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3-07-19 17:54:07
原標題:德州: 環環緊扣 再造“無形良田”
來源:德州日報
原標題:德州: 環環緊扣 再造“無形良田”
來源:德州日報
盛夏時節,玉米苗壯葉展,長勢正旺,廣袤的田野孕育著新一季的豐收。伴隨著德州糧食生產季季接續、茬茬壓緊的,是節糧減損穩步推進,是“無形良田”的增加。
糧食從田間走向餐桌,幾乎每個環節都要面對損耗的挑戰。去年,德州市啟動全鏈條節糧減損集成改革,實施“顆粒歸倉、微損存儲、低耗運輸、糧盡其用、文明餐桌、節糧家風”六大行動,推進“收儲運加消”糧食全鏈條節糧減損,全力打造全國糧食高產和節糧“雙示范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簡報專題刊登《山東德州啟動全鏈條節糧減損集成改革》經驗做法,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我市節糧減損有何成效?今后怎么干、短板在哪里、如何補齊?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機收效率高損失少優糧優儲有“寶庫”
“德州小麥、玉米機收使用率達99%以上,小麥機收損失率降低一個百分點,相當于全市增收糧食7600余萬斤。提高作業質量,機收減損大有潛力可挖。”6月9日,在山東小麥機收減損大比武平原賽區現場,市農業農村局農機中心主任張寶東說。
機收減損,好機械、好機手,二者缺一不可。當天,參賽的10臺小麥收割機均為寬幅、縱軸流系列收割機,其穩定性好,機收效率要高10%至20%左右,而且脫粒能力更強。“近年來,我市農業機械持續升級迭代,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抗風險能力。”張寶東說。
“根據小麥干濕程度選擇合理作業速度”“負荷允許時,盡量滿幅作業”……參賽機手經驗豐富,個個有絕活。
今年是我市組織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的第三年,機收損失率越來越低。張寶東介紹,目前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已擴大至各縣市區,實現全覆蓋,全市小麥機收環節損失率保持在1%以下,遠低于農業農村部制定的損失率2%的標準。
到手的糧食如何安全存儲?
6月上旬至6月底正是騰倉換糧時,一車車新麥接續運往魯糧集團山東齊河國家糧食儲備庫。
6月12日,儲備庫保管員登梯入庫,檢查糧情。隔著木板,腳下是堆至5米高的小麥,看似平整的糧面下,大有玄機。這是一個3000余噸庫容的糧庫,倉內布設50余個傳感器,10余個害蟲誘捕器,可以實時監測糧堆內部溫度、濕度、糧食水分以及糧堆內氧氣、磷化氫等多項參數指標。
據介紹,儲備庫采用糧倉機械通風技術、內環流熏蒸技術,糧堆最底層、中層常年恒溫,保持在15至16攝氏度左右,最上面溫度不超過26攝氏度。同時,有效抑制害蟲滋生,延緩糧食陳化,保持糧食品質,實現綠色儲糧。
近年來,我市爭取上級無償資金1.07億元,實施綠色儲糧工程,全市新擴建和升級改造地方儲備糧庫倉容31萬噸,實現糧食“減損、降耗、保鮮”。
麥收時節,遍布齊河縣15個鄉鎮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也迎來了儲糧季。
齊河糧安中心副主任李明介紹,該縣整合資金5億元,由縣國有企業齊源綠季集團投資運營,整縣制推進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建設,在全國產糧大縣中率先實現烘干倉儲鄉鎮全覆蓋。截至目前,齊河縣總倉容達19萬噸,日烘干能力達10800噸,年可減少糧食損耗7000余噸。
有效緩解倉容壓力,“藏糧于民”是重要舉措。為此,我市向農戶免費發放3萬余個科學儲糧示范倉,創建“科學儲糧示范村”385個,年可減少糧食損失1500余噸。
加強運輸環節減損糧食“吃干榨凈”增效益
伴隨著夏收進程的推進,一輛輛運糧車滿載著小麥,奔向糧食儲存點、購銷企業、加工廠等地。
農村點多面廣,運輸途中,因道路顛簸造成糧食灑漏是損耗最多的環節之一。把糧食足斤足兩送到目的地,要有好道路、好設備。
多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基本實現了農村道路“戶戶通”、建制村硬化路一定通、村莊(社區)至少有1至2條穿村大街。今年以來,我市計劃新建改造農村公路600公里,目前開工492公里,完工184公里,為“節糧減損”提供了道路運輸支撐。
