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4-03-08 19:39:03
原標題:濱州114個項目融資572.29億元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濱州114個項目融資572.29億元
來源:經濟導報
近日,在濱州市第七屆資本對接大會上,濱州市政府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同時簽訂合作協議,與郵政儲蓄銀行山東省分行等9家省級銀行機構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未來3-5年將為濱州新增信貸投放3540億元,大會上114個項目股債融資合作簽約共計572.2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制造業濱州工作站與深圳證券交易所濱州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工作站在此次大會上同時揭牌,濱州的“金融伙伴們”越來越多、“金融朋友圈”越來越廣、“金融支撐力”越來越強。
主動擁抱資本市場
近年來,濱州主動擁抱資本市場,聚合資本力量,連續舉辦12屆銀企對接會、6屆資本對接大會,截至2023年底,各銀行共向全市415個重點項目授信588億元,發放貸款128億元;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增長27.2%,列山東省第3位;新增存貸比達到104.8%,列山東省第4位;全市境內外上市企業1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1家,區域股權掛牌企業197家,直接融資金額位居山東省前列;入選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
作為中等發展城市,濱州的資本市場因何如此活躍?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磁場效應”。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濱州厚實的實體經濟,恰恰為資本市場提供了足夠大的實業沃土。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2023年集群總營收超過1.2萬億,53項產品產量或市場份額位列全國第一,15項位列全球第一。擁有世界500強企業1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6家、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9家。當前,濱州正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擁抱資本市場,積極迎接新一輪產業變革。
以科技創新
推動產業創新
一般來說,資本往往樂于青睞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強、競爭力突出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而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一定離不開科技創新。濱州“政產學研金服用”科創生態,恰恰為資本市場提供了足夠強的科創支撐。
目前,濱州已形成“五院十校N基地”科創格局,27所職業院校專業產業匹配度達到77%;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達到3.72%,連續三年保持山東省第1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65.8%,連續兩年保持山東省第1位;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712家,同比增長57.5%,居山東省第2位,“企業+科技+資本”互動共融的良性格局加快形成。當前,濱州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健康等新興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不斷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專精特新”、瞪羚企業和行業冠軍。
以資本培育產業
以產業撬動資本
據了解,濱州先后組建了市縣一體化融資擔保集團,設立了新能源等創業發展基金、中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應急轉貸基金,出臺了企業上市培育、科創企業發展、投貸聯動以及風險化解處置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從打造一流的法治環境來看,在全國率先設立市縣兩級“法智護航中心”,成功創建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持續擦亮“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金字招牌。只有企業茁壯成長,投資才能獲得豐厚業績。濱州安全高效的金融環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為資本市場提供了足夠高的業績回報。
“越開放的生態,越有利于資本‘磁化’效應的發揮。”宋永祥表示,資本“磁化”效應發揮出來之后,就能夠為城市帶來先進理念,帶來智力人才,帶來結構調整,帶來產業升級。
今年,濱州堅持以資本培育產業、以產業撬動資本,注重傳統新興并重、新老基建并舉、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協同、政府民營兩端發力,既滿足現有需求“穩”投資,又創造新生需求“強”投資,還激發潛在需求“增”投資,更面向未來需求“引”投資,濱州的廣大干部和企業家接受資本、活用資本的意識和本領越來越強。
下一步,濱州市將在金融政策匯聚資本、金融平臺匯聚資本、金融產業匯聚資本、金融人才匯聚資本、金融生態匯聚資本5大方面持續發力,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必將使經濟活力越來越足、發展潛力越來越大、投資吸引力越來越強。 (李元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