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寧日報
2023-11-10 13:50:11
原標題:牢記殷殷囑托 扛牢使命擔當 奮力譜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濟寧篇章
來源:濟寧日報
原標題:牢記殷殷囑托 扛牢使命擔當 奮力譜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濟寧篇章
來源:濟寧日報
優秀傳統文化”微電影微視頻創作大賽、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外宣媒體及海外華文媒體濟寧行、“走進濟寧 對話運河”文化名家主題采風、北京冬奧會尼山圣境直播、“相約孔孟之鄉 品味文化濟寧”國內外線上聯動宣傳、“第三只眼看中國·大美中華”國際短視頻大賽、“走讀山東”外國友人感知體驗濟寧參訪等系列外宣活動,搭建“濟寧英文全球傳播平臺”展示窗口。在中央電視臺、山東衛視等高層級融媒體平臺投放濟寧文旅宣傳片。依托新華社、央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等頭部平臺,發揮網絡大V、網紅達人的流量效應,集中推介濟寧的好景區、好產品、好線路、好服務,“遇見濟寧”話題播放量6.2億次,《走吧!去濟寧》全網點擊量1.2億人次,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全網點擊量超10億次,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全網總點擊量突破52億次,孔子文化節尼山文明論壇總傳播量15.2億次,“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文化濟寧”城市品牌影響力美譽度不斷增強。
十年砥礪、春風浩蕩結碩果,征程再啟、勇立潮頭譜華章。今年是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之年、關鍵之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新的文化使命;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11月28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濟寧“兩創”理論正式發端十周年。時代賦予重任,使命催人奮進。濟寧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立足文化沃土比較優勢,錨定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持續深耕“加速跑”,跑好領先“接力賽”,努力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名市,為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濟寧新的貢獻。
文化是濟寧現代化建設最鮮明的底色,最獨特的優勢。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濟寧,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重要講話,對濟寧寄予殷切期望,賦予光榮使命。十年來,濟寧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濟寧重要講話和關于文化“兩創”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勇擔文化使命,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以示范片區為載體、以全面融入為主線、以重大活動為牽引、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激活儒家文化“源頭活水”,釋放文化創新創造蓬勃動力,形成了“一區引領、雙軸驅動、五章并舉、八個融入”的生動格局,文化“兩創”工作迅速起勢、全面成勢、立標示范,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彰顯了新擔當、展現了新作為。
強化使命擔當
打造“一區引領”示范標桿
濟寧勇擔文化使命,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形成市縣鄉貫通聯動、多領域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凝聚起走在前、做標桿的社會共識和強大合力。
一是強化目標引領。2013年以來,先后出臺印發《關于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新標桿行動計劃(2022—2025年)》《關于濟寧市推進“八個融入”加快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先行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等指導性文件,把建設國家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先行示范區納入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文化“兩創”戰略列為五年全市中心工作“九大戰略”之一,搭建起文化“兩創”工作的“四梁八柱”,樹立了“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名市、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奮斗目標。
二是強化頂層推進。組建濟寧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善之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文化“兩創”指揮部和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的高規格文化“兩創”工作專班,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建立文化“兩創”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設立1億元規模的文化旅游發展專項基金,統籌實施文化“兩創”六大工程,全力打造文化“兩創”濟寧樣板。編制《尼山文化片區綜合發展規劃》,實施文旅融合、文化“兩創”、基礎設施、鄉村振興四大類24個總投資299.3億元的項目,聚力突破尼山片區建設,打造中華民族文明標識。
三是強化試點帶動。按照“一年試點先行、兩年逐步推開、三年提質擴面”的工作思路,制訂《濟寧市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示范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等文件,實施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一村一亮點,精心打造文化“兩創”示范點300個,推出魯源新村、東仲都村、夫子洞村等一批深受游客歡迎、網紅青睞的“打卡點”。實施重大文化項目帶動戰略,高標準規劃建設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尼山圣境一期、魯源小鎮、濟寧市文化中心等一批重大標志性牽動性文化項目。