每年夏收時節,是夏津縣發達面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忙的時候。一輛輛送糧車絡繹不絕,仔細觀察這些車輛,車廂欄桿間的縫隙均用泡沫填充,車廂頂部嚴嚴實實蓋著篷布,篷布下面,是一顆顆飽滿的麥粒。“小麥全部實行散裝、散運、散卸、散存的‘四散化’運輸,避免了反復打包拆包造成的拋灑遺漏。”現場,某物流公司司機介紹。
采樣員檢測完容重、水分、雜質等指標后,運糧車駛上大型卸糧翻板,在液壓裝置的作用下,車頭抬高,小麥傾瀉而下,流入地籠……從進入糧倉開始,糧食便通過傳送裝置,在封閉的管道內加工生產,實現糧不落地。
“制粉環節中,我們采用輕研細磨工藝,不給小麥太大壓力,避免物料過度升溫,對小麥營養成分造成損耗。”發達面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障總監董金魯說。
董金魯表示,新工藝還實現了適度加工,對小麥不同部位取粉,形成了多元基礎粉。通過科學配粉,一種基礎粉可衍生出四五種最終產品,大大提高了小麥利用率。目前,公司優質粉出粉率、總出粉率均提高了一個百分點。
平原縣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精深加工產業鏈條產品轉化率達99.5%;山東禹王集團將一粒大豆“吃干榨凈”,使其“變身”70余類百余種產品,身價實現幾百、幾千倍地增長……科技創新賦能“糧盡其用”。在產業鏈下游,糧食加工企業做足了減損文章。
倡樹節儉厲行節約量化評估促實效
“收儲運加”全鏈條協同發力,每一粒糧食走上餐桌都極為不易。
6月29日午飯時間,在平原縣第三中學餐廳,學生在不同的套餐窗口有序排隊,通過人臉識別,兩秒鐘即可完成取餐。
記者了解到,得益于該縣在中小學投用的“智慧餐廳”系統,學生每頓飯花4到6元錢,即可按套餐點餐。
借助“智慧餐廳”系統,學生可以提前一周按需點單,餐廳按需進行采購。“在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同時,明顯遏制了浪費現象,目前餐廳光盤率接近100%,也大大減少了廚余垃圾的產生。”該校校長雷同軍說。
踐行節約“新食尚”,也成為不少機關單位、餐飲企業的宗旨。目前,我市建立起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成效評估和通報制度,492家黨政機關建成節約型機關。同時,開展“綠色飯店”創建評選活動,推動文明餐桌消費。
硬約束強力剎住餐飲浪費行為。今年1月1日,《德州市反餐飲浪費條例》正式施行,節糧減損有了法治保障。“文明餐桌光盤行動”執法檢查常態化,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發布制止餐飲浪費“紅黑榜”38期,公布制止餐飲浪費專項執法典型案例46個。
節糧減損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在市委政研室二級調研員朱瑞山看來,與其他環節相比,消費環節浪費尤甚,制止餐桌上的浪費是亟待突破的難點。
分析其中原因,他表示,收儲運加環節面向企業或群眾,因為有效益驅動,所以各環節節糧意識較強。特別是隨著規模經營的加快,農業公司、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多,他們成為節糧減損的主力軍。
反觀消費環節,餐飲企業、機關單位食堂、個人等不同主體在節糧問題上所受的制度規范約束并不強,很大程度靠自覺。同時,明確“文明餐桌”“節糧家風”環節的責任主體也不容易。
作為全鏈條節糧減損集成改革的牽頭部門,今年,市發改委把建立全鏈條糧食損失浪費評估體系作為重點工作之一。“節糧減損要有可量化的數據,形成明白賬。以前損失率是多少、現在損失率是多少,要做到心里有數;各個環節損失要控制在多少,要有明確的標準可依。”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曹文瓚表示。
下一步,發改部門將探索調查評估方法,定期分析“收儲運加消”各環節減損情況,健全完善部門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相結合的監管體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