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3-08-28 08:33:08
原標題:煙臺建筑:能發電,會呼吸,無水患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煙臺建筑:能發電,會呼吸,無水患
來源:煙臺日報
YMG全媒體記者 楊健 張孫小娛 通訊員 王娜 邵將 趙振磊
綠色建筑成為城市建設日常
“十四五”以來,全市累計新增綠色建筑面積2900萬㎡,近年來年均新增綠色建筑面積達800萬㎡以上。
城鄉建設綠色發展三年行動
謀劃建設3個綠色建造產業園區、5個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生產企業達300余家,年產值達到500億元——我市大力實施城鄉建設綠色發展三年行動,對綠色建造進行集中培育打造。
核心提示
● 綠色建造在港城風生水起,得益于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新城建”試點城市、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的相繼落子,城市暢快呼吸、韌性提升,城市的棲息者更感受到了格外接地氣的福利。
● 我市以建設條件意見書制度為抓手,在土地出讓前明確項目綠色建筑星級標準。
● 目前,我市學校、醫院項目按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建設,政府投資類公共建筑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按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其他投資類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
● 我市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100%,力爭2024年星級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20%,2025年達到40%。
● 到2025年,全市新建超低能耗建筑等綠色低碳建筑達60萬㎡以上。各區市至少建設2個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項目。
● 目前,我市綠色建造產業鏈條已包含綠色設計、綠色建材(部品)生產、綠色施工、綠色運維等四大板塊,年內計劃建設培育60個示范項目,精心打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好房子。
● 去年6月,煙臺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目前,我市正在實施200余個市級海綿城市示范項目,其中100余個項目已開展海綿城市設計專篇審查。
● 作為城市的“防波堤”和“蓄水湖”,海綿城市不但讓“水患”無處遁形,也讓市民游園休憩心曠神怡。
初秋的港城,正進入一年之中城市建設的沖刺期,目之所及到處是沁人心脾的“綠意”。
萊山飛龍集團創新研發中心項目現場,三伏天的辦公室涼爽依舊;即將正式投用的萬華高級人才公寓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萬噸,節電2100萬度;鳳凰湖公園西區,昔日雜亂的廠房、廢品站和臨建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開闊的環湖步道和成片的下沉綠地……
連方成片、遍地開花。綠色建造在港城風生水起,得益于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新城建”試點城市、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的相繼落子,城市暢快呼吸、韌性提升,城市的棲息者更感受到了格外接地氣的福利。
夏天不用開空調
我市年增“綠建”800萬㎡
進入飛龍集團廠區,建設中的創新研發中心超低能耗項目映入眼簾。作為我市首個高標準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總建筑面積16606㎡的研發中心于去年7月開工建設,計劃于2023年底竣工并馬上投入使用。
公共建筑如何實現超低能耗?“去年5月項目設計方案通過煙臺市清潔取暖試點城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技術方案專家評審,符合‘被動技術優先、主動技術優化、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能源高效利用’的理念和要求。”飛龍集團副總經理陳敏杰給出一組翔實的節能參數:項目投用后每年節電145萬度;建筑綜合節能率約58%,建筑本體節能率約55%,年節約標煤約17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73噸。
為將節能“拉滿”,研發中心大樓門窗采用飛龍集團自主研發的超低能耗門窗,保溫系數達到0.99,節能率是傳統門窗的一倍以上;外墻保溫層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室內使用高效的新風熱回收系統,最大程度利用已有熱量,熱回收效率達75%以上;屋頂設置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設備。“夏天在這棟大樓里辦公,基本不用開空調。”陳敏杰告訴記者。
如今,綠色建筑早已不是城市建設的“獨角獸”,而是嶄新的日常。“十四五”以來,全市累計新增綠色建筑面積2900萬㎡,近年來年均新增綠色建筑面積達800萬㎡以上。
為給綠建“保駕護航”,我市以建設條件意見書制度為抓手,在土地出讓前明確項目綠色建筑星級標準。
目前,我市學校、醫院項目按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建設,政府投資類公共建筑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按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其他投資類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100%,力爭2024年星級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20%,2025年達到40%。到2025年,全市新建超低能耗建筑等綠色低碳建筑達60萬㎡以上,各區市至少建設2個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項目。
立足港城破圈海外
煙臺“綠建”產值突破500億
“太神奇了,小小一團聚氨酯能發泡成原先的4倍,還能比傳統建筑節能八成多!”今年4月,在第六屆山東省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新技術產品博覽會上,煙臺代表性綠建企業“拳頭產品”接受全省檢閱,得到一致認可。作為我市標桿企業,萬華高效保溫材料及用于低碳節能門窗的玻纖增強聚氨酯復合材料在主展區集中亮相,大批參觀者駐足逗留,欣然洽談簽約。