融入國家戰略
構建“雙軸驅動”立體空間
著眼濟寧儒家文化、大運河文化、黃河文化資源富集優勢,以大運河文化軸、黃河文化軸為坐標,不斷強化對文物和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活態傳承、活化利用,塑造“軸、園、廊、帶”多維度多元化的文化展示空間。
一是拉開“兩軸”建設框架。抓住國家文化公園、黃河國家戰略重大機遇,出臺《濟寧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等政策文件,成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運河(濟寧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以黃河文化軸、大運河文化軸為依托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文化體驗廊道、大運河文化體驗廊道“兩公園兩廊道”建設,形成“一核兩帶三極四區、八類項目多點聯線”的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總體格局(“一核”:即以保護傳承利用好黃河、大運河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任務;“兩帶”:即黃河文化展示帶、大運河文化展示帶“;“三極”:即運河城區發展極、汶上南旺發展極、微山湖區域發展極;“四區”:即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類主體功能區;八類項目:即“園”“館”“址”“岸”“段”“遺”“品”“文”等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項目;多點聯線:即串聯黃河、大運河沿岸主題展示點,打造水上游線、岸上游線、主題游線、跨省游線等經典文化旅游線路)。
二是彰顯濟寧文物風采。濟寧市現有2處世界文化遺產,4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0處省級文保單位,數量居全省第一位;登錄可移動文物130多萬件,列全國地級市第一位。立足文物大市豐厚資源,實施魯國故城、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重大文物保護工程,推進河道總督府遺址博物館、大運河微山湖博物館等21個總投資389億元的重大文旅項目,6個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項目儲備庫,數量全省第一。全市共建成各類博物館66家,其中三級以上博物館12家,濟寧市博物館、孔子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濟寧被列入全省博物館之城建設試點。
三是推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實施“山東手造·濟寧好禮”工程,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19項、省級86項,入選首批省級非遺工坊3家,入選省文化體驗廊道重點項目28個。高標準打造“山東手造·濟寧好禮”展示中心、泗水龍灣湖手造街區及線上展廳,連續舉辦八屆“創意濟寧”文化產品設計大賽,精心策劃“黃河大集”“山東手造·濟寧好禮”系列展示展銷活動,濟寧連續兩屆被評為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示范市。
拓寬實踐路徑
打響“五章”“八融”濟寧樣板
圍繞貫徹“兩個結合”、做到“四個講清楚”,努力做好研究闡發、普及教育、傳承創新、文旅融合、傳播交流“五篇文章”,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全方位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學生教育、干部政德教育、基層社會治理、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城市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網絡建設八個領域,形成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濟寧經驗。
一是高站位、專業化開展研究闡發,推出豐碩成果、打造儒學高地。搭建高端研究平臺。依托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與清華、北大等16所頂尖高校共建聯合研究生院,面向海內外選聘23名儒學研究高端人才(儒學大家2名、泰山學者10名、尼山學者11名),組建12個儒學研究高端學術團隊,初步構建起“一個中心、若干分中心、N個研究基地”的儒學研究體系,持續提升在國際儒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策劃高端學術活動。舉辦八屆世界儒學大會、中韓國際學術大會、“中華禮樂與東亞文明”高端儒學會議等重大學術會議,開展“孔子的世界”國際學術高峰論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實踐座談會等200多場學術交流活動,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被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活動”,曲阜市入選“中國十大文化品牌城市”。推出高端研究成果。實施“兩創”研究工程,累計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研究項目87項,發表論文1300余篇,獲第八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2項、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4項。舉辦由陳來等儒學大家領銜的“四書”解讀活動,出版《四書解讀》《儒典》《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中華禮樂文明大系》《儒學精神與中國夢》等系列叢書160余部。推出一批儒學民間故事、論語智慧等精品力作,刊印《儒學精神與中國夢》《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孔孟正源》《孟子文獻集成》等系列叢書。在海外出版發行英、韓、日、德多語種版本《論語詮解》《孔子家語通解》《孔子這樣說》《圖說孔子》等代表性著作。
