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3-07-11 18:45:07
原標題:煙臺黃渤海新區不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煙臺黃渤海新區不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大小新聞客戶端7月1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童佳怡 通訊員 郭傳義 王凱 蘇楠 攝影報道)城市,猶如一個龐大而有機的生態雨林,而中小微企業則是其中的“樹叢灌木”,積蓄活力,共生共榮。
從一個鹽堿荒灘到靚麗濱海新城,生產總值邁上兩千億元大關;從制造業“單打獨斗”,到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四新”業態梯次涌現,三產占比40.6%;從個位數到近7萬家市場主體、3000多家工業企業的城市新中心……
如今,黃渤海新區經濟的加快提振,不僅有賴市場主體的奮力拼搏,其背后“有形之手”的助推也不容忽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這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又一個重要“窗口期”,新區中小微企業“欣欣向榮”的背后,是新區從企業人才培育、政策補貼、營商服務等多個方面頻頻發力,用“有形之手”在痛點、難點、堵點等關鍵點上的及時“出手”。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生態圈”,幫助企業行穩致遠,今年以來,新區不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扶育支持力度,為未來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訂單式”人才供需
“育”出創客梯隊
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對具有近7萬家市場主體的新區來說,如何將人才資源轉化為賦能城區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能”,更為關鍵。
“去年9月份,由于規模的迅速擴張,我們急需在一周內招聘多位專業技術人才,嘗試了很多方式都沒有成功,沒想到福萊山街道幫我們解決了問題。”說這話的是煙臺諾信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艾鵬,她告訴記者,街道通過一個叫做“拉勾計劃”的小程序,為企業匹配到了合適的人才。
“融合‘互聯網+就業服務’思維,通過平臺讓企業需求‘走出去’,需求人才‘走進來’,這就極大地節約求職和招工成本,使公共資源整合化,達到了社企共建、合作共贏的目標。”福萊山街道夾河社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通過37個社區“拉勾服務角”以及就業創業實訓基地等平臺、“大篷車直播”等多種招聘途徑,只用了短短5天的時間內,煙臺諾信有限公司便與20名求職人員達成初步意向,并最終確定10人成功入職。
讓中小企業的用人需求精準“發”出去,讓優質人才“走”進來、留下來。今年3月,該區組團赴外校招引才直通車開進青島站,先后在山東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青島科技大學舉辦煙臺名企專場招聘系列活動。活動精心組織轄區富士康、正海、榮昌、艾迪精密等33家重點企業參與,累計提供崗位信息280余條,共接收簡歷1366份,達成初步就業簽約意向256人次。
此外,新區還根據“成長型”企業階段性的實際需求,開辟了“產業+培訓”“訂單式、定向式”靶向培訓模式,加大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助推企業發展。現已開展人力資源從業人員和領軍人才技能提升培訓1100余人,幫助富士康(煙臺)科技工業園靶向培訓工業互聯網和供應鏈管理產業專業人才300余人,市區兩級共發放引進人才生活補貼1690.76萬元,惠及1314人;引進人才購房補貼共發放2601萬元,惠及435人。
“解渴式”金融幫扶
“扶”出變革動力
中小企業好了,一城一區的經濟才會好。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卻阻礙了不少中小企業發展的腳步。對于很多有融資需求的中小微企業主來說,“省心、省時、省錢”地通過金融活水“重獲新生”,是其發展與生存的關鍵。
“訂單式”人才供給需求。
在新區,通過財稅金融“解渴”企業發展的案例不在少數。
作為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煙臺東德實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于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氫能裝備等氫能裝備的研制、生產和銷售。而這也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研發經費的投入。
