那么,有沒有一種方式,既可以留住鄉愁,又可以贏得未來呢?
將時光的印跡刻進當下
看到過一些改造升級后的鄉村,其中的一些也保留了老宅、老院、老路等舊的元素,甚至也聲稱做到了“修舊如舊”,但總感覺那“舊”是刻意做出的“舊”,失去了應有的味道。
顏神古鎮
直到跟隨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文旅廳主辦的“探尋齊長城”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位于淄博市博山區山頭街道的顏神古鎮,我才知道,哦,原來可以這樣做。
當下的顏神古鎮,其主體是早年間以生產陶瓷琉璃聞名的古窯村。早在北宋時期,該村就以生產“宋三彩”而聞名全國。數百年后,到了明朝中葉,該村已經成為國內琉璃品的生產銷售中心,最興盛時有圓窯140余座。新中國成立后,一個擁有3000多平方米車間、百米長隧道窯的大型“博陶”廠也“擠”進了這里,形成了古老的圓窯與工業化車間并存的景象。
如今的古窯村,明清民居建筑與陶瓷圓窯交叉分布,很多人家的屋墻、院墻壘砌過程中都使用了廢棄的匣缽、廢坯、陶罐等材料,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建筑風貌。該村還曾被評為“山東省第一批傳統古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只是,隨著城市化建設和環境整治,大量的饅頭窯在廢棄后被拆除,村民基本遷走,古窯村窯爐的火焰也漸漸熄滅了,呈現出破敗跡象。
顏神古鎮白衣廟窯爐
2015年,古窯村被列入省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傳統文化村落,當地政府部門完成了35萬余公頃的保護規劃。
2018年11月,博山區引入市場資金,對古窯村進行保護性開發。規劃中的顏神古鎮總占地面積900畝,目前已經成形的一期項目占地150畝,主要依托13座古窯、老廠房和傳統歷史街區升級改造而成。
漫步在今天的顏神古鎮,殘破的門樓、斑駁的墻面隨處可見。被踏破的門檻,曾經見證過無數次雙腳的邁過,仿佛仍在等待某雙熟悉的腳再次停留。
破舊的木門上,供貓狗穿行的小洞仍在,似乎隨時都會有一個小可愛從那里探出頭來;打磨得光滑如鏡的青石板,依然在小巷里恣意伸展著,等待某個放學回家的頑童踢著石子走過。
只是,變化已經發生。
圓窯頂上仍有荒草,但荒草之下、圓窯之中,卻可能是一個小型的陳列館,或者是一個酒吧;墻面斑駁的老房,已是設施與標準酒店一般無二民宿,或某個傳承數代的非遺技藝的工作室。
顏神古鎮
看似保留自然原貌的斷壁殘垣,實際上均經過了設計師的精心打造,帶著生命的溫度,作為時光的見證者,出現在游客的照片里,也出現在露天小劇場的音樂、戲劇演出的背景里。
尊重所有自然的東西,尊重時光刻下的痕跡,讓過去與現在并立,讓鄉愁與發展共存,讓文化與經濟攜手,顏神古鎮用自己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
在發展中留住鄉愁
一千多年前,晚年回鄉的賀知章寫下這樣一首詩: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試想一下,如果賀知章的家鄉經歷了水澇災荒,如果家鄉的人們無法在當地謀生,這家鄉還回得去嗎?這家鄉還留得住鄉愁嗎?
當然不能。或者說,留住鄉愁的根本,在于發展經濟——古窯村能夠在向顏神古鎮的變身中保留住鄉愁,也在于其找到了一條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路徑。
齊長城腳下的濟南市萊蕪區雪野街道王老村,展現的是另一種留住鄉愁的方式——依托豐富的山水資源,引進了雪野鄉村度假區項目。
雪野鄉村度假區隸屬于山東文旅山鄉集團,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涉及9個村、6000余人。項目整合山東文旅集團產業優勢,致力于打造集鄉村度假、田園休閑、戶外運動、自然教育等多功能與一體的全齡化鄉村度假目的地。
目前已經運營的四星級精品民宿——故鄉的云,毗鄰古村,環境清幽;鄉村會客廳有咖啡廳、書吧、親子活動等多個分區,承載了接待入住、餐飲、會議培訓等功能;位于山頂的一萬平方米的云野星辰露營地,有帳篷住宿區、休閑天幕區、網紅打卡區、兒童玩樂區,可以聽民謠、看電影、做游戲、搞團建,也是舉辦婚禮和親子活動的理想場所;此外還有小柿界番茄采摘樂園、山地滑車等多種娛樂項目。
這些,為王老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村里建起了一座座聯排別墅,村民們在家門口辦起了“農家樂”,日子正越過越紅火。
在齊長城穿行而過的濰坊諸城,以湯鮮綠、味鮮醇、豌豆香濃郁著稱的“諸城綠茶”,也為留住鄉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
早年間,“諸城綠茶”的種植以分散的一家一戶模式為主,無法形成聚集優勢,同時還存在產銷缺少配套服務等問題。
2005年到2019年,諸城通過土地流轉、農戶托管、協會代管等形式,將原本零散的茶園連接成片,并陸續通過了國家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基地認證。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號召與推廣下,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參與種茶,茶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如今已有3萬余畝,輻射帶動了8000余戶增收致富。
以諸城市桃源鎮的清水茶園為例,該茶園占地約1000畝,現有職工有80人左右,大多是附近村莊的村民。茶園將村民的土地流轉后,每年付給村民租金,并聘用村民到茶園里工作,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而在距離清水茶園不遠的當地龍頭企業穎青茶廠,也有一些當地村民在里面務工,在家門口實現了不輸于外出務工的收入。
故鄉在,鄉愁才能有所托寄。而一個永遠在那里的故鄉,一定是一個經濟不斷發展的故鄉,一定是一個永遠在變化的故鄉。
無論是將時光的印跡刻進當下的顏神古鎮,還是將露營、民謠、農家樂引至家門口的王老村,抑或是在土地流轉中受益的諸城鄉村,它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鄉村,守護著春風不改的“舊時波”,守護著無數人的鄉愁。
在齊魯大地上,這樣的鄉村還有很多,像我的故鄉一樣的鄉村還有很多。
而每一種讓它們變得更好的方式,都在為它們贏得未來,也在為我們留住鄉愁。(張楠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