二是高標準、常態化開展普及教育,培育系列品牌、夯實文明根基。打響“習語潤儒鄉”基層宣講品牌。實施“一縣一品”工程,成立10個市級層面宣講團、8支縣級層面宣講隊伍、776支鎮級層面“百姓宣講志愿服務隊”,全市組建909支、1.28萬余人的“習語潤儒鄉”宣講隊伍,涌現出“習語潤儒鄉·兗講樂萬家”“習語潤儒鄉·微湖槳聲”等一批基層宣講品牌,成為全省首個基層宣講品牌縣市區全覆蓋的地市。打響“儒學講堂”普及教育品牌。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六進”工程,全市特聘鄉村儒學高級講師33人、鄉村儒學志愿講師400余人,建成達標“儒學講堂”3700余處;廣泛開展“百姓儒學節”、善行義舉“四德榜”等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累計開展儒學活動4.8萬余場,服務群眾280余萬人次。濟寧“儒學講堂”經驗入選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十八大以來《宣傳工作創新百例》和中央改革辦地方典型改革案例。打響“五堂”志愿服務品牌。強化陣地建設,全市建成“五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個、實踐所156個、文明實踐站4158個。成立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宣講隊62支,打造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試點263個,實施新禮儀改革,推廣儒學講堂、蒲公英講堂、幸福食堂、雛鷹課堂、結婚禮堂“五堂”志愿服務模式,組織“五為”志愿服務活動22.1萬余場。打響全環境立德樹人系列品牌。堅持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形成以“課程開發為載體、課堂教學為渠道、經典誦讀為形式、系列活動為平臺、專題研究為引領、師資建設為保障”的優秀傳統文化“兩創”育人路徑。創新校園教育環境,打造“儒雅育人”教育品牌。編研《濟寧市傳統文化進校園》讀本,開發《傳統文化課堂教學評價表》,開展“一校一導師”“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創建活動,培養國學導師3200人,形成“市有講師團、縣有志愿者、校校有導師”的傳統文化教師隊伍體系,“孔孟之鄉中小學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探索”榮獲國家一等獎、省特等獎。創新社會涵育環境,打造“德行少年”教育品牌。連續承辦三屆團中央“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展示活動”和省級“齊魯學子青春國學薈”活動。依托魯西南第一家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館——濟寧市青少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館,開展“學傳統文化 做謙謙君子”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項目,目前已接待全國各地近200個青少年工作者團體、3萬余名青少年參觀體驗。創新家庭教育環境,打造“孔孟之鄉 養教有方”教育品牌。建立200余人的濟寧市家庭教育講師庫,組建“齊魯好家風”宣講團,編撰《濟寧市青少年教育系列叢書》,打造家庭家教家風實踐教育基地45處、親子閱讀教育實踐基地100處。創新典型引領環境,擦亮“美德濟寧”“誠信濟寧”名片。建設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公園廣場、主題街巷、主題小區260個,推選“山東好人”542名、“中國好人”68名、全省道德模范62名(含提名31名),謝立亭獲全國道德模范、全國“誠信之星”稱號,濟寧、曲阜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三是高質量、特色化開展傳承創新,突出濟寧元素、形成市域經驗。突出干部政德教育特色。設立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建成全國第一家以“政德”為主題的教育基地,成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現場教學點、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的教學研究基地,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被中組部列入干部學院目錄。在曲阜“三孔”、鄒城“兩孟”、嘉祥曾廟、微山湖鐵道游擊隊紀念園等地打造30多處現場教學點,累計承接中央和國家部委,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全國組織干部學院、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校等國家級培訓機構以及全國31個省份的各類培訓班次1700多期,培訓學員10萬余人。打造孔府“戒貪圖”“冷板凳”、孟廟“廉仁公勤官箴碑”、曾廟“三省堂”等50余處教育教學點,創作戲曲《雙面人生》、情景短劇《靈魂悲歌》等廉政劇目,編印出版《濟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孔子廉政名言解讀》等廉潔文化系列叢書,打響“儒韻清風·廉潔濟寧”品牌。突出“和為貴”社會治理特色。深入挖掘“禮之用、和為貴”儒家思想時代價值,在全省率先創新成立濟寧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全面整合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民意“5”來聽、企業訴求“接訴即辦”等群眾訴求渠道,構建市縣鄉村四級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網絡,探索形成“和為貴”調解室模式,實行“未訴先辦”工作法,4438個村居實現全覆蓋,調解成功率達99%以上,涌現出兗州區新兗鎮、鄒城市后八里村等19個“全國文明村鎮”典型。2022年,全市信訪事項辦理群眾滿意度居全省第一位。濟寧在第八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突出“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文藝創作特色。實施“濟風儒韻”文藝作品質量提升行動,用好簽約制文學藝術家制度,《北京時間》《鄒魯禮樂》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榮獲“文華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山東省“泰山文藝獎”、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獎”等獎項,《歲月》獲中國雜技最高獎“金菊獎”;《親愛的小孩》《歸來》在《人民文學》頭題刊發,《河道總督》在《中國作家》頭條刊發;原創《節選組歌》合唱套曲、《尼山雅樂》交響樂在北京大學、尼山圣境首演成功,業內專家、藝術家給予高度評價;中國報告文學創作基地落戶濟寧,推出《尼山之光——文化“兩創”的濟寧答卷》精品成果。
