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3-12-26 10:47:12
原標題:重慶高架路:340天日夜鏖戰,17.7公里飛“架”南北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重慶高架路:340天日夜鏖戰,17.7公里飛“架”南北
來源:青島日報
340天日夜鏖戰,17.7公里飛“架”南北
重慶高架路主線及九對匝道26日零時通車,道路跨越市北、李滄、城陽三區,串聯4條快速路和17條主干道,不僅讓市民出行更加便利,也使城市快速路體系加速“成環成網”
東岸城區南北向交通中軸線
重慶高架路是東岸城區規劃“四縱五橫”快速路網最重要的“一縱”,相較于兩條南北快速縱線環灣路和青銀高速只能做到以單側服務為主,重慶高架路位于居中位置,可實現雙側服務,是整個骨架路網的“脊梁”,起到“魚骨主骨架”重要作用
大道如虹天地寬,車輪滾滾暢通途。衡量一座城市的發展最直觀的是什么?交通便利,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在眾多翹首以盼的目光下,12月26日零點,重慶高架路主線及九對匝道實現“當年開工、當年通車”。經過340天的日夜鏖戰,重慶高架路宛如一條長龍,如期通車,這條17.7公里的高架路跨越市北、李滄、城陽三區,從南北交通大動脈蝶變為快速立體交通新走廊,不僅讓市民出行更加便利,也使城市快速路體系加速“成環成網”。
“高架串起幸福路,市民通行也更加絲滑了”“為青島速度點贊”……看到好消息后,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留言。“終于盼到了通車時刻,早上從家到單位只需要約十分鐘。”家住重慶高架路沿線的姜研表示,這種通勤速度在之前不敢想象。
路,蘊含著新機遇;路,昭示著大發展。通的是一條路,改變的是交通格局,激活的則是整個區域,打開的是這座城市更美好可期的未來。
最重要的“一縱”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行業,是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能級的關鍵支撐。
梳理時間軸能發現,重慶路一直與青島這座城市休戚與共。重慶路的前身是小白干路,是小村莊至白沙河干路的簡稱,始建于1958年,原是一條蜿蜒曲折的鄉村土路。為提升通行能力,小白干路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兩次拓寬,延長至18.8公里,寬度44米。1999年,小白干路更名為重慶路。
近年來,由于重慶路交通容量已經飽和,2012年8月,重慶路拓寬改造項目啟動,2013年12月實現全程主線通車,并預留了高架快速路建設條件。
可以說,從誕生之日起,重慶路便在青島城市路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心城區格局基本確立后,重慶路始終作為東岸主城區的“脊梁”,按照城市快速路進行規劃控制,承擔東岸城區進出通道、城區內快速通道功能。
上海市政總院城交地下院副院長余朝瑋提到,青島東岸城區南北范圍大,而東西向受到膠州灣和嶗山山脈限制縱深有限,從城市骨架路網體系中可以明顯看出,重慶高架路是東岸城區規劃“四縱五橫”快速路網的最重要的“一縱”,目前在運行的兩條南北快速縱線環灣路和青銀高速因為分別毗鄰西側海域和東側山體,只能做到以單側服務為主。而重慶高架路則位于環灣路和青銀高速之間的居中位置,也正好位于南北向發展的主軸線上,可實現雙側服務,是整個骨架路網的“脊梁”,起到“魚骨主骨架”的重要作用。
重慶高架路建成后,如同“點睛之筆”,可串聯4條快速路和17條主干道,沿線設置7處立交和9對匝道,充分實現了重慶高架路與橫向骨架路網的聯系,對于構建互聯互通的一體化路網、均衡路網流量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市民的出行路徑選擇也變得更加靈活。
12月26日零時,重慶高架路主線及九對匝道通車。
此外,重慶高架路還對區域發展具有強勁帶動作用,其周邊分布有大量城市更新用地,包括白沙河片區、滄口機場片區、樓山片區、十梅庵片區等,重慶高架路使得這些新片區與市南市北已有的CBD片區、五四廣場片區、新都心片區等開發成熟片區實現了快速連通,將有利于各發展片區之間客流和物流的互動聯系。“其實,國內外也有較多由高快速路帶動城市組團快速發展的案例,例如上海浦東新區的‘金色中環發展軸’,成都的天府大道發展軸等,均可以體現出城市骨架路網對片區發展的顯著帶動效應。”余朝瑋說。
通行能力提升超一倍
在內涵式發展的當下,“立體交通”成為城市發展新動力——不僅避免平面交叉,節約用地,還成倍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大大提升城市肌體的“循環速度”。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近年來重慶路作為南北交通骨架道路,交通流規模和增速明顯快于平均水平。據統計,重慶路交通量年均增長8%左右,高峰時段單向每小時通過4498輛標準車,接近飽和。因此,從地面“走向”空中,勢在必行。