“公司的授信額度從2000萬增至5000萬,這對于公司這類高研發需求企業來說,猶如及時雨。”東德實業財務部專員鄒玉告訴記者,在前不久舉行的“專精特新企業專屬金融產品政策推介會”專題活動上,招商銀行煙臺分行現場解決問題,在提升授信額度的同時,還讓原本需要3個月周期的審批流程,縮減至1個月。“有了這筆授信,公司的燃料電池車用空壓機和氫氣供應系統進入到了產業化的階段。”
審批時間的壓縮、授信額度的增加只是一方面,讓金融活水“滴灌”企業,解決的不僅是其資金流的問題,更為關鍵的是提振了企業的信心。
“1000萬資金的到賬是真沒想到。要知道,我們沒有足額的抵押物和資金,想去銀行貸款真的太難了。但這1000萬的到賬,讓我們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勇氣。”每每提起此事,新瑞環保公司負責人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近年來銀行貸款風險增加、信貸收緊,中小微企業生存之路確實“磕磕絆絆”。對此,黃渤海新區通過銀企對接、擔保貸款、信貸周轉金、風險投資等方式形成覆蓋中小企業成長各階段的“融資解決方案”,2022年,區內246家科技企業備案“成果貸”11.56億元,同比增長26%。
企業服務遠程幫辦代辦區。
幫助區域中小企業,重點企業“扶搖直上”,解決“錢”的問題,煙臺黃渤海新區更是出臺并更新了全方位的金融紓困惠企政策。面向重點規上工業企業、“小升規”企業,以及注冊在區且正承建區內重點工業企業項目的建筑施工企業,推出全國首創以財政資金給予同期LPR100%貼息補貼“備貨貸”“訂單貸”“庫存貸”金融服務,讓企業發展有了更堅實依靠。
“集成式”項目服務
頂格助企“茁壯成長”
經濟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邊際遞減效應,通俗來說開始的時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來,收益值就越少。
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城市的營商環境優化也開始出現邊際效用遞減現象。如何破局,從根本上提升營商環境舉措的效能?是新區一直深入研究和不斷實踐的重要課題。
“集成式”便是這個課題中的“關鍵一環”。
“不僅幫我們解決了新建項目總量指標等環保要素保障問題,還制定了一整套的方案,太貼心了。”煙臺東化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將問題反饋給黃渤海新區生態環境分局的企業服務專員,沒想到等來的是負責人親自帶隊,來到企業現場辦公并協助梳理形成環保問題清單,研究服務保障措施。
不只是“點”的服務。針對區域企業的環境審批、要素保障等共性問題,煙臺黃渤海新區依托其自身“三區”優勢疊加,與生態環境部評估中心共同設立“生態環境管理創新實驗基地”,邀請國家級生態環境領域專家會診區內重點企業,在政策、標準、技術等方面提出指導意見,幫助企業選擇更高效的污染防治技術,減排量納入區域總量指標源庫,為企業總量指標“開源”。
煙臺東德實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
“我們既需要沉下去,了解企業的需求,更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其‘量體裁衣’并形成完備的方案與模式。”黃渤海新區經發科創局相關負責人說。
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提速、提效,而是從頂層設計出發,拿出涉及方方面面的“集成化”方案,新區的實質性做法還有很多:
——出臺《煙臺黃渤海新區關于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措施》,建立“部門+鎮街”“全覆蓋”服務網絡,實現政策、資金、供應鏈、社會服務的精準推送對接,打造全天候、全覆蓋、全周期的一站式企業綜合服務平臺。
——利用大數據充分挖掘區內優勢民營中小企業資源,開展“掃街”行動,摸清企業發展底數,精準指導,引導民營中小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研究出臺《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實施專項政策支持,形成外企、國企、民企相得益彰的發展格局,力爭規上民營企業總產值年增長10%以上,中小企業經濟占比提高1個百分點。
——繼續發揮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樞紐作用,建立“1+1+10+6”服務體系,持續延伸企業服務寬度深度,持續做深做實企業服務專員制度,發放惠企服務宣傳手冊,解決涉企訴求,加強窗口政務服務。
……
今天的煙臺黃渤海新區,正處于加快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期、機遇期、黃金期,重大戰略的疊加賦能,使新區站在了時代最前沿、創富新風口,值得期待。這片優渥的營商熱土上,必將繼續上演更多城市與企業彼此成就、互利共贏的精彩故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