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01-22 10:11:01
原標題:從設計、展覽到綜合體、街區......當青島走入“藝術時區”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從設計、展覽到綜合體、街區......當青島走入“藝術時區”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從設計、展覽到綜合體、街區,藝術的稟賦與張力在城市中愈發凸顯
當城市走入“藝術時區”
今天的青島,已然是一座與藝術緊密關聯的城市。無論是在大學路的紅墻琉璃瓦之下,還是在八大關的爵士樂酒吧、抑或是大劇院的原版音樂劇現場,藝術的葳蕤之意,為這座山青海碧的城市揮灑著無盡的浪漫與旖旎,構建起不同維度的時空對話,讓美與精神的榮光自如流淌。
歲末年初,正是展覽等藝術活動密集啟幕的佳期。連日來,青島若七珠寶文化藝術博物館主辦的“尋龍跡——中國龍設計展”,以一場將傳統工藝表現手法與現代美學相融合的龍文化之旅,不斷吸引市民、游客和藝術從業者抵達,并由此衍生出一場場藝術與城市的碰撞與對話。
藝術正為城市帶來什么?藝術還能為城市帶來什么?發現美之所在,精神之所在,這場尋藝之旅本身,就已足夠斑斕動人。而在城市有機更新的語境之下,如何以藝術之力構建城市的未來質感,更為讓人期待。
凝練新表達
自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提取藝術的靈感,是重要的設計趨勢。對于青島若七珠寶文化藝術博物館館長鐘峰而言,這種藝術實踐本身還蘊藏著更深的文化期許——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設計交融,以國際通用的藝術語言,讓世界讀懂中國。
“尋龍跡——中國龍設計展”部分作品。王雷 攝
這種理念貫穿于整個展覽之中。鐘峰介紹,2024中國龍設計采用團龍、飛龍、行龍等的形態圖案為靈感,糅合吉祥文化寓意與現代時尚美感,高度抽象提煉,形成形神兼備、以神取勝,簡約、靈動、活力的設計風格,瑞龍、尋龍、成龍三個系列的作品各具匠心。其中,線條簡練的瑞龍胸針,是若七珠寶文化藝術博物館新春主推的文創產品。展廳內5個展板的設計圖稿,記錄了這件融匯東西美學意向的珠寶的誕生。
“我自己的感受是對生肖設計的感情越來越深,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越來越多。從做一件作品的構想起步,慢慢形成了一個系列。”鐘峰介紹,對于“龍”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生肖,設計誕生的過程可謂用盡了所有方法。通過大量的梳理工作,鐘峰認為,作品不僅要體現龍的尊貴和威嚴,也要體現出龍在民間作為一種精神寄托的親和力。最終確定以青銅時代的龍紋樣為基礎,將不同時期龍紋圖樣的個性化元素作為靈感來源,以抽象化的設計體現時尚感,也形成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青島若七珠寶文化藝術博物館原創設計的《瑞龍》系列文創。王雷 攝
若七生肖藝術設計啟航于2020年,從以珠寶飾品形式呈現,到現在涵蓋胸章、手環、指環、發飾、香薰等多種類的文創衍生品。今年,鐘峰和團隊還把龍紋形態融入到郵票、抱枕、太陽帽、馬克杯、沙灘服、披肩等的設計中,并從博物館所在地“嶗山”這一特殊的地理文化符號中提取元素,共同凝練出傳統文化的時尚表達。
這些充滿場景感的文創,將為城市生活增添一抹抹動人亮色。相關龍年設計還將相繼亮相美國、瑞典、斐濟,在更大的舞臺上講述從青島走出的文化故事。
創造新語境
不過,對于藝術從業者而言,這還遠遠不夠。從博物館到藝術綜合體,這是若七正在實踐的藝術賦能城市新嘗試。在去年11月的全市旅游品質提升現場觀摩會上,若七文化藝術綜合體是簽約項目之一。該項目將在青島嶗山區落成,計劃于2025年投入使用。