1月20日打下首根樁基,39天轉入地上施工,127天啟動箱梁架設,158天完成2060片箱梁架設,340天主線及九對匝道建成通車,實現“當年開工、當年通車”……今年重慶高架路的建設不斷刷新“青島速度”,6000余名建設者爭分奪秒,橋體拔地而起,蜿蜒延伸。
作為東岸城區規劃“四縱五橫”快速路網最重要的“一縱”,重慶高架路南起山東路,北至仙山路,全長17.7公里(含跨海大橋高架路立交范圍內已建成2公里),跨市北區東北部,縱穿李滄區及城陽區南部,全線設置7處立交節點、9對上下橋匝道,同步在仙山高架路(重慶路東側)位置連接高速系統,實現與青新高速、青龍高速等高速路網的便捷連通。
從平面到立體,從地面到空中,重慶高架路加速生成。一組數據十分亮眼——重慶高架路全長17.7公里,項目建成后,重慶路本身通行能力將增長超過一倍,預測路段平均飽和度將下降25%—32%,高峰時段全程通行時間可由現狀的50分鐘縮減至20分鐘以內,極大提高了沿線居民的通行效率。
“重慶高架路還將有效緩解南北骨架路網的交通擁堵。預測重慶高架路建成后所帶來的交通分流功能,可以使其他南北向主要通道飽和度下降8%—20%左右。”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王召強介紹。其中,環灣路交通量減少8%—15%左右,青銀高速減少15%—20%左右,黑龍江路減少10%—15%左右。與此同時,因擁堵所帶來的尾氣排放污染和交通事故影響等也將相應降低,有助于提升東岸城區整體經濟社會效益。
全省首座數字高架
全長17.7公里的重慶高架路“當年開工、當年通車”,刷新了市政道路建設的“青島速度”。面對如此大體量工程,高效建設離不開智能化建造、數字化建設和精細化管控。
記者了解到,橫跨市北、李滄、城陽三區的重慶高架路,全線橋梁面積約55萬平方米,預制裝配混凝土小箱梁2060片,上部結構預制化率超90%,為我市預制規模最大的快速路工程,并在全國首次采用空間曲(蓋)梁曲柱預制技術,配套建設全市規模最大的智慧化箱梁廠,創新采用“智能建造橋梁構件環形生產線”新型工藝,在保證箱梁實體質量的基礎上,提高生產供效,通過“前方搭積木、后方造積木”,推進主線橋梁與匝道交叉施工,科學壓縮工期近6個月。
作為青島市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圍繞全省首座數字高架目標,重慶高架路還構建“1+1+3+N”的數字化管控體系,打造了BIM+GIS數字化建設管理平臺,結合智能建造及規模化箱梁預制生產,與智慧工地、智慧梁廠實現數字孿生,以科技創新賦能項目全過程、全要素、全鏈條高質量發展,實現線下一座橋、線上一座橋同步建設。“我們通過BIM+GIS數字化建設管理平臺,實現現實橋梁、虛擬橋梁同步建設,有效提高了管理效能。還打造全專業BIM數字孿生模型,涉及臨近地鐵線凈距復核、舊橋頂升、箱梁架設等關鍵環節均采用BIM技術和建管平臺進行指導。”青島城發城市更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紀尚俊告訴記者。
凌晨時分,隨著兩臺巨大的履帶吊相互配合作業,一塊約200噸重的預制箱梁平穩起吊、落位,最終嚴絲合縫吊入指定位置……為了減少對道路通行的影響,施工過程中,重慶高架路的預制箱梁架設作業往往在深夜進行。值得一提的是,創新運用數字建管平臺時預制箱梁的生產、運輸、架設等開展全流程管控,架設過程中利用高空監控、無人機航拍等技術手段監管,有效提升工程質量,降低環境影響,為如期實現通車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重慶高架路還加入不少人性化的元素。比如打造了集聲屏障、降噪路面、橋面綠化等多位一體的聲環境保護系統。項目專門優化了隔音屏設計,采用大尺寸透光的高分子屏體,屏體內設置了防墜落裝置,屏體前扣板采用分體可調形式,實現了隔音降噪、透光效果、安全防護、后期維護等多維度的整體提升。創新采用聲屏障與桿件一體化設計,通過共用立柱避免了結構過度外凸,更加安全美觀、節約材料。特別是在青島市區內首次大范圍應用干涉式聲屏障,通過內設干涉結構,降噪效果可增加1.5到3分貝以上。
此外,重慶高架路還應用降噪路面、仿石路緣石等新材料,全線采用梳齒板型伸縮縫,較傳統模數式伸縮縫靜音效果有了大幅提升,在部分大跨徑鋼混組合梁、橋梁伸縮縫等重要點位,以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代替常規混凝土,大幅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增加橋面板強度。為全市人民打造一條安全、綠色、耐久的高品質城市高架路。
車輪飛馳,不覺經年。重慶高架路的通車勢必會承載起更多市民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時下,青島對城市路網的“編織”仍在繼續。一個成環成網、互聯互通的城市交通網正向更廣處和更深處延展,賦予城市更強的承載力、生長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文 劉棟/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