如今,“煙臺造”綠建產品早已走出實驗室“登堂入室”。黃渤海新區天山路上,總建筑面積18萬㎡的萬華高級人才公寓從“骨骼”到“肌理”,均采用低碳環保的綠色建造技術,通過萬華最新自研的高效聚氨酯圍護結構“加持”,綜合運用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發電玻璃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據測算,項目運行后可實現本體建筑節能率達90%以上,比常規建筑能源消耗降低60%以上,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合計超過1萬噸;僅節電一項,每年就高達2100萬度。
相似的場景,在我市多個綠建龍頭企業俯拾皆是:在煙建集團建筑產業現代化工業園,表面平滑如鏡的混凝土預制構件,僅用15分鐘就在數控模臺上成型,逐一運往老嵐水庫、煙臺港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八角灣國際醫院、深藍國際人才交流中心等重點項目,像“搭積木”一樣快速成型。
在飛龍集團,智能產能線上焊接機器人正往復作業,與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共同研發“FL綠建多高層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體系”,成功建造了我市首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樣板樓,FLPH101系列斷橋隔熱窗遠銷歐美、澳洲等十余個國家,成為被動房和低能耗建筑首選產品。
謀劃建設3個綠色建造產業園區、5個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生產企業達300余家,年產值達到500億元——我市大力實施城鄉建設綠色發展三年行動,對綠色建造進行集中培育打造。今年上半年,我市綠色建造產業鏈落實投產中建材優科尚品等7個項目,完成投資12.05億元,招引力華鋼構、天津城建等9家綠色建造產業鏈企業落地煙臺,全市綠色建造產業鏈在建項目達到22個、總投資126.93億元,對接洽談項目14個、總投資達212.75億元。
目前,我市綠色建造產業鏈條已包含綠色設計、綠色建材(部品)生產、綠色施工、綠色運維等四大板塊,年內計劃建設培育60個示范項目,精心打造讓群眾滿意的好房子。計劃到2025年,落地央企、強企不少于30家,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不少于40家,年產值規模突破1500億元。
示范落地路徑明確
煙臺更有彈性更會“呼吸”
去年6月,煙臺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身為資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1/5的煙臺,建設海綿城市不但“解渴”,更能全面提升山、海、島、泉、河生態環境品質,顯著提高極端天氣應對能力,通過蓄水、供水和排水多管齊下,筑牢城市安全防線。
在規劃總面積1.5平方公里的煙臺工業設計小鎮,海綿城市已滲入到城市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個毛孔。沿湖生態整治工程通過將原有塘壩進行擴容修復,調蓄容積達7.4萬立方米,內澇防治標準達50年一遇;場地雨水經過旱溪、沉砂池的沉淀過濾后緩緩流入湖體;公園坑塘不僅有效收納場地內雨水,更能收集周邊客水;沿岸改造為木樁等多類型生態駁岸,利用植被緩沖,實現雨水高效凈化;水杉林、水下森林及生態浮島,通過茂密的根系和莖葉直接吸收水體和淤泥中的營養物質,對水體實施二次過濾;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鋪裝的園路既吸收雨水又控制揚塵,將園區的熱島效應持續降低。
如今,海綿城市在城市建設中已經變得潤物無聲,無縫接入。去年10月,《煙臺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方案(2022—2024)》正式出臺,按照“滲、滯、蓄、凈、用、排”技術路徑,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落實到日常項目規劃設計、施工過程、竣工驗收、運行維護等關鍵環節,形成涵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管控體系。城市公園和綠地系統與坑塘、水網有機融合,加強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提高城市道路和廣場排水防澇標準,促進建筑與小區的雨水控制利用,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目前,我市正在實施200余個市級海綿城市示范項目,其中100余個項目已開展海綿城市設計專篇審查。針對水安全保障、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提升及城市近期重點更新區域進行建設等方面,劃分出10余個海綿城市示范片區,其中將重點打造芝罘區崆峒島北方海島雨水集蓄利用示范片區、萊山區逛蕩河“灰綠結合、蓄排并舉、風險應對”示范片區、蓬萊區曬甲河多功能調蓄水體示范片區、牟平區護城河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示范片區四個集中展示片區。
降雨排得凈蓄得下
海綿設施成公園標配
作為城市的“防波堤”和“蓄水湖”,海綿城市不但讓“水患”遠離,也讓市民游園休憩心曠神怡。
8月22日,萊山區鳳凰湖公園西區正式開放,依水而建的環湖步道上,老人們正愜意地享受初秋傍晚涼意習習的晚風;兒童主題娛樂區里,孩子們在各個場景里你追我逐,AR互動游戲、互動科普機器人前更是人頭攢動,滑梯、沙坑、爬坡、智能互動等項目集體上陣。
鮮為人知的是,這座“智慧度”滿到溢出、“黑科技”俯拾皆是的全齡運動休閑主題公園,建成前的地塊上廢品收購站、果園看護房、汽車修理廠等交錯分布,污水橫流、垃圾遍地,不但嚴重影響了鳳凰湖周邊生態環境,而且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地勢,也給公園建設帶來了潛在的積水隱患。
著眼鳳凰湖片區改造后觀光游覽、休閑娛樂功能的全面提升,施工之前,海綿城市建設通盤考慮到了項目之中。東、西兩側場地分別建設海綿設施面積約3.5萬㎡和2.4萬㎡,采用了源頭低影響開發建設的綜合措施,透水鋪裝、下沉綠地、生物滯留設施、植被緩沖帶、人工土壤滲濾等于園中隨處可見,發揮著蓄水、凈水、滲水的多種功能。通過改造壩腳下原有排水溝與場地內設計的排水管網,共同形成海綿設施的泄洪載體,實現一般雨水排放和超標雨水排放。公園投用后,即便遭遇30年一遇的暴雨,也能從容自若,而公園作為區域重要的綠色海綿體,還能有效地削減逛蕩河下游徑流峰值,緩解下游水環境壓力。
在黃渤海新區天地廣場北側規劃新增設的星光水花園,“懸浮”于植物上的樹脂方格網不但分外吸睛,更是公園微景觀局部涵養水資源的有效嘗試:通過降低場地標高,營造微地形的方式,采用引、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將天地廣場西北角和東北角綠地70%的降雨就地收集、消納和利用。洋溢藝術氣息的“雨水銀行”,不但保留了生物多樣性,也成為公園嶄新的網紅打卡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