“大海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痹谥Z斯奧斯陸,一座閃爍著微光的藍色建筑——The Big Blue大廈,起伏的玻璃立面以獨特的方式反射出天空的景象,建筑的外觀也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帶來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若七文化藝術綜合體將采用建筑主體簡單的線條與半隱框的深色玻璃幕墻相結合,帶來充滿藝術氣息的現代感,充分彰顯其文化藝術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和規劃布局。
鐘峰介紹,若七文化藝術綜合體的設計理念發源于歐美的藝術部落,在一個建筑中實現集納藝術中心、博物館、藝術酒店、咖啡廳、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品商店等板塊,將有限的空間通過場景的變換實現無限的放大。除了在設計中對標The Big Blue大廈,傳統文化元素也融于其中。
“帶來強烈視覺沖擊的是裙樓的大型戶外棧道樓梯‘時光之痕’,紅色的旋轉樓梯張揚奔放,在具有實際使用功能的同時,也是大型的藝術裝置,成為整個區域的視覺焦點。”鐘峰透露,這一設計靈感來自甘肅天水的麥積山棧道和青島“五月的風”城市雕塑,是古老文化遺產與當代設計的完美融合,也是現代材料與工藝對傳統文化的全新演繹。從麥積山到嶗山,平行時空的穿越,傳統文化與思想在千年之后的千里之外碰撞與發揚。整個項目將著眼打造具有青島、嶗山本土元素的時尚藝術新街區,景城融合、以文塑旅,提升附近區域的藝術內涵。
若七的實踐,是近年來青島市民營博物館創新發展的生動縮影。在多重利好加持之下,博物館的功能和價值邊界不斷拓展,“博物館經濟”逐漸起勢,進一步激發了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遇見新城市
提起藝術對城市的賦能,很多人目光的落腳點會在成都。而在成都最受關注的藝術社區中,祠堂街是首選目的地之一。在若七美術館的展覽開幕現場,記者遇到了祠堂街城市有機更新項目運營負責人、成都市星光華影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施潔予,她有著豐富的藝術領域從業經歷。
“藝術設計其實是整個供應鏈生產領域中間的一環,但這一環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更有自己的風格并和供應鏈銜接好的話,就可以放大整個產品的效果?!碧崞鹱畛鯙閲鴥戎鞘性O計周工作的經歷,施潔予如是說。
今天的成都祠堂街,在藝術的催化下產生了令人驚嘆的城市有機更新樣本。早在接觸項目之初,施潔予就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而又思想開明的聚集地。在接下來的運營中,祠堂街也聚焦藝術與文化主題業態,創造了歷史、人文、藝術附加的商業街區典范。
“100年前,那棟樓就聚焦于美,100年后,我們也可以把對美的要求和對東方美學有追求的品牌放進去?!笔嵱枰浴八拇佬g社磚樓”舉例。東方文化香水品牌觀夏將其打造為西南首店“蜀館”,在保護老建筑的基礎上,以新與舊的融合,塑造出東方新摩登的美學風格。
三年多時間里,施潔予在做活招商的同時,也一直致力于保持街區的文化調性。“整個項目建筑面積一共3萬多平方米,最好的位置留給了美術館。改造更新以后,我們希望能夠恢復當年生活富集,生活方式多元的狀態,但都偏向美學的部分。”施潔予透露,由于周邊已經有四川美術館,所以引入了偏市場化運營的民營美術館——北京木木美術館。契合祠堂街書店報刊亭云集的歷史,街區還布局了國內外知名品牌書店,同時也吸引了巴塔哥尼亞等潮牌。200多米長的祠堂街,已有一家全球首店,12家西南首店。
