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寧晚報
2024-06-28 09:47:06
原標題:不到濟寧,不知濟寧文化之盛
來源:濟寧晚報
原標題:不到濟寧,不知濟寧文化之盛
來源:濟寧晚報
本報記者 蘇茜茜
攝影記者 董紹進
作為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綿延數千里的京杭大運河沿線散落著一座座運河文化名城,宛如鑲嵌在運河上的一顆顆璀璨明珠,濟寧便是這樣一座城市。
在我市,文化消費漸趨多元,從乘畫舫游覽古運河到登太白樓賞濟州城;從仰望《詩禮爭鳴》的三孔景區到探尋鐫刻在石頭上的華夏史……日益豐富的文旅業態提升了這座城市的品位和幸福指數。
古“運”新生 文化街區續寫昔日繁華
對于濟寧人來說,日落是新一天的開始。天剛擦黑,運河邊各色彩燈漸次亮起,勾勒出古意建筑的輪廓,也點亮了水上人家的韻味。紛至沓來的游人,讓運河兩岸一下子熱鬧起來……如今,“夜游古運河”已經成為很多外地游客甚至本地市民的“必玩項目”。
客流如織,沿河畔一路走過,面塑、剪紙、繡球、葫蘆烙畫……每一個傳統手藝的展示臺前,都聚滿了游客;離岸登船,泛舟古運河上,伴著微波蕩漾的節奏,遍覽運河書屋、玉堂醬園、“運河記憶”文化街區……古韻新生,不時引發游人贊嘆。意猶未盡的游客,走進岸邊展演廳,近距離欣賞梆子、豫劇、柳琴戲等非遺戲曲的現場演出;有的一時技癢,直接登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群眾舞臺,一展才藝……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欣賞、傾慕、熱愛,就在這悄然浸潤中,得以充分延展、蓬勃生長。
仲夏,大運河兩岸繁花未歇,萬類競綠。山東省文聯、山東省雜技藝術家協會文化惠民演出聯合濟寧雜技團、濟寧雜技家協會為剛剛結束高考的學子精心準備了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大型雜技劇《梁祝》。該劇表現形式新穎、內容豐富,讓觀眾近距離地感受到了雜技藝術的魅力。如今在濟寧,文化消費正提質升級。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備,政府對文化投入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劇院、影院、音樂廳、書店等文化場所。文化消費也在提升濟寧人的幸福指數。
以史鑒今 漢畫像石雕刻活化利用
教科書中大禹的形象出自何處?黃帝最早的形象來自哪里……作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被稱為鐫刻在石頭上的華夏史、石板上的“小宇宙”。它,就是濟寧嘉祥的武氏祠。
“這幅圖叫做《伏羲女媧圖》,咱們看到圖中女媧手持規,伏羲手持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東漢時期借助始祖身份,來體現出“規矩”二字的重要性。”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現場導學高天正在給前來參加政德教育的干部講解。
在位于濟寧市嘉祥縣紙坊鎮的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中,存有構成武氏家族祠堂的40多塊漢畫像石,這里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嘉祥現場教學基地,每天來這里參觀學習的學員絡繹不絕。通過對漢畫像石雕刻活化利用,以史鑒今、資政育人。這40多塊漢畫像石通過栩栩如生的精美畫面,生動展現了漢代及以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意識形態、風土人情等方面的場景,題材內容豐富,被譽為中國漢代以前的“歷史百科全書”。為喚起珍藏文物的活力和吸引力,眼下,濟寧正在規劃建設武氏墓群石刻數字化博物館,打造漢文化研學基地,加大力度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湖光山色 一葉扁舟賞映日荷花
濟寧,南通江淮、北達幽燕,處于京杭大運河的中部,成為水陸交匯,南北沖要之地。京杭大運河由江淮進入山東的第一站便是微山。當微山湖遇上京杭大運河,豐富的河道資源和水運體系,讓這里成為“魚米之鄉”。
片片荷葉染綠碧波,菱角、睡蓮張開了笑臉,一朵朵粉紅無瑕的荷花悄然開出了鮮艷的花朵……如今,微山湖就如一張巨幅的宣紙,山飄著秀美,水染著靈氣,荷花飄著清香,畫卷慢慢向遠處鋪開。
每年的夏季是微山湖旅游的黃金季節,此時荷花綻放,蓮子成熟,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絡繹不絕。乘一葉扁舟,蕩漾在綠波紅荷之中,讓人心情無比舒暢。湖中的微山島上建有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紀念館,到此游玩可以乘坐快艇環湖觀賞四周景色。為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微山觀光旅游、投資興業,當地政府于每年的7、8月份荷花盛開之時,舉辦微山湖荷花節。遠道而來的游客欣賞著眼前的勝景,品嘗著湖中的美味直呼流連忘返。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在濟寧,文旅資源不止這些。來圣城曲阜,到孔府穿過百年松柏林,體驗圣人穿越時光的榮耀。來水泊梁山,尋覓好漢蹤跡,體驗英雄豪情。來鄒城圣地,登嶧山,看云海升騰,在孟廟、孟府追尋亞圣足跡,領略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做人智慧。來汶上,在南旺樞紐工程感受古人的智慧,瞻仰中國傳統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的非凡成就。來大美泗水,感受田園生活里的愜意浪漫,在等閑谷藝術糧倉暫別城市的喧囂,到山野深處打撈遺失的繁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