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日報
2023-09-15 11:16:09
原標題:淄博基礎教育發展再“加速”
來源:淄博日報
原標題:淄博基礎教育發展再“加速”
來源:淄博日報
□本報記者 潘玉
通訊員 宋建國 張瀟瀟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均衡、優質、特色”發展目標深耕育人沃土,統籌均衡教育資源,促進師資流動,從“補齊短板”邁向“均衡發展”,逐步駛入快車道,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優質學位倍增
全面保障適齡兒童“應入盡入”
“今年我家孩子一年級入學,原本要劃片到北關小學就讀,聽說今年入學壓力很大,我們也十分擔心孩子能不能有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恰好曜華小學和北關小學雙劃片,于是我們就選擇到離家更近的曜華小學就讀,孩子非常喜歡學校的氛圍,我們家長也非常高興。”淄川區曜華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袁鈺淇開心地表示。
據了解,面對今年入學高峰期,新建曜華小學通過雙校劃片和面向片區外招生等方式,化解了北關小學、育英雙語實驗學校及商城路等學校的招生壓力。
這是我市實施優質學位擴增,解決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23年,淄博新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33所,同時實施強基培優工程,培育20個集團化辦學樣板,放大名校輻射帶動作用。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分級競聘改革,加強城鄉間、區域間教師資源統籌調配,保障學位供給充足、教師配備到位,科學應對義務段入學高峰。目前,全市中小學已平穩順利開學,其中,小學一年級入學68614人,初中一年級42158人,較2022年分別增加15837人、1112人。
提高育人質量
辦好每一所家門口學校
在優質學位倍增,確保孩子們“好上學”的基礎上,我市通過集團化辦學、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城鄉優質均衡發展等舉措,讓每一位孩子實現“上好學”。
教育集團化辦學向縱深推進。以辦好老百姓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為目標,創新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加快擴增優質教育資源,建成以淄博實驗中學、張店區實驗中學等為代表的中小學教育集團100個,覆蓋有需求的全部中小學,輻射176所鄉村學校,核心校與成員校之間“課程共創、問題共研、教師共培、資源共享、成果共用……”,實現了“優勢互補、多峰并起”。在首批打造11個集團化辦學典范基礎上,又培育打造第二批示范性教育集團20個,進一步帶動全市教育發展高位運行、多點突破。
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走上快車道。實施普通高中強科提質、強校擴優行動,命名12所市級特色高中,遴選31個市級學科基地,5所高中成功入選省級學科基地,2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特色高中。緊密對接國家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體系和教育部“強基計劃”、省“齊魯英才計劃”,構建“1+1+N”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強基培優貫通培養機制,依托高中學科基地,探索“3+1+3”初高中七年一貫制學科特殊稟賦學生培養新模式。推動示范課和精品課研發,錄制、推廣、共享160余課時的高考培優特色課程資源,促進了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尤其是今年我市高考質量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為全國頂尖名校輸送優質人才呈現“多點突破、全面開花”的良好態勢。
鄉村教育振興實現精彩蝶變。鄉村教育振興工作方案全面落實,全國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分領域試點全面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評價全面鋪開,強鎮筑基“六個一”提質行動全面推進,鎮駐地學校的輻射引領作用全面發揮,鎮域整體教育質量全面提升,“鎮域強、教育活、鄉村美”的新格局全面形成。
目前,全市已有省級教育強鎮筑基試點鎮14個,市級22個,縣級32個,覆蓋全市78.95%的鄉鎮。試點鎮累計組織青年教師培訓238次、教學研討和學術交流285次,公開課291節、示范課180節,鎮駐地特色校本課程231個,特色項目、社團、活動780個,教研員進班聽課1083節,名師課堂264節,學情會商260余次,走出一條有根有魂有品的鄉村教育振興的淄博路徑。
深化智慧共享
教育高質量發展有新動能
新學期,在開學第一課上,周村區王村鎮彭家小學的學生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教室的觸控一體機屏幕,周村區實驗學校的老師正開筆啟蒙,示范“人”字的寫法。孩子們跟隨老師的示范,寫下大寫的“人”字,屏幕兩端的學生共同跟隨老師讀“一撇一捺寫成人,一生一世學做人,工工整整寫人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彭家小學的老師則在教室里時刻關注著每一個孩子的精神狀態,時不時幫助孩子糾正行為習慣。
據彭家小學校長孫岳磊介紹,通過“三個課堂”——名師課堂、名校課堂、專遞課堂的形式給新入學的一年級孩子上開學第一課,在引進城區優質資源的基礎上,學校老師能夠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到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孩子們對這樣的課堂充滿興趣,課堂上行為習慣也能得到快速的提升。作為農村小學,學校將充分發揮“三個課堂”的互動引領作用,積極和優質學校結對,加強名師名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
近年來,我市全面建成國內先進的交互式在線教學系統,開展“三個課堂”——名師課堂16112節、名校課堂10977節、專遞課堂9027節,實現城鄉師生“隔空交流、同屏展示、同師授課”。榮獲全國智慧教育專題賽一等獎(全國共8個),1個案例獲教育部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示范案例,在全國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工作推進會作典型發言。承辦山東省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現場推進會,八次奪取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團體總分第一名。在工信部信通院舉辦的第五屆全國5G應用征集大賽智慧教育專題賽上,“淄博市5G交互式教學項目”榮獲全國一等獎。“2023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上,我市代表在大會論壇作《積極構建全環境、全要素的數字教育發展新生態》典型交流發言,分享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淄博方案”。
落實“五育”并舉
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有新突破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伴隨著學生們悠揚的歌聲,淄博市柳泉中學“行走的思政課”──跨學科大單元教學主題實踐活動如期舉行。
全體師生從學校出發,到達孝婦河公園后沿孝婦河兩岸徒步,全程約13公里,路程中設置湘江戰役、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13處“長征路”打卡點,每到一處打卡點,便由一個班級中的學生代表講解長征路上的重要事件。整個過程有班級PK,有小組合作,共同行軍,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快閃視頻拍攝,一起共進午餐,增強班級團結,凝煉團隊精神,讓思政課“活起來”。
近年來,我市制定印發《淄博市關于深化全環境立德樹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方案》,通過實施強德固本行動,推出全環境育人的“淄博樣本”。
建立德育工作“吹哨叫醒”機制,時時提醒調度,實現六個落實100%。建成20個思政課優秀傳統和革命文化實踐教育基地,編印《齊國故事—齊文化普及讀物》,將齊文化教育和市情教育有機融入校園文化活動。在全市400余所中小學開設齊文化特色思政公開課12節,收聽收看學生達46萬余人次。打造思政教育陣地18個,組織同上一堂思政課等活動337次,實現齊文化與思政教育貫通融合。建成“齊家共成長”網上家長學校,為家長提供全面、科學、系統、精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共同謀求有利孩子成長的“最大公約數”。截至目前,網上家長學校注冊人數達13萬余人次,研發推送家校共育課程1720節。開展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活動705場,受眾達44萬余人次。全市義務段學校全部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惠及學生38萬余人。高標準、高質量部署暑期托管服務工作,2023年暑假,全市共有15839名學生參與暑期托管。構建獨具淄博特色的“一課三單”勞動教育體系,在全省率先實現基礎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全學段全環節全鏈條”整體推進。以高出第二名259分的絕對優勢奪取省中學生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實現“九連冠”。榮獲省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50個,獲獎率全省第一。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
“市教育局將進一步解難點、破痛點,把改革的重點放在完善基本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基礎教育資源供給力度、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促進學校辦學質量全面提升等方面,努力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孫英濤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