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24-01-18 08:53:01
原標題:“好房子”什么樣?青島出臺新標準
來源:青島早報
原標題:“好房子”什么樣?青島出臺新標準
來源:青島早報
2023年12月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建“好房子”成為2024年房地產政策的重點方向。會議明確提出要在理念方法上,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以好房子為基礎,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在青島,建設好房子的相關政策也開始陸續出臺,就在上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出新版《青島市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試行)》(以下簡稱《標準及導則》),并進行了詳細解讀。其中針對包括養老、文化、教育、停車等在內的“城區統籌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新版《標準及導則》從覆蓋指標、規模指標、效率指標、品質指標四個維度,分別對城區統籌公共服務設施和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要求進行了優化細化。
從政策端全面優化
你的生活圈
社區是人與社會連接的基本單元,是讓老百姓感受到幸福感、獲得感的最重要的空間層次,建設人民城市,首先要從建設宜居舒適的社區入手。2018年發布實施了《青島市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新建項目規劃設計與規劃審批管理中,落實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要求,推進了全市公共服務設施的均衡布局和落地實施。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養老、托育、衛生醫療、休閑活動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突出。為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了新一輪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修訂工作,形成了新版的《標準及導則》。
依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社區生活圈規劃設計指南》,新版《標準及導則》將公共服務設施分為城區統籌公共服務設施和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兩大板塊。其中城區統籌公共服務設施指的是,市級、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及需要在市區級統籌建設的公共服務設施,分為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文化設施、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等5個類型。而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指的是,需要在15分鐘生活圈、5—10分鐘生活圈和居住項目3個層級,配建落實的養老、文化、教育、停車、公園綠地、體育健身、衛生醫療等11類公共服務設施。新版《標準及導則》從覆蓋指標、規模指標、效率指標、品質指標四個維度,分別對城區統籌公共服務設施和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要求進行了優化細化,最終實現“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的民生供給目標。
教育養老健身休閑
將全面升級
針對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標準的修訂內容,主要是從教育、養老、出行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優化調整。
增加社區學校
首先是這幾年大家都在關注的教育問題,學區房成為近幾年地產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之一。所以此次《標準及導則》在教育資源的布置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實國家教育現代化要求,綜合考慮生育政策、人口結構等影響要素,根據各區(市)發展階段,提出突出教育公平、剛彈有度的教育設施控制指標。例如,針對城陽區、西海岸新區等區域人口結構相對年輕化的特點,規定小學和初中千人座位數適當上浮,合理預留教育設施發展空間資源。順應全民終身教育發展需求,增加社區學校、社區教學站作為品質提升型設施,滿足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充電”的需求。
新增托育綜合服務中心
針對居民的就醫問題,在健康管理類設施上也有新的突破。特別是結合后疫情時期新特點,新增傳染病救治機構,用于補充完善城市醫療體系。根據“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的改革方向,將具備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為社區醫院,單處建筑面積由2000平方米提高為不少于3500平方米。另外,針對很多上班族孩子無人照看的問題,《標準及導則》還提出了更為完善的托育服務體系,在城區統籌層面,新增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居住區層面,新增托育所,作為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