這些品牌在入駐之后,又促成社群交互,吸引客流主動抵達,帶來品牌形象、街區經營等多重利好。
構建新想象
藝術與街區“不可復制”的相遇,塑造著每個街區截然不同的“怦然心動”,但在這之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斷突破藝術與產業的邊界,正為城市塑造新的話語權、軟實力。
近些年來,在上海、成都、廣州、深圳等城市,尤其注重在藝術氛圍營造的基礎上實現文化產業的落位。祠堂街的方案,是把藝術產業鏈、產業社區放進街區。二期呈現后,整個街區將聚齊吃住行游購娛要素,并融入拍賣、教育、傳媒等業態,逐步構建起整個藝術產業鏈。
“絕對不能大拆大建。”談及城市更新,施潔予強調,做好有機更新的前提就是在舊的基礎上做文章,投入充分的時間去研究城市的過往、社區的過往,有哪些故事在這里發生,去尋找它存在的必要性。
在施潔予看來,要隨著政府主導的有機更新,讓“商氣”重新回到老城區。老城區是城市的靈魂,能夠喚醒人們的情感。但人們懷舊并不是為了“回到過去”,從這個維度而言,不僅要讓歷史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更要實現對時尚生活的引領。拿出決心,商業和人氣會很快回到老城區。而街區要在更新中打造出自己的核心價值來吸引商家和品牌進駐?!叭绻麤]有辦法吸引第一家好的品牌,更沒有第100家了。”
祠堂街打造過程中,施潔予和團隊專門考察過“城市尺度”。祠堂街的周圍是天府廣場、四川大劇院、四川美術館、成都博物館等,都是大建筑、大尺度,大尺度往往不易留人,而祠堂街正是要把尺度做小。有機更新的空間,應當以方便人的到達和停留作為基本的尺度,運營要以提升人的城市生活體驗為目標?!盁o論是古建活化利用,還是文創賦能街區,或者引入新業態讓老街區煥發新魅力,有機更新就是要讓老城區重新跟上城市發展的節奏?!?/p>
城市向上生長,“文脈+業態+生活場景”的深度融合塑造了祠堂街的新可能,也為其他城市街區從“還原空間形態”到“重現文化盛景”,繼而融入城市文化產業集群提供了有益借鑒。
對于青島來說,人文青島深厚的藝術土壤,也將勉勵我們始終以瞭望姿態奮力向前,不斷構建藝術在城市的未來想象。
記者手記
藝術在城市,閃爍“流動的公共”
藝術正在成為城市“全新的公共”。
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曾預言:“總有一天,所有的百貨商店都會變成博物館,所有的博物館都會變成百貨商店?!斌w驗經濟發達的今天,商業作為藝術與城市的紐帶,不斷綻放著文化生活的新景觀和文化產業的新活力,更從城市有機更新的維度,塑造著一座城市的未來圖景。
近年來,“流動的公共”成為城市發展中的一個特別關注單元。尤其是隨著藝術越來越多地走入建筑、街區,并與城市發展環環相扣,我們既要從精神的維度關注藝術與城市,更不能剝離市場和產業的邏輯,以更理性、務實的態度推動藝術在城市發展中釋放更大的可能性,并不時以主動的觀察和發問,推動藝術與城市相融。
在青島,藝術之于城市,既在“煥新”,也在“更新”。青島是電影之都、音樂之島、博物館之城,有著深厚的人文藝術底蘊。在邁向現代化城市的過程中,既要發揮在電影工業、文化創意產業等方面的優勢,也要積極推動藝術城市與歷史城區活化利用、公園城市建設等緊密關聯,讓老街區、低效片區在有機更新中跟上城市發展的節奏。
盡管,公共空間和商業空間所構建起的公共性存在差異,但這也恰是青島海納百川的城市映像之一。要讓藝術在城市匯聚成海,資金、政策扶持必不可少,更要通過藝術為城市構建起物理空間和精神空間上雙重“流動的公共”,讓藝術成為可持續演進的發展基因和生活日常。這樣的城市未來,可能完全超乎我們的想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