四是高能級、系統化開展文旅融合,聚合資源優勢、釋放發展動能。提標文化規劃布局。出臺《濟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實施意見》《濟寧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等系列文件,組建孔子文旅集團,統籌儒家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紅色文化等豐富文化資源優勢,高起點、大視野對文化產業進行布局優化,構建涵蓋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大運河文化產業帶、文化科技創意創新引領區、水滸文化產業片區、紅色文化傳承片區的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提效文旅名城建設。整合“三孔”、“兩孟”、大運河、微山湖、梁山等優勢資源,精心設計研發十大旅游精品主題路線,推出拜圣習儒、運河訪古等六大體驗性游覽活動,打造文化圣地體驗游、國學經典研學游等四大精品旅游線路,濟寧儒鄉慢境文化體驗之旅入選文旅部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三孔”“兩孟”兩個景區入選文旅部黃河尋根問祖之旅和黃河世界遺產之旅,微山湖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提能文旅產業發展。編制《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先后承辦2022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中國·濟寧研學旅行創新發展大會等高層次重大文旅活動,孔子博物館入選100個“好客山東網紅打卡地”、“山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編制《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確立培育壯大文化旅游、教育培訓、節慶會展、文化創意四大主導產業和發展做大文化藝術、影視動漫、生態康養、文化制造等四大輔助產業的“4+4”產業發展體系,研學旅游產業集群、全媒體教育服務產業集群入選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今年1至9月份,全市34家重點景區接待游客突破2674.69萬人次,同比增長293.36%;實現營業收入7.52億元,同比增長497.32%。提檔公共文化服務。高標準建成全省一流全國領先的市文化中心,運營以來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700余場,接待量突破500萬人次。全市累計打造16處國家一級圖書館、文化館,建成29家城市書房,鎮、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廣泛開展“百場戲曲進校園”“千場大戲進農村”“萬場演出惠民生”活動,持續開展“送萬福進萬家”“走百村入千戶送萬照”等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打造線上文化服務平臺市民學習中心、公共文化云平臺,濟寧文體生活群眾滿意度躍至全省第四位,泗水縣融媒體中心獲評全國第九屆服務基層服務農民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五是高起點、立體化開展傳播交流,凝聚強大聲量、推動破壁出圈。構建全媒體宣傳矩陣。打造濟寧新聞客戶端、掌上濟寧客戶端、“更濟寧”短視頻等多個新媒體傳播平臺,建設“這里是濟寧”融媒傳播項目,央視總臺“新聞聯播”“中國新聞”等頂級欄目、人民系、光明系、新華系等央級媒體持續關注濟寧文化“兩創”工作,年均在國家級、省級重點媒體刊發“兩創”稿件800余篇(條)。用好全媒體國際平臺。加大與環球網、中國日報社、國際在線、中國新聞社等中央主流外宣媒體的國際傳播項目合作,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孔子故事。設立全國首個“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成功舉辦山東與北愛爾蘭政府青年文化線上交流、東北亞青年可持續發展研習營山東分團活動等國際交流活動,制作推出《儒學經典300句》《走向世界》濟寧專刊等外宣精品。連續舉辦40屆國際孔子文化節、9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成功承辦央視中秋晚會、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首屆中華印信文化精品展、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走進濟寧等重大文化活動,搭建起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端平臺。疊加全媒體傳播效應。成功舉辦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微電影微視頻創作大賽、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外宣媒體及海外華文媒體濟寧行、“走進濟寧 對話運河”文化名家主題采風、北京冬奧會尼山圣境直播、“相約孔孟之鄉 品味文化濟寧”國內外線上聯動宣傳、“第三只眼看中國·大美中華”國際短視頻大賽、“走讀山東”外國友人感知體驗濟寧參訪等系列外宣活動,搭建“濟寧英文全球傳播平臺”展示窗口。在中央電視臺、山東衛視等高層級融媒體平臺投放濟寧文旅宣傳片。依托新華社、央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等頭部平臺,發揮網絡大V、網紅達人的流量效應,集中推介濟寧的好景區、好產品、好線路、好服務,“遇見濟寧”話題播放量6.2億次,《走吧!去濟寧》全網點擊量1.2億人次,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全網點擊量超10億次,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全網總點擊量突破52億次,孔子文化節尼山文明論壇總傳播量15.2億次,“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文化濟寧”城市品牌影響力美譽度不斷增強。
十年砥礪、春風浩蕩結碩果,征程再啟、勇立潮頭譜華章。今年是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之年、關鍵之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新的文化使命;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11月28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濟寧“兩創”理論正式發端十周年。時代賦予重任,使命催人奮進。濟寧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立足文化沃土比較優勢,錨定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持續深耕“加速跑”,跑好領先“接力賽”,努力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名市,為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濟寧新的貢獻。
■記者 劉項清 劉建新 楊國慶 陳碩 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