新建小區將增加助餐等養老設施
針對人口老齡化,如何提供更好的助老服務?《標準及導則》主要圍繞老年人“身邊、床邊、周邊”的多種需求,建立適應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多種模式的養老設施配套體系。城區統籌層面,設置社會福利院、護理型養老院,突出保障和護理功能;居住區層面,落實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每百戶20平方米要求,將助餐服務和老年人活動等社區級養老設施下沉至新建居住項目。
全民健身中心下沉到街道
體育健身類設施。城區統籌層面,落實市級大型體育場館和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區級中型體育場館、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和體育公園。居住區層面,落實“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大、中、小型活動場地”,新建居住項目的體育健身設施配置,應同時滿足室外人均用地面積不低于0.3平方米和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的要求。
15分鐘見園,出門見綠
生態休閑類設施。這是新版《標準及導則》新增設施,要求對應15分鐘生活圈、5—10分鐘生活圈和居住項目分別規劃建設社區公園、游園和集中綠地,保障居民步行“15分鐘見園,出門見綠”。新建社區公園、游園應設置健身步道和體育活動場地,滿足居民日常休閑健身需求。
最后是日常出行類設施。按照“需求導向、適度超前、保障基本、優化出行”的原則,住宅、教育、醫療、商業等各類型建筑配套停車指標都有所增加,指標高于國內同類城市。此外,還補充優化了非機動車停車位配建、充電樁設置等內容。除上述設施,修訂后的《標準及導則》還對文化活動、行政管理、商業服務、市政公用及公共安全等類型設施配置標準進行了優化提升。
社區生活圈提出“鄰里坊”新理念
對應15分鐘、5—10分鐘和居住項目的服務層級,分別規劃布局街道鄰里中心、社區鄰里中心和鄰里坊,保障在一定生活圈范圍內,行政管理、商業服務、養老服務、醫療健康服務和文體活動等功能相對集中布局,形成服務高效、生活便利的社區綜合性服務中心。其中《標準及導則》中首次提出新建居住項目應當配建“鄰里坊”,具備助老助餐、文體活動、社區便民服務等功能,按照每千人建筑面積350平方米,單處最小面積350平方米設置,為社區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公共服務,有效補齊我市基層服務設施短板。
發布會現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提出的鄰里中心的建設實踐,最早始于新加坡,是集社區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等于一體的綜合性便民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從“油鹽醬醋”到“衣食住行”的“一站式”服務。在我國上海、蘇州、杭州等地已進行多年的建設實踐。我市新版《標準及導則》引入“鄰里中心”布局模式。在5—10分鐘和15分鐘層級社區生活圈范圍,綜合居住區人口需求、建設條件等因素,引導社區服務、文化活動、衛生服務、養老服務、體育健身,以及文化廣場、社區學校等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要素集中復合設置,形成服務高效的“一站式”鄰里中心。
針對最基層的居住項目級社區生活圈,也就是服務范圍在步行5分鐘以內的生活圈,新版《標準及導則》在國內首次提出“鄰里坊”的概念,可以說是微型化具體化的鄰里中心,是一種家門口的綜合性社區服務設施。鄰里坊內“一坊多能”,圍繞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增便利,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原則,其中社區養老、文化活動、便民商業、快遞服務和公共衛生間等5項基本保障型公共服務功能,在“鄰里坊”中必須予以配置,總建筑面積規模占比不低于65%。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設置社區食堂配餐點、老年人活動室、家政服務點、維修服務點、便利店、智能快件箱、閱覽室、多功能教室、健身房、康復保健室等。鄰里坊可與項目內的上層級配套設施合并設置,如社區衛生服務站、嬰幼兒托育所、
/ 相關鏈接 /
化解停車難 停車位配比再提升
此次發布的新版《標準及導則》還特別針對我市停車現狀,提出了具體配置標準。其中為緩解中小學校和綜合醫院停車難問題,將小學停車配建指標由原來的每百名學生配11個車位上調至12個車位,初中由每百名學生配8個車位上調至12個車位;三級綜合醫院停車配建標準由原來的每百平米建筑面積不少于1.5—1.7個車位上調至不少于1.7—1.8個車位,并且可以根據停車需求評估情況,進一步上浮停車位指標,記者了解到,這些指標在全國配建標準中是最領先的。
為適應住宅小區配套停車需求,住宅戶型建筑面積小于90平方米的,停車配建標準下限由原來的每戶1個車位提高到每戶1.1個車位;戶型建筑面積在16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之間的,停車位標準下限由原來的每戶1.5個車位提高到1.8個車位。為滿足新能源汽車使用需求,新版《標準及導則》還優化了停車位充電基礎設施配套要求,規定:新建住宅小區固定車位應100%具備安裝充電設施的條件,將電纜橋架、電纜管廊、電纜配備至所有固定車位,滿足業主直接裝表接電的需要;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公共文化娛樂場所停車場等,應按不低于20%的